同传“爆料人”再发声:科大讯飞没有造假

最近,网络上出现大量关于对“科大讯飞AI同传”进行的讨论,甚至出现了带有恶意抹黑目的的文章。一位同声传译人员因为在工作中把“讯飞听见”的转写功能误会成“机器同传”,从而引发了这次的讨论。9月24日,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副总裁、听见科技总经理王玮与该人士进行了充分沟通和说明,该人士随后发帖表示科大讯飞没有造假。

沟通发现,这次误解产生的一个原因是:对这次会议如何使用讯飞听见系统的字幕技术应用和展示方式,承办方已两次对会务公司及翻译公司提前做了说明,并要求翻译公司提前告知同声传译。但该名同传“可能因为我确定晚,漏了我一个”,“确实是情绪有些激动,比较不好意思”。

9月20日,该同声传译发了一个帖子,质疑科大讯飞的翻译技术“造假”。科大讯飞消费者事业群副总裁、听见科技总经理王玮与该人士进行了充分沟通和说明,之后该人士表示,他认为科大讯飞没有造假。双方还就同声传译与像科大讯飞这样的A.I.公司如何合作推动行业发展进行了探讨。

链接

“人机耦合”是技术发展的趋势

此次事件涉及一个概念“人机耦合”。“人机耦合”包括两种方式,一是人和机器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比如通过机器转写和同传翻译实现大屏幕的展示,可以通过语音合成将同传老师的文字合成为多语种声音),第二个就是机器作为助手,辅助人来完成某一项任务(比如科大讯飞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的“口译助手”)

早就在2016年的讯飞年度发布会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就首次提出“人机耦合”的概念,并展望“人和机器的深度耦合将会带来人类的智慧大爆炸”。

在9月19日的2018创新及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主论坛上,刘庆峰明确提到,“未来一定不是机器代替人,而是人机耦合的,科大讯飞已经和上海外国语大学在研究人机耦合的方式,我们希望用机器帮助我们顶尖的同传更好地发展他的能力。未来,机器和人必须是协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