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字說愛國

真正的愛國,不是凌空蹈虛喊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身體力行——愛我們的國土、愛我們的人民、愛我們的文化。

從“國”字說愛國

當十月的陽光照耀大地,我們迎來了一個舉國同慶的大日子——國慶節。在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中,愛國主義始終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終是激勵中華兒女自強不息、奮勇前行的強大精神力量。

古漢字中,“國(國)”字的組成有外面一個大“囗”和裡面一個小“口”,這兩個口,意思是不一樣的。外面的大“囗”,表示的是國家有四方疆域;裡面的小“口”,表示的是人口;而“一”,則代表著土地;此外,還必須有執有“戈”矛的軍隊來保衛國家的土地、人口以及邊疆。上述的大“囗”、小“口”、“一”還有“戈”等元素,構成了古時國家的幾個基本要素——土地、人口、國界、軍隊等,表達了古人造字時對“國”概念的樸素認知,其對於我們今天如何愛國仍有啟發意義。

回看文字的演變歷程,自甲骨文起至今,“國”字的寫法雖然不斷有變化,但始終保留著土地的元素。一國之國土山河,不僅僅是自然資源,更是國家主權、財富的象徵,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因此,熱愛祖國必先從熱愛國土開始,每位愛國者要像愛惜身體髮膚那樣愛惜每一寸山河。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詩經》裡,秦地人民在抵抗西戎入侵時就豪邁地唱起了《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其意是,我願與你同披一件戰袍,共赴戰場、共赴國殤。近代以來,面對外敵入侵造成的山河破碎,陳天華悲憤寫下“好個江山忍送人”,黃遵憲仰天長問“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危難之際,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以救國、興國、強國為己任,領導億萬人民締造了新中國。經歷了近代以來100多年苦難鬥爭的中國人民,告別了被列強欺侮瓜分、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愴和屈辱。從救亡圖存、保家衛國、捍衛主權,到改革開放、強國富民、邁向復興,中國共產黨用行動詮釋了“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的擔當和“祖國如有難,汝應作前鋒”的氣概。

“邦畿千里,維民所止”,山地城池都是人民的居住地,比土地更珍貴的是這片土地上的廣大人民。《大學》中載,“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國是用來護民的,沒有了人的存在,何來土的必要?“上下同欲者勝”,不僅是指軍隊內部的上下一心,更是指全國人民的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和衷共濟。擁有這樣的力量,國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希望。正是意識到民之於國的重要性,《管子》中說“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尚書》亦言“民為邦本,本固邦寧”,說明讓老百姓過上幸福日子是最重要的國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向廣大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也是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民為中心”,刻印在黨中央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之中,刻印在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之中,刻印在中華民族迎來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之中。

一個國家最可寶貴的就是文化,而且“國”字演變本身正是漢字文化的體現。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和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詩人黃雍廉曾在《唐人街》裡寫道:“曾經也窮困過典當過手頭的軟細,就是不肯典當從祖國帶過來的傢俬,五千年不是一件可以隨便拍賣的古董,而是一盞會帶來幸福的神燈。”因此,文化自信使得一個民族自豪地賡續傳統、走向未來。在傳承、實踐、弘揚愛國主義的道路上,如果拒絕學習傳統文化的精華、接受傳統文化的洗禮,就會陷入淺薄,難以深厚持久。堅定文化自信,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這是屬於我們每個人的那份“守土有責”——守文化的根基不斷、守精神的土壤不腐、守靈魂的家園不棄。只有在文化自信的沃土上,才能盛產“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

真正的愛國,不是凌空蹈虛喊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身體力行——愛我們的國土、愛我們的人民、愛我們的文化,“大”可以體現在為國捐軀、為國爭光,“小”可以表現為一方有難伸出援手、時時處處愛崗敬業、事無鉅細認真負責……個人的奮鬥,只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繫、休慼與共,才能交上愛國的合格答卷。(郝思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