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上市,王衛,我們不怪你

今天,彌達斯要跟大家聊聊與普羅大眾(尤其是愛網購的童鞋們)息息相關的一家公司——

順豐

順豐要上市了!!!

順豐上市,王衛,我們不怪你

對於這一消息,市場一片譁然,還是非常意外的。

因為順豐集團董事長王衛及其高管曾一度表態“順豐不會上市”。

順豐上市,王衛,我們不怪你

“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為了錢而上市。上市後,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著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2011年,順豐創始人王衛罕見接受採訪,在談及上市時態度明確。

順豐高管公開露面時,對於上市問題基本上都延續了王衛的否認態度。

但彌達斯發現,順豐上市其實是有跡象可循的。

去年,順豐挖來原摩根士丹利亞太區投資銀行部副主席之一的梁翔(ChongLeong),擔任集團副總裁,梁翔此前曾主導和參與過多家內地房地產公司在香港的上市項目,在操盤上市方面有比較豐富的經驗。從梁翔的經驗不難猜出順豐挖人的意圖。

再往前推2年,2013年順豐首次公開融資,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古玉資本共同投資順豐約25%的股份,投資金額80億元人民幣。這是順豐成立20年來的首度融資,很可能在為上市鋪路。當時還有分析猜測順豐很可能在香港上市,因為當時國內IPO重啟時間未知,且排隊企業多,歐美市場對順豐模式的接受程度不高。

王衛及順豐高管曾那麼高調地否認公司上市,如今為何成真了?難道王衛改變自己的想法,想入市圈錢?這究竟是王衛的不得已而為之,還是兩年前拿了投資人80億不好交代?

遭遇企業寒冬,冷冷冷

申萬宏源證券11月的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平均快遞單價由2004年的28.8元下降至2014年的14.7元,利潤率下滑至5%左右。

另據國金證券2015年12月28日數據,2015年1-11月,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82.5億件,同比增長48.1%,業務收入累計完成2456.2億元,同比增長34.9%。近幾年來,異城快遞平均單價下滑近50%。也就是說,在業務增長的情況下,異城快遞平均單價是大幅下滑的。而異城快遞平均單價下滑的同時,人力成本、自動分揀設備等重資產投入卻是逐年上升的。

順豐上市,王衛,我們不怪你

利潤率下滑,是快遞企業普遍問題。對順豐而言,它已經不是一家簡單的物流公司。其內部將原有業務板塊劃分為六大業務事業群進行獨立運營:速運事業群、商業事業群、供應鏈事業群、倉配物流事業群、金融服務事業群、順豐國際事業群。業務涉及到速遞、生鮮電商、跨境電商、金融支付、無人機等。

比如,去年1月,順豐正式上線跨境電商網站“順豐海淘”,後改名為“豐趣海淘”,這是除順豐優選之外的第二個電商網站。5月,聯手中信銀行跨界合作,推出共有品牌的“中信順手付”試圖打通電商鏈條上的支付環節,併為上游商家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個人零售金融服務。10月,投資入股深圳智航無人機。順豐的路子越來越廣,三年前的80億融資恐難以維持如此巨大的盤子。

去年底,就謠傳順豐在展開大批裁員,這是順豐總裁王衛親自任順豐速運BG,啟動的第五次裁員。

看投資人臉色,怕怕怕

所謂“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你以為中信資本等三家機構的80億元是那麼好拿的嗎?

且不說中信資本、元禾控股、招商局這三家都是國資背景的VC,單就談投資人之一的中信資本的投資風格,有兩點:

① 縱觀近年來中信資本參與投資或運作的案例,從阿里巴巴、分眾、亞信,到近期的順豐,幾乎沒有獨享——投資阿里巴巴時與中投及國開金融聯手,投資分眾時有凱雷、方源、鼎暉、光大,投資亞信時有淡馬錫,投資順豐時有元禾控股、招商局。

不難看出中信資本一家非常“保險”的VC,“一起玩”樂趣除外,至少風險平攤。

② 仔細看中信資本投資的幾家企業——阿里巴巴,分眾傳媒,亞信科技和順豐,除了現如今即將上市的順豐,阿里赴美上市,亞信是納斯達克第一家中國高科技企業,分眾借殼七喜成功成為“中概股”。

此前,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覺得這個行業最終肯定要整合。其他國家,物流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靠規模,靠網絡來取勝的行業,而且在大多數其他國家,比如美國,一般都是隻有兩到三家物流業老大。”並且,張懿宸還很肯定表示順豐未來會是市場其中一個整合者,而不是被整合者。

要成為市場的整合者,首先要有足夠的份額,其次同行之間的收購兼併不可避免,這一切歸結起來只有一個字——就是錢!錢!錢!!!

順豐上市,王衛,我們不怪你

那麼錢從何而來呢?對於一個企業而言,上市、增發融資是最方便最快捷的方式。

對手已經加速快跑。去年底申通、圓通已經相繼發佈了借殼上市計劃,按照慣例看下一步將是增發,如果當申通、圓通融資幾個億幾十個億的時候,順豐還在為錢愁,那麼該如何成為一個整合者。所以順豐必須上市,不然可能面臨被整合危險,顯然中信資本是不會讓這樣的危險存在,中信資本也不會允許順豐變成一個被整合者。

王衛同意此次順豐的上市,想必手握25%股權的投資人施壓不少。

內憂外患之地,難難難

眾所周知,順豐在價格上是不佔優勢的,因此被打著薄利牌的一些快遞公司搶佔市場份額,價格戰各種戰應接不暇,除此,還要面臨外圍電商自建物流的衝擊。

京東、蘇寧等規模龐大的電商自建物流體系對快遞企業形成了巨大的衝擊。菜鳥網絡在農村市場的拓展,讓各大快遞企業壓力不小。

2015年雙十一期間,劉強東曾經炫耀:“迄今為止,整個京東的眾包物流平臺註冊的眾包物流員工已經超過了30萬名,所以現在呢,我們每天平均有超過20萬個包裹,都是通過我們的眾包物流送過去的。”

順豐上市,王衛,我們不怪你

而快遞行業間的競爭已經由價格蔓延到了資本層面,各家爭先上市已成趨勢。

中通計劃赴美IPO,時間擬定於2016年底或2017年初,擬融資10億至20億美元,如果一切順利,這將是阿里巴巴之後第二大的中企赴美IPO。去年底申通快遞、圓通速遞都相繼發佈借殼上市計劃。處在國內快遞業第二梯隊的全峰快遞則選擇在新三板上市,德邦物流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提交IPO申請,宅急送也公開表示過自身上市計劃。

國內排名前七的物流公司中,順豐是最後一個表露上市意圖的,看來王衛已經是堅守到最後的“做事人”。

事實上,快遞公司除了要解決利率低的問題,其末端的基礎設施、轉運中心等都需要大力建設,而快遞員的人工成本最高可佔總收入成本的60%以上,都是現階段面臨的基礎問題,因此快遞公司急需大量資金,誰先獲得鉅額融資,誰就有機會與其他企業拉開差距。

另外,快遞公司也正處在一個快速發展時期,像團購、旅遊網站一樣,將來勢必要進入一個整合期。如果順豐想要整合他人而不是被他人整合,就要與其他企業拉開差距,佔領更多市場份額。

從這個角度想想,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王衛同學又同意上市了。

順豐上市,王衛,我們不怪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