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暨南大學復辦最大的功臣,暨南人不會忘記

今年,是暨南大學

在廣州

重建60週年復辦40週年

今天,暨南人也迎來了一位

曾為學校重建與復辦鞠躬盡瘁的

重要人物的110週年誕辰

他就是廖承志先生。

他是暨南大學復辦最大的功臣,暨南人不會忘記

新中國成立後暨南大學董事會首任董事長廖承志

廖承志先生是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華僑事務委員會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兼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主任。他是新中國華僑教育事業的主要開拓者和領導人之一,也是新中國成立後暨南大學董事會的首任董事長。

從1958年到1983年,在廖承志與暨大緊密相連的25年裡,作為暨南大學董事會的董事長,他為暨南大學的兩次覆校到處奔走呼號,嘔心瀝血。“暨南大學辦學目的是接納海外的炎黃子孫,讓大家共沐中華文化!”廖公常掛在嘴邊這句鏗鏘有力的話語,依然在迴盪在暨南人的耳際。

支持暨南大學重建

籌辦董事會,親任董事長

1958年,經國務院批准,暨南大學在廣州重建。廖承志時任中僑委主任,當廣東開始籌備重建暨南大學時,中僑委即撥專款人民幣100萬元資助。

廖承志多次親臨學校視察指導重建工作,就如何辦好暨南大學提出了許多重要意見,暨大的辦學政策、發展規模、專業設置、師資建設、教學設施和基建等等,他都身體力行給予關懷和支持。

為解決基建困難,在當時國家經濟困難時期,他親自致函周恩來總理,請求國家計委下達指標。由於暨南大學是以招收華僑、港澳學生和臺灣省藉學生為主的大學,廖承志特別指出:“華僑、港澳學生在各方面都同國內學生不同,有其特殊的地方,不能簡單化,要一視同仁,不得歧視,根據特點,適當照顧。要根據他們的特點,正確地、耐心地、生動活潑地進行工作,使學生好像在家裡一樣感到溫暖。”

為了貫徹暨南大學新的辦學方針,動員國內各方面的力量,以及發揮華僑、港澳臺同胞的積極性,共同辦好暨大,20世紀60年代初,根據學校建設委員會的提議,決定恢復董事會,對此,廖承志要求學校從速籌備。

在廖承志的督辦下,1963年2月9日下午,暨南大學董事會在廣州羊城賓館隆重舉行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議,會議通過了《暨南大學董事會章程》,聽取了學校關於重建4年來的工作和今後工作設想的報告。廖承志擔任了新中國成立後暨南大學董事會的首任董事長。

在廖承志董事長的領導下,董事們遵循董事會的宗旨,從政治上、經濟上積極關心和支持暨南大學的建設,繼1958年王寬誠捐資人民幣100萬元幫助暨南大學興建教學大樓之後,1959年至1966年間又有27位校董和熱心華僑教育的人士或機構捐款人民幣46萬元,港幣14萬元及贈送一部大客車和一批教學設備。

他是暨南大學復辦最大的功臣,暨南人不會忘記

1959年同學們在圖書館閱覽室閱讀書報。

雖然在今天看似數額不多的款物,在當時卻極大地改善了暨南大學在重建後的辦學條件,為暨南大學重建後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支持暨南大學復辦

續任董事會董事長

他是暨南大學復辦最大的功臣,暨南人不會忘記

圖片內容:為了更好地發揮國外華僑、港澳同胞、歸國華僑和各界愛國人士的積極性,協助政府進一步辦好暨南大學、為實現祖國四個現代化,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特成立暨南大學董事會。廖承志同志受聘成為暨南大學董事會董事長。

文革期間,暨南大學被迫停辦。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僑辦主任的廖承志以國務院僑辦的名義請示國務院,要求復辦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

1978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恢復暨南大學。根據中央精神,暨大復辦要在原址進行,因此,首先面臨的是校舍問題。當時,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使用了暨大原校舍。廖承志首先與葉劍英及中央軍委有關領導協商,分別召開了有關解決暨大校舍問題的專門會議,最後決定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在3年內逐步把校舍歸還暨大,以支持暨大的復辦工作。

其中,1978年2月、3月間,廖承志和時任中央軍委秘書長的羅瑞卿一起多次召開有關會議; 80年代初,廖承志為此曾親筆致函中央軍委總後勤部王平政委,要求落實中央精神;緊接著,廖承志又在暨南大學給時任中央軍委常委、秘書長耿飈“關於要求第一軍醫大學退出佔用的原暨大校舍,以利辦學”的報告上批示:“耿飈同志:報告所述是實情,如不及時退出,對內對外影響都不好。以聞。”

與此同時,廖承志還親自與廣東省委省政府領導商談,並呼籲社會各界大力支持暨大覆校。在暨南大學復辦過程中,無論是解決校舍問題,還是解決學校的教學、師資問題;無論是提出興辦醫學院和創建附屬華僑醫院,還是積極倡導成立國內第一家研究華僑華人問題的專業學術機構暨南大學華僑華人研究所,廖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使這所經歷了十年浩劫的大學得以新生,並比較順利地恢復和發展。暨南大學的再次復辦,廖公親力親為,殫精竭力。

他是暨南大學復辦最大的功臣,暨南人不會忘記

1978年6月9日,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廖承志主持召開暨南大學董事會會議,共商暨南大學復辦和發展大計。

他是暨南大學復辦最大的功臣,暨南人不會忘記

1978年6月9日暨南大學董事會,時任董事長廖承志(左)與時任廣東省委第二書記習仲勳(右)交談。

他是暨南大學復辦最大的功臣,暨南人不會忘記

1978年6月9日暨南大學董事會,左二為廖承志,左三為習仲勳。

1978年6月9日,廖承志主持召開暨大復辦後的第一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討論復辦暨南大學有關工作,審定了《暨南大學發展綱要(1978—1985)》,通過了暨南大學董事會章程,廖承志先生繼續擔任暨南大學董事會董事長,榮毅仁、王匡、王寬誠等12人出任副董事長,同時聘請了馬萬祺等一批港澳知名人士和國內熱心華僑教育的人士擔任董事。廖承志一直以他在海內外崇高的威望和特有的感召力凝聚著一大批海外僑胞、港澳知名人士,不斷加強董事會的力量,包括增聘霍英東先生等出任校董。

廖承志在這次會議上深有感觸地說:“黨中央為復辦暨大做出了重要指示,國務院為復辦暨大專門發出文件,葉劍英委員長親自為暨南大學題寫了校名。一所學校復辦,得到黨中央、國務院這樣重視,這是少見的。”他希望校董們:“在恢復和辦好暨大中作出積極的貢獻。”這次會議對以後收回暨南大學的全部校舍、籌集辦學經費,爭取廣大華僑、港澳臺青年前來升學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校董們則遵循董事會“發揚海外僑胞、港澳同胞愛國愛鄉精神和支援祖國四化建設的積極性,協助政府辦好暨南大學”的宗旨,於1978年至1984年間,有73位校董和熱心華僑教育人士或機構向學校捐款和贈送了大批圖書、儀器設備,這些捐贈幫助暨南大學度過了困難的復辦年代。

為辦好暨南大學

耗盡最後心血

他是暨南大學復辦最大的功臣,暨南人不會忘記

1978年6月9日,廖承志董事長與董事們在禮堂前合影。

廖公一直關心著暨大的建設和發展。暨大覆校後,他經常聽取學校情況的彙報,瞭解辦學中的困難,及時解決辦學的難題。

1983年4月,在一次會議上,廖公專門對暨南大學培養人才、辦學方針作了重要指示,同時由中央指定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鄧力群於5月專門開會解決有關事宜。

為了使暨大得到國家的持續強力支持,也在辦學政策上獲得更大的自由度,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中央宣傳部、高教部、國務院僑辦聯合起草了《關於辦好暨南大學、華僑大學的有關意見》。

經過兩個多月的起草和多次修改,文件最後送到他手中。廖公當時已病重住院,距他逝世只有幾天,還親自提筆在文件上作出批示,寫下“我完全同意”。

廖公於1983年6月10日凌晨在北京逝世,為暨大的建設和發展,耗盡最後心血。距他離世僅僅10天后的1983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覆了中央宣傳部、高教部、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關於進一步辦好暨南大學和華僑大學的意見》(中共中央〔1983〕24號)。廖承志董事長在他生命最後一刻的這一舉措,為暨大堅持自己的僑校特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他的辭世,不僅是國家的巨大損失,也是暨南大學的巨大損失,暨南大學的全體師生員工和校董們都悲痛萬分。

深切緬懷

暨南大學復辦最大的功臣

他是暨南大學復辦最大的功臣,暨南人不會忘記

廖公的銅像矗立在暨南大學校本部圖書館內

在暨南大學紀念廖承志誕辰百週年的座談會上,廖承志被譽為“暨南大學復辦最大的功臣”。鑑於他對暨南大學復辦與發展所作出的特殊貢獻,在學校2006年11月百年校慶之際,隆重舉行了“暨南六先賢”銅像揭幕儀式,廖公和其他五位為華僑高等教育做出突出貢獻的先賢的銅像一起,矗立在暨南大學圖書館大廳內。

今天,在廖公誕辰110週年之際,我們可以告慰他的在天之靈。如今,暨南大學已成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莘莘學子在此蒙受祖國文化之恩澤,“華僑最高學府”聲譽遠播。

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緬懷廖公

他為華僑教育事業和暨南大學

所建立的豐功偉績,

也將永遠銘記在所有暨南人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