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从业者,必须要有颠覆性的科学精神

制造业从业者,必须要有颠覆性的科学精神

近日看到一篇完全唱衰制造业的文章,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以一位制造业老板的身份发出痛悟:“珍惜生命,远离实业,不做老板”,十分的悲情和哀怨。

我完全不能赞同此文观点。因为我自己也在制造业浸淫了多年,我所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风景。也许是因为我比较幸运吧,一直在高端制造业或先进制造业以及苹果产业链上作为一个观察者和实践者寄生着。

不过从近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官方数据却也可以驳斥该文作者的观点。

制造业从业者,必须要有颠覆性的科学精神

2018年1~6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平均为51.3%,制造业总体继续保持扩张态势

制造业从业者,必须要有颠覆性的科学精神

2018年1-5月,全国2000万营收以上规模的《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显示,2018年1-5月份实现利润总额27,298.3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16.5%;其中制造业的主营收入和利润分别增长了10.2% 和13.8%;此外1-5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了5.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了9.7%

2018年1-5月,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2%和9.3%,比工业企业平均值分别高出5.1和2.4个百分点

所以,真实的制造业状况并不是像前文作者所哭诉的“大亏损”。制造业整体是盈利且增长的,太阳能电池、光纤、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民用无人机等新兴产品正在快速增长;那位不走运的作者,可能是因为自己经营管理不善,企业成长乏力,也没能成功转型才导致亏损和破产了。

制造业从业者,必须要有颠覆性的科学精神

中国的高端制造业正在快速发展,根本不是像那个作者所描述的“多重危机窒息制造业的未来”,恰恰相反,新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很多制造企业正走在正确的路线上,离“强大”的目标越来越近;尤其是国有控股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即便是私营企业在营收和利润上也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如上图所示。

当下的这个时代是中国各行业,包括制造业发展的最好时代。中国虽然错过了三次工业革命,但当下的智能革命和互联网革命,咱们恰好踩在了点上;当下是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讲求技术创新的时代。制造业也毫无例外地加入了“创新”或“灭亡”的现代商业游戏中,在这个数字游戏里,创新是“1”,守旧是 “0” ——灭亡,没有其它路可选。

唱衰制造业的那个企业家,可能需要改变一下思维方式了。中国政府和当代执政者正在引导企业调整发展方向,用“智能制造”淘汰过剩和低效重复的落后产能;通过国家队的企业如国有大型企业或大中型股份制企业以及大中型民营企业的示范效应,带动整个产业链群。一个靠廉价劳动力,单纯依赖市场规模扩张,没有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只能沦为“被去掉”的那部分了。

制造业正在回归。我们也注意到现实环境中,很多从暴利行业中退下来的企业家又重新回到实体经济中,或为情怀或为中国梦或为自己的人生价值也或者单纯地为了商业利益,因为他们已经嗅到了实体经济里“钱”的味道。

国家正在大力扶持高精尖的高端制造业,引导“智能制造”或“中国创造”,事实上也涌现了很多行业领导者。在装备制造业和机器人制造业,比如:大疆的无人飞机,顺丰的机器人快递,三一重工的超长臂架泵车;苹果电声产业链上的很多企业也发展得很好,比如:瑞声科技,歌尔声学,立讯精密,信维通信等,他们也带动了一大堆上下游产业链上的企业,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美国,世界第一制造强国,绝不是靠少数几家强大的制造业企业支撑其强国地位,美国的制造业像是种在地上的土豆,是一整串的强大的制造业企业群,每个土豆节点都是具备相当规模和核心技术实力的企业。

八十年代“卖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科学家已经是社会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和中坚力量,成为最受国家和社会重视的专家群体,他们研究和创造的价值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并将决定中国社会的未来。

一个不愿意主动创新的企业家,还是站在自己原来陀螺转的轨迹中,当原动力耗尽时,就是“死”的日子,市场竞争自然会把不创新的企业淘汰掉。

很多制造企业之所以没落,就是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和人才储备,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当市场规模不再增长时,如果面临经营成本增加,必然会出现亏损和倒闭的局面。

“Survival is the fittest ”,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共同的生存法则,制造业者也是如此!

制造业企业,必须要找到自己的生存密钥,要么有钱,要么有壁垒高的核心技术,或者有上下游供应链的整合优势,有超低的成本优势,有独特的原材料或核心器件,有别具一格的生产工艺,有高效的包括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在内的管理能力,哪怕一点组织结构的独创性都可能成为存活下来的理由。

当制造业从业者们感慨“追赶别人追得太辛苦”时,不妨改变一下策略,与其追赶,在别人打过猎的林子里找鸟,不如在新的疆土新的丛林里找鸟;与其等死,还不如拼死颠覆。颠覆旧理论旧实践,挑战前人的经验,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的密切和深入合作,形成全新的基因重组,创造出完全不一样,颠覆性的东西,不管是基础研究的理论还是新技术的应用。

我们正处于最好的时代,虽然错过了工业革命,但必须抓住智能革命和互联网革命。在一个崇尚颠覆的时代里,我们没必要再耗上几百年慢慢地完成工业化进程;在开放的世界中,我们可以使用与竞争对手同样新的技术,跟全世界的竞争对手扯平,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赛跑,拼智慧、拼勤奋、拼创造力。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这就是先天的竞争优势。

多一点科学精神,多一点创新精神,做一个制造业里的颠覆者, 我敢保证你绝对不会像本文开头那个制造业里的“怨妇”老板,一不小心,你还可能彻底翻牌,成为这个新时代里的制造业大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