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花唄」買單就不心疼?已被「透支」我們卻樂在其中?

室友給我講,他在買東西的時候用花唄去支付用是不會那麼心疼,雖然知道那也是自己的錢也是要還的,可是就是沒有直接花錢的那種心疼的感覺。他這麼一說,我感覺其實我也是這個樣子,後來我又讀了一些資訊,發現當下的我們有好多人生活在“透支”之下,這讓我開始覺得,這種現象似乎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

用“花唄”買單就不心疼?已被“透支”我們卻樂在其中?

就我自己的理解來談談這種心理吧(我的認識,沒那麼嚴謹)。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花現金零錢時不如破開一張100元時心疼,當用微信支付寶時不如用現金心疼,當用花唄和信用卡時,簡直就上了天了嘛。我們可能有這樣的想法,雖然是借的錢,雖然現在自己沒錢,但是一兩個月以後反正就是可以還上的。這個時候的你,主要在意的地方是正在進行的消費而不是一兩個月之後的還錢,現在我把想要的買到了,我才不管一個月後自己有沒有錢來還帳呢(這麼說有點誇張的感覺,但是我們的關心已經被當前的消費佔據了一大部分)。

用“花唄”買單就不心疼?已被“透支”我們卻樂在其中?

在我看來,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逃避的心理在作祟。如果你手機沒錢了,那麼你的花唄和信用卡這個時候是不是會給你一種很大的安全感呢?這是當然嘍。情況是這樣的,就算自己手裡有錢也想用花唄,是因為我們害怕出現餘額很少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出現會給我們一種沒有錢了的無助感覺,而自己的花唄顯示可用額度已經不多是,就算此時手裡的錢都不足以還款,自己都不會有一種缺錢的感覺。我覺得這就是太逃避,從而也就間接導致了用花唄支付是不那麼心疼的心理。

用“花唄”買單就不心疼?已被“透支”我們卻樂在其中?

我認為我們還存在一種欺騙的心理,自我欺騙。更主要的是年輕人,喜歡體面,買這買那,追求時尚等等,花了信用卡和花唄的錢換取更好一點的生活而自己還剩有錢,給自己一種體面富足的感覺。這已經形成了一種畸形的消費觀念,以“自我欺騙”的方式得到較好的優越感。我真是想問問自己:“花唄就不是錢啊?”

用“花唄”買單就不心疼?已被“透支”我們卻樂在其中?

螞蟻金服不久之前曾發佈了一個驚人的數據,我國平均儲蓄水平低,56%的人未開始儲蓄,開始儲蓄人平均月儲蓄為1300元左右。年輕人存不下錢,“透支”是一大元兇。花唄和信用卡等超前消費的方式讓年輕一代“無所畏懼”,有啥不敢買?

是時候反思了,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