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翻譯官的復仇


一個翻譯官的復仇


中國普通話最標準的人,不在CCTV,在科大訊飛。

因為科大訊飛經常要對外演示語音輸入功能,為了儘量模擬實驗室的標準環境,演示的員工要說非常標準的普通話。

科技公司最怕的就是核心技術被質疑,作為中國最大人工智能上市公司,科大訊飛又一次被放到火爐上烤。

昨天,一場國際會議的同傳譯員寫文章控訴科大訊飛技術造假。他發現,會議的大屏幕顯示“訊飛聽見”一直在工作,一邊把英文發言者的語音轉成文字,一邊顯示中文譯文。

從觀眾的角度來看,似乎是訊飛聽見在做同聲傳譯。可是前一段時間,科大訊飛還說目前的翻譯水平僅能達到英語六級,才幾天時間就直逼專業八級。

這位翻譯發現,科大訊飛的這款軟件僅僅是把幕後同傳譯員的口譯轉成文字,而且還不時轉錯,讓他氣炸了。恨不得對著話筒喊,我被機器人剽竊了。

其實哪用得著這麼生氣。對付機器人,摳電池就行了。

和情趣用品行業相反,在人工智能行業,經常發生人假裝機器人的事。

硅谷大火的“AI私人助理”Amy,實際上是一支人工團隊,每天工作12個小時,倒班替用戶安排會議和發送郵件。Magic Leap 的產品曾經讓很多人驚掉下巴,結果發現是後期做出來的。

人工智能可能是互聯網行業最誠實的一個概念了,核心技術真的是人工。

前一段訪華的最美機器人索非亞,和央視主持人談笑風生,比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結果也被美國業界權威掀了老底,對話的答案都是事先編好的。

很多人說,科大訊飛沒有造假,“訊飛聽見”的主打功能,確實是語音轉文本。但是,在這場國際會議的宣傳中,也確實說了會“採用了智能翻譯技術”。

對於造假的指控,科大訊飛很委屈,回應說:

從沒講過AI同傳的概念,始終強調是人機耦合的模式。

近年來,人機耦合是科大訊飛高管的口頭禪。像我這種沒文化的人,一度以為他們轉型去炸藕盒子去了。

科技公司就是活字典,不靠譜的技術,一律歸類到“人機耦合”。

其實這個概念沒那麼複雜,簡單點說就是人類隨時可以摳電池。

值得注意的是,發帖的這位同傳譯員痛恨科大訊飛很久了。他說:

之前訊飛炒得最兇的時候我沒怎麼說話,只是轉了轉同行“被AI”的朋友圈,心想哪天我要是遇到這種一定搞死他們。

科大訊飛將來能不能取代翻譯不重要,但“搞死他們”這種技術,可千萬別教給機器人啊。

大概一年之前,有一波新聞報道,說科大訊飛的翻譯技術會讓同傳譯員失業。科大訊飛因此股價漲了一波,但也讓這家公司成為同傳行業的公敵。

當山東的農民製造簡單的槓桿工具,都能被媒體捧成“機器人大師”;科大訊飛這樣的公司被捧上神壇,根本不足為奇。但往往因為期待太高,吹捧變成捧殺。

對於科大訊飛核心技術的質疑,隔一段就會出現。普通人可能聽不懂公司宣傳的那些新技術,但機器人一犯錯,吃瓜群眾是絕對不會放棄嘲笑的機會。

在這種追捧和批評中時間流逝,不知不覺間,這家公司上市已經十年了。

作為安徽科技企業的一根獨苗,科大訊飛與地方政府密切的關係,讓人們很難看透這家公司真正的技術實力。

從收入來看,它根本不是一個人工智能公司。最多收入來自教育,而且教育產品的銷售主要來自於公立學校的採購。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每年提供了大量支持,最高的時候,政府的補貼佔到淨利潤的一半。

它的擴張,很大部分是買來的。有人算了一下,十年以來科大訊飛融了60多億,經營現金總額卻不到25億。它用35億的虧損打造了一個市盈率130多倍的大公司。

科學技術的利潤,應該不至於這麼低。

操心科大訊飛股價的人,總讓我想起我的一個朋友。

那位朋友整天擔心天會塌下來,別人都嘲笑他,包括我,他卻耐心地和我解釋:

天不就是空氣撐著?空氣也沒有支撐力啊。

從此,我總是時不時地抬頭看看天,擔心有一天它會塌下來。

他說的真的好有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