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邓新媒聚首 共话移民精神

淅邓新媒聚首 共话移民精神

9月29日,微观淅川、淅川广电传媒、淅川交广、淅川林业、淅川说、宛帮及邓州在线、直播邓州等多家淅川、邓州两地的新媒体代表,齐聚“南水北调中线河南第一移民村”——淅川县盛湾镇鱼关村,举行“聆听移民故事 传播移民精神”走进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活动。两地新媒体人踏上当年移民搬迁之路,重忆峥嵘岁月,共话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弘扬移民精神。

秋日的鱼关,天高云淡,晴空万里。鱼关村移民纪念碑静静地矗立,全村188户村民已经搬迁9年了,而经历风雨洗礼的893位移民的姓名却更加醒目。当听完讲解员讲述鱼关村原支书王文华在搬迁时的先进事迹时,大家不约而同走近这块碑,深情凝视、抚摸。

淅邓新媒聚首 共话移民精神

瞻仰了鱼关村移民纪念碑,大家步入移民丰碑中间。56座长8米、高2米、重20余吨的巨石阵列,镌刻着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库区16.5万移民的姓名,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新媒体代表刘浩博感慨道:“走过这一座座丰碑,‘忠诚担当 大爱报国’这八个大字,深深地刻在我心里。”

在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中,大量的移民图片、书籍、文件、视频及移民实物展,使人目不暇接。《凡人丰碑》《鱼关日记》《永远的牵念》《英雄渠》……移民搬迁纪实影片及鱼关移民人文景观建造纪实深深地吸引着大家。两地新媒体人认真翻阅观看,流连忘返。

淅邓新媒聚首 共话移民精神

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负责人周成保介绍,博物馆前身为建于2010年的丹江移民民俗馆,8年来一直免费向公众开放。现在展厅面积520平方米,分为北国水源、淅川民俗、南水北调、饮水思源四个展览区及移民家具展示厅、移民影像放映厅,全方位展示了移民过程以及丹江移民的生产生活、民风民俗以及文化艺术。淅川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市移民教育基地”、“全市慈善文化教育基地”称号,被誉为南水北调精神地标、移民精神发源地、库区移民心灵家园。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弘扬传承移民精神座谈会,两地新媒体代表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大家纷纷表示:要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大力宣传移民故事、移民精神,让更多人了解移民历史,传承移民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