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保險創新凸顯「三大亮點」

寧波保險業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市場各方參與者的共同努力下,10多年來,走過了勇於探索、不斷改革創新的崢嶸歷程,取得了不斷跨越、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2016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寧波建設成立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

兩年內,推出保險創新項目95個,電梯險、食責險、城鎮居民住房綜合保險、司法援助保險等各方面“全國首創”“全省率先”項目,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截至2017年年末,項目共計保費67580萬元,其中,2017年新落地保險創新項目帶來保費6181萬元。

值此寧波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二週年之際,一點資訊寧波金融頻道推出原創深度系列報道五篇,該篇為系列報道之三。

寧波保險創新凸顯“三大亮點”

今年7月,寧波國家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兩年內推出保險創新項目95個;2017年社會管理功能較強的責任險同比增長23%,其中,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覆蓋全省4.4萬投保單位,增長250%;大病保險參保人數達到5225萬人,戶籍人口參保率達到98%以上。

創新驅動、改革引領。十年來,寧波保險業化被動為主動,全國保險創新中心建設蔚然成型。“2016年6月,寧波成為國內保險‘試驗田’之後,創新的重要出發點就是從國家需求、戰略高度出發,結合寧波發展實際,邊探索邊完善,以此來發揮試驗區示範、探路、帶動的效應。”時任寧波市委副秘書長、現任副市長褚銀良回憶,從“保險試驗田”獲批伊始,就特別注重發揮好試驗區改革創新排頭兵作用,持續為保險創新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推進提供“寧波智慧”。

數據亮:寧波政企界“初嘗甜頭”

初步顯示,僅去年,重大裝備首臺(套)保險實現了多年來零的突破,在全國率先開展了新材料首批次應用保險試點;全國首創的建設工程綜合險開設後,累計幫助近700家建築企業釋放出擔保資金37.83億元,為企業減負1.8億元人民幣;全國首創的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受惠群體持續擴大,累計為1.8萬餘家次小微企業、“三農”和城鄉創業者提供貸款165億元。

“過去兩年,寧波累計引進保險資金超過500億元,涵蓋舊城改造、海綿城市建設、支農支小、企業股權投資等多個項目。”寧波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副主任王勉表示,通過保險“逆週期”的調節功能,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公共安全保障,為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提供實踐經驗。

寧波保險創新凸顯“三大亮點”

(資料圖:寧波保險協會保險扶貧公益項目合影留念)

隨著保險資金入甬,體系平臺更加完善,寧波實實在在嚐到了甜頭。除已獲批的2家保險法人機構外,目前寧波在審保險公司有4家,已完成申報材料準備報會以及正在醞釀組建的還有若干家。與此同時,已有20多家保險科技公司、保險共性技術實驗室、保險互聯網第三方服務企業等機構落地寧波。海爾金控、賽富亞洲在寧波成立國內首隻互聯網保險產業投資基金,規模達20億元。

政策亮:從國家到地方“多層保障”

“去年5月,中國保監會針對寧波專門出臺了4大類14條含金量很高、力度非常大的支持政策。”寧波保監局副局長陳紅表示,除了享受全國所有自貿區保險政策之外,寧波還在機構批設、項目試點、資金運用、高管任職等方面獲得支持。另外,寧波還配套出臺了全國首個保險創新保護制度、創新統計指標體系以及目前國內力度最大的保險機構引進獎補政策。

從寧波保監局財產險監管處瞭解到,此前保險產品缺失專利認可,新產品問世後很容易被其他公司拷貝、複製推廣,導致保險市場惡性競爭矛盾突出。“當時,好產品都被惡性競爭給掩蓋了。”陳紅感嘆,為了保護好企業自主創新,寧波率先出發,完善機制,建立專家組對創新項目進行評審。

如果認定該產品在保障範圍、服務模式、保險+服務業態等方面均屬全國首創,則給予一定保護期,保護期結束後就交給市場。這種做法,既保護了初創公司的創新積極性,又不賦予其壟斷地位,引導市場良性發展。

寧波保險創新凸顯“三大亮點”

(資料圖:寧波航運企業融資、保險成本“雙降”)

今年5月,人保財險寧波分公司推出的2項新險種入選寧波重大保險創新項目。該公司副總經理李俊坦言,“有了這項保護政策,保險項目創新確實更有效了。”截至目前,公司先後推出城鎮住房綜合保險、安全生產責任險、新材料首批次保險等重點產品,並在全國首創了“保險+服務”的電梯安全管理模式。

特色亮:保險創新發展“三條秘方”

自試驗區獲批以來,寧波巨災保險、醫療責任保險、城鎮居民住房綜合保險等一批創新做法走在全國前列,保險創新從由分散自發邁入頂層設計新階段,成為寧波一張響亮的“金名片”。

談及寧波如何抓住創新精髓?王勉稱,首先要抓住保險基礎功能:風險管控。讓保險發揮主動管理的角色,再運用科技手段對風險做減量管理。

其次,要以民生為本、聚焦政府以及社會熱點難點來推進保險創新。每一個保險創新項目都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做好前期功課和準備,力求能謀定而後動。也不是條件都具備了才做,而是以問題為導向,謀定而後動。

第三,要堅持底線思維,嚴防風險。無論是什麼創新,都是防風險的,始終堅持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不忘初心、牢固樹立風險及合規意識,一方面以創新項目合規為前提,同時在具體的操作策略上也遵從先局部試點,比如在某一個區或者更小的一個單位先進行落地,逐步積累經驗,完善操作的內容,等相對成熟以後,再向更大的範圍推廣。

寧波保險創新凸顯“三大亮點”

文稿 朱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