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後要不要「貼秋膘」

北方民間素有立秋之後“貼秋膘”的習俗。這一習俗源於農耕時代,當時生活水平低下,人們吃得不好,加之“苦夏”飲食清淡缺油少水,體重減輕了,所以需要進補“貼秋膘”把失去的脂肪彌補回來以應對寒冬的到來。那麼,現代人還需要貼秋膘嗎?


立秋之後要不要“貼秋膘”


需要貼秋膘嗎

“膘”到底是啥?

我們來看看“膘”字的註釋:繁體部首為“肉”,“肉”與“票”聯合起來表示“飽含油脂的肥肉”。本義:飽含油脂的肥肉。說明:動物油脂能在湯水錶面漂浮。

“膘”實際上是指“動物油脂”。所以從字面上看,“膘”和“健康”、“營養”壓根不沾邊。

“貼秋膘”是舊社會物質匱乏的產物。據中國有關部門統計,2015年,我國有3.25億人出現營養過剩,需要減肥。這表明我們國家已經進入一個人體能量過剩的時代。

現在對大多數人來說,基本屬於能量過剩狀態,所以不需要“貼秋膘”,更應該注意平時的均衡飲食。

我國還有極少一部分人群有營養不良的症狀,對於他們營養不良狀況的扭轉,也不是要靠立秋這一天或者一個秋季來吃大魚大肉達到目的,而是要靠科學的生活方式,注重平時均衡的營養逐漸補充,來改善營養不良的狀況。


立秋之後要不要“貼秋膘”


貼秋膘因人而異

身體瘦弱、貧血、低血壓的人,適量“貼秋膘”更有益健康。對於已經超重、肥胖者來說,無論在什麼季節,都要合理控制飲食,葷素搭配,即便步入秋季,也不可隨意“貼秋膘”。

患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胃腸疾病的人,“貼秋膘”要慎重,應以清補為主,均衡營養。


立秋之後要不要“貼秋膘”


貼秋膘該吃什麼?

秋天氣候乾燥,飲食應以滋陰潤燥為主,“貼秋膘”時也要注意防秋燥。

貼秋膘的原則,肉類應該“多白少紅”,多吃魚類、禽類等白肉,少吃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因為魚類富含不飽和脂肪,雞鴨肉脂肪含量少,雞肉性平,鴨肉性涼,滋陰潤燥,適合緩解秋燥。而牛羊肉性溫,吃了易上火,會加重秋燥。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人群在食用雞肉的時候,應去掉脂肪含量高的雞皮,多吃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少的雞胸肉。烤鴨的烹飪方法,外塗了很多油和蘸料,脂肪含量高,也應儘量避免。

預防秋燥,應以養陰潤肺、生津潤燥、清心安神的食品為主,可選用芝麻、蜂蜜、銀耳、乳品等具有滋陰潤燥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氣中溼度小,皮膚容易乾燥。因此,在整個秋季都應重視機體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

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白色的蔬菜,如蓮藕、蓮子、山藥等,有滋陰潤燥的功效。但是對於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人群,則要少吃含糖量高的水果。立秋過後,就不要吃西瓜這種含糖量高、性涼的水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