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2018年6月的上饒,又一次迎來中國著名作家梁曉聲先生。梁曉聲先生此行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參加上饒市三清女子文學會龜峰江廖肖作家公寓開業的。梁曉聲先生今年70多歲了,加上身體本身就不怎麼好,從北京坐高鐵到上饒,再到弋陽,對於他老人家來說,可謂是長途跋涉,辛勞有加,只是為了上饒一千多名女子文學愛好者的文學夢,為了中國承擔母親角度的女性文學素養,還是欣然前往,以自己的行動來表示對三清女子文學會的支持和對鄉村作家公寓的贊同。“真、善、美”是是一切文藝、學問的最遠理想,一切人類活動的終極指向,也是一部作品的價值追求和應堅持的基本原則。我作為一名文學愛好者,有幸在上饒三次接觸了梁曉聲先生,既聽了梁曉聲先生的講座,也讀了一些梁曉聲先生的作品,細細回想起來,覺得梁曉聲先生真是文如其人,值得我們格外敬重,也應該是我們學習之榜樣。梁曉聲先生其人有什麼特點,總結起來無非有三: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一是真。真實是作品的生命,也是做人的基石。梁曉聲先生是很率真的。他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他說他來上饒並非是上饒山水吸引他,而是一支執著追求文學的一群女子吸引他,他要探究,為什麼上饒這塊土地會誕生三清女子文學會,並且一千多名女子加入其中從事文學採風創作,一直堅持著,這是他看重的地方。梁曉聲先生經常強調:“一個民族之間的競爭其實就是一個母親之間的競爭”,正如梁啟超所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而少年的最好教育者就是生之、養之、教之的母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母親承載著一個民族復興的重任。另外,梁曉聲先生從沒有忘記自己是農民的兒子,他常說他是“平民的代言人”,很樸實,很平凡。還有梁曉聲先生會把自己的過去如實講述給大家,毫無隱諱,展示一個真實的自我,一個真實的梁曉聲。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二是善。善良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標準,也是一部作品所表現的正義情感。與人為善,是梁曉聲先生最本質的特徵。梁曉聲先生從小就受到文藝作品的薰陶,“善”這個種子就在他幼小的心靈生根,並伴隨他的成長而發芽、結果。梁曉聲先生小時候看了很多自己以前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書,那你讀托爾斯泰,屠格涅夫,雨果和狄更斯,你讀他們書的時候,就是有一種強大的,使你難以拒絕的人道主義的力量。梁曉聲先生197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說集《天若有情》、《白樺樹皮燈罩》、《死神》,中篇小說集《人間煙火》,長篇小說《一個紅衛兵的自白》、《從復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說《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親》,及中篇小說《今夜有暴風雪》分獲全國優秀小說獎。文章《慈母情深》被選入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9冊。後期作品開始探討現實與人性,短篇小說《浮城》以社會幻想的形式展現了作者對人類末世預測,十分深刻。這些作品都無不例外的表現了梁曉聲先生善良的品德。特別是梁曉聲先生近期寫的《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對農民階層給予了高度關注和調研分析,並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對策。這也充分展現了一位作家對弱勢群體、社會平民的情懷,這種善是根植於梁曉聲先生的內心。梁曉聲先生相信——“精神變物質”這一句話。對於“好人文化”和好人的關係也是如此。“好人文化”如果影響了某些人,善良會沉澱在他們的身體裡形成物質性的好人基因。那麼他們的下一代一出生便也先天具有好人基因了,亦即民間所言“善根”。梁曉聲先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2008-2010年創作《知青》的過程中,梁曉聲先生確乎是將他的“好人文化”之理念全盤地“種牛痘”般地刺種在那些知青人物的心裡了。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三是美。美感是一部作品帶給人的一種感受,也是一個人給社會帶來的一種享受。它是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的統一。梁曉聲先生這種“為人為善,讓世界充滿愛”的內心情感,與其創作出來的作品以及個人的行為是相統一的。這種近乎完美的統一,讓我們更加覺得梁曉聲先生是一位可親可愛的人。他生活樸素、為人樸實,他是努力通過作品來引導大家從善,要有正義感受,要有大愛。梁曉聲先生三次入饒,都非常低調,看不出來是一位知名作家,他為大家上完二個多小時的講座後,一口水都沒有喝,有部分帶頭孩子的文學愛好者抓住梁曉聲先生講座完的休息時間要求他與小孩合個影,而這時已極其疲憊梁曉聲先生仍然有意彎曲並降低自己的身軀與小孩並行站在一起,微笑地面對鏡頭,留下自己最美的身影,要不是旁邊有位人“梁老師太累了”的提醒,我想梁曉聲先生可能連晚飯都不想吃,提早休息了。還有梁曉聲先生在臺上認真講述的真情,為文學愛好者簽名、合影等,這些慈祥、認真、從容的形象讓我們難以忘懷。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真、善、美”是人生一輩子的追求,也是梁曉聲先生至今的真實寫照。一個青年時代的偶像,一個現實真實的梁曉聲老先生,讓我覺得“一個人讓記住不容易,但最難的是忘掉一個人更難”,這個人就是梁曉聲先生,再次告別梁曉聲先生很難,但我記住了梁曉聲先生留下的三個字,那就是“真、善、美”。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梁曉聲先生文如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