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乡土|南塘听雨(散文)

文|廖丽

-

淮南乡土|南塘听雨(散文)

曾经,在散文家许俊文先生的文集里,我读到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若是爱上一个地方,最好的方式就是散步”。我认为这话说到我心坎上了,因为我爱八公山,对于它的峰峦、脊野、崖岭、沟涧,我将以散步的方式将它走遍,乃是我今生的梦想和一种纯粹的自我享受。

自从有了这样的心思后,面对这连绵不断的山川,骄阳天我进来过,大风天也来过,阴雨天还空着,今日小雨,于是灵机一动,上山去,等到隆冬,山体肃穆,大雪封路了再摸进来走走,岂不今生无憾。

淮南乡土|南塘听雨(散文)

当从山王村路口顺着山路走至半山腰,隐隐约约那口藏匿于山丘腹地中的南塘长廊出现在我的目光里时,八公山传说中所描绘的一切,便一览无余了。神仙灶,一箭谷,石门潭,老涧套,丘壑碧野莺飞草长;小柴胡、马兰头、益母草、牛舌头棵,郁郁葱葱应有尽有;南塘周遭怪石薏兰,杂花生树,和着一汪杨柳如逸的宽阔水域,树叶“沙沙”、雨滴“沙沙”,仿佛一幅无疑江南水乡的婆娑画卷,烟雨蒙蒙。

我呆住了,八公山不突兀高大、巍峨,更没有奇葩险峰,原来,当你选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走进来,就会涌起使你陶醉无限的另一种香泽。看,身旁的枸杞、曼陀罗不需要精心培植,信手拈来,还有为山脉绿波作着奉献的苍耳、艾青、野菊花,为报答丛林而生的灌木、乔木们,更是支立起了庞大的八公山森林,将这层峦叠嶂,渲染的灿烂无比。

淮南乡土|南塘听雨(散文)

眼前,草是绿的、树是绿的、山是绿的,一切都是绿的,可以讲南塘的夏天,是以绿色而著称的,这种绿,铺天盖地。

此时,立在伞下的我,认为自己所读过的书中,所有描写风光旖旎的文字用在这里,都是苍白的,只有走进山来,才可痛切肌肤地感受到,与绿意交流所带来的快感。

万没有料到,雨中南塘竟会这样养眼,我被这种自然的美丽所征服,立刻,我做了几个深呼吸,生怕辜负了这些充满了氧分的负离子,享受它胜似仙境的妖娆。

淮南乡土|南塘听雨(散文)

那一时的心情,使我没法继续上路,只有寻了块石头坐下来。可是,正当我从包里拿出水杯,拧开盖子还没来的及递到嘴上,一只通体墨绿羽翼丰满的小鸟,如入无人境地一般,撒落在眼前枝头上。“叽啾叽啾、叽一啾”,银铃翠鸣翘首挠姿,左顾右盼惊鸿艳影,使在雨中依然艳情的合欢花,羞愧地低下了头。哎呀,原来我坐在一株合欢树下了,树上的花扇风摆杨柳,将那只小鸟摇曳的若隐若现,极其迷幻。我屏气凝神,生怕我这个天外来客惊扰了丛林主人的雅致,当我还没有完全彻底看清楚它的眉眼,又一只和它一模一样的小鸟落到了它的身旁,也是叽叽啾啾的鸣叫不停。两只小鸟好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开始相互帮对方整理羽衣,然后拥抱亲着尖尖的小嘴。

淮南乡土|南塘听雨(散文)

镂空的投影背景美丽如画。瞬间,山林里便音符悦动。“咕咕咕咕”的布谷鸟叫并不算什么了,“叽啾叽啾”、“咕嘟嘟咕嘟嘟”旋律优美,随风入耳,雨中南塘,鸟的天堂。您听,喜鹊来了黄莺来了白头翁也来了,一只麻色山鸡“哧啦啦”越过山野,跟着一只花尾巴的大家伙穷追不舍,还有灌木丛中的那些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鸟儿,更是肆无忌惮,纷纷在雨中亮起了歌喉,把整个深山老林万籁俱寂这样的词语,剔出了八公山的夏天。你方唱罢我登场,隔着雨伞听到远外传来“勾嘎勾嘎”好似大雁洪亮的鸣叫,我抬头向天上望去,这些南来北往的候鸟们,都什么时候了,还没有返回到栖息地?可是,我除接了一脸雨水外,什么都没有看到,伞外的天空一片混沌。勾嘎声还在继续,我高高的举起雨伞,侧耳细听,原来声音来自南塘下方的那些村落。噢,明白了,农家人饲养的雁鹅,也没能躲开这梅雨霪霏的初夏时节,发情了。

淮南乡土|南塘听雨(散文)

重新拾起上路的脚步,已是走在南塘水域与丘陵山岗的自然分界线上了,这里的空气、雨水、怪石、山土,干净、清远、淡定、安祥,透过从伞尖上慢慢滑落下来的水滴,我看到了对面,是南塘新近招惹到的另类人群,常在山里见到他们的身影,就是那些号称“驴友”的家伙们,他们用高倍相机,硬是把我南塘景观装进了他们的相册里,为自己玩“驴”的阅历增辉,为平生骄傲的行程增色。

我知道,如果是晴天,走在这个地方,一个回身,刚好可以清楚看到南塘下方的山岭、竹林、田畴与村舍,而这时,雨,一直下着,不紧不慢,万物都在轻烟飘然间,只有水花抚着水面密密麻麻。此刻,根本不是什么零星小雨了,低云徘徊,蛙鸣悠长,“沙沙”打在绿叶上,水滴趟着叶片滚动,一声一声落下,被草丛送往泥土,等待终年缠绵于下方的蚯蚓,酣畅淋漓。水域四周,烟波浩渺,雾气蒙蒙,苍松翠柏,若隐若现,我想,南塘,怕就是这样,被雨水一滴一滴,灌醉灌满的。

淮南乡土|南塘听雨(散文)

身处这随想入画之境地,听的沟渠“沙沙”、丛林“沙沙”,南塘,依旧爱上八公山来散步的我,心中只一个夙愿,那就是一万年后,在南塘埂上,依然能幸福的听到雨声“沙沙”。

-

作者简介:廖丽,女,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谢家集区作家协会秘书长。

-

(本文由八公山作协提供,《八公山文学》2017卷)

-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八公山视界”,欢迎交流!

(点击右上角“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