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廣東站,資源多空間較大、補貼久、集羣團結才是力量

531新政之後,多個地區嚴格管理光伏電站及分佈式光伏建設,並提出暫停受理分佈式光伏項目,政策的嚴苛使得各地光伏產業發展受到較大影響。在巨大的行業壓力下,一些代表性區域仍在持續並大力支持光伏發展。以廣東省為例,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進行了市場分析。

近日,廣東省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財政委員會印發《深圳市建築節能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該辦法提到:對於太陽能光伏項目,根據年度實際發電量對項目投資主體給予0.4元/千瓦時補貼,補貼時間為5年。單個項目年度資助金額不超過50萬元。

該補貼政策一經發布,引來行業人士廣泛關注的同時,也讓531新政之後焦灼動盪的光伏市場平穩下來。如此利好的扶持政策,即使在531新政之前,這樣大手筆的補貼政策也是非常少見。大多數地區的補貼都是0.2元/千瓦時左右,一般補2-3年。此項政策的出臺對於推動該區域的光伏產業發展起到良好的拉動作用,並將帶動整個深圳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一直以來,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持續關注廣東光伏市場。531新政之後,除了深圳出臺補貼利好政策,東莞、佛山也都紛紛下發補貼政策。

建站資源空間較大:

現有分佈式屋頂8000萬平方米

廣東是中國光伏行業國內最重要的市場之一。2014年8月中國最早的1MW屋頂光伏電站在深圳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建成發電。得益於國家光電建築和金太陽工程的政策支持,廣東光伏應用從2009年起有了飛躍性的發展,但總體裝機遠不及北方及長三角地區。根據《廣東省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廣東省“十三五”能源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廣東省規劃到2020年光伏裝機規模達到6GW左右。

廣東省除粵北山區外,大部分地區為南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類型,屬於我國太陽能資源三類地區,全年日照時數為2200~3000小時,輻射量在502~586x104kJ/cm2·a,相當於170~200kg標準煤燃燒所發出的熱量。廣東省2017年地區生產總值8.99萬億元,佔全國的10.5%,連續29年居全國首位。10個城市經濟進入全國百強。人口11169萬人,下轄21個地級市,119個縣級行政區。

分佈式發展潛力巨大,據《廣東省太陽能光伏發電發展規劃(2014-2020年)》,廣東省有各類工(產)業園區近200個,集中連片屋頂資源豐富。據初步調查統計,全省可安裝分佈式光伏發電系統的建、構築物屋頂面積約8000萬平方米,其中珠三角地區約6000萬平方米、粵東地區約800萬平方米、粵西地區約500萬平方米、粵北地區約700萬平方米,據此估算全省可建設分佈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800萬千瓦(即8000兆瓦)。另據估算,全省每年新增建築的屋頂面積超過2800萬平方米,若其中的10%可安裝光伏發電系統,每年新增建築屋頂面積可建設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約30萬千瓦(即300兆瓦)。分佈式發展潛力巨大。截至2013年末,廣東省分佈式光伏累計併網容量為300MW,佔全國市場份額的9.7%,與湖南省並列第二。

廣東政府在積極出臺光伏補貼政策的同時,還大力引導金融機構優先對骨幹企業、創新項目及光伏發電應用示範項目提供信貸支持。積極探索適合光伏產業特點的融資產品和融資方式,鼓勵以EPC(工程總承包)項目貸款、電站租賃等多種模式開展光伏發電應用。

鼓勵風險投資公司、保險企業以多種方式參與光伏產業發展,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的投融資長效機制。

廣東光伏政策持續利好:

多個地區連補5年

深圳光伏補貼政策:每度電補貼0.4元,補貼時間為5年。

6月12日,廣東省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財政委員會印發《深圳市建築節能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

該《辦法》明確可再生能能源建築應用示範項目的資助標準為,對於太陽能光伏項目,根據年度實際發電量對項目投資主體給予0.4元/千瓦時補貼,補貼時間為5年。單個項目年度資助金額不超過50萬元。

另外,政策補貼對象沒有限制,項目地要求在深圳。專項資金資助和支持的項目必須符合國家、廣東省和深圳市產業政策,項目成果應當在深圳市實施,能夠促進建築領域節能減排和綠色創新發展,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光伏廣東站,資源多空間較大、補貼久、集群團結才是力量

佛山:地方光伏補貼0.15元/度+1元/瓦延期至2023年

7月12日,佛山市政府網發佈了佛山市法制局關於保留《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對2016-2018年建成光伏發電應用項目進行獎勵和補助的通知》等兩份政府規範性文件的通告。

通告中明確表明:《佛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對2016—2018年建成光伏發電應用項目進行獎勵和補助的通知》(佛府辦〔2016〕57號),評估期至2023年12月30日。

這就意味著,原本今年年底到期的的佛山地方光伏補貼0.15元/度+1元/瓦的政策延期至2023年12月30日了。在2023年12月30日前併網驗收的佛山市光伏項目,用戶均能享受佛山地方光伏的補貼政策了。

光伏廣東站,資源多空間較大、補貼久、集群團結才是力量

《通知》要點,對2016—2018年建成且符合補助範圍的項目,按實際發電量補助0.15元/千瓦時,自項目實現併網發電的次月起連續3年進行補助。

工業、農業、商業、交通站場、學校、醫院、居民社區建築和構築物按2萬元/兆瓦獎勵,單個項目獎勵最多不超過40萬元;個人家庭提供自有建築和構築物面積安裝單個分佈式光伏發電應用項目規模達1000瓦及以上的,按1元/瓦獎勵,單個項目獎勵最多不超過2萬元。

東莞:給戶用的補貼是0.3元/度,同樣連補5年

東莞市給戶用的補貼是0.3元/度,同樣連補5年,同時對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型建築和構築物業主,按裝機容量18萬元/MW補助,單個項目補助不超144萬元,分4年撥付。對機關事業單位、工業、農業等非自有住宅建設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投資者,補助0.1元/度,連補5年;戶用光伏補助0.3元/度,連補5年。

早在7月6日 ,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發佈《關於組織申報2017-2018年東莞市分佈式光伏發電資金補助項目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暨(東發改〔2017〕49號)號文件,宣佈戶用分佈式仍執行6.30政策。

光伏廣東站,資源多空間較大、補貼久、集群團結才是力量

《通知》稱,東莞市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已併網發電並提交補貼申請的分佈式光伏項目容量約為108MW,餘下的補助項目容量約為12MW。《通知》要求,已併網發電的項目請項目單位抓緊提交補助申請材料,項目是否納入補助範圍按照補助申請時間先到先得。

在業內人士看來,儘管6月30日之前完成併網的項目是否納入補貼指標內還沒有定論,但東莞市出臺的這一政策對當地安裝用戶而言是一種激勵。

東莞: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144萬元

2017年12月19日,東莞發改局出臺《東莞市發展和改革局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對利用自有住宅及在自有住宅區域內建設的居民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自然人投資者,可按實際發電量補助0. 3元/千瓦時,連續補貼5年。

對建設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型建築和構築物業主,按裝機容量18萬元/兆瓦進行裝機補助,單個項目補助最高不超過144萬元,分4年撥付。

對機關事業單位、工廠、交通站場、商業、學校、醫院、社區、農業大棚等非自有住宅建設企業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的各類投資者,按實際發電量補助0.1元/千瓦時,連續補貼5年。

2017年3月1日,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發佈《東莞松山湖(生態園)節能低碳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規定成立節能低碳專項資金。對在園區內合法註冊的企事業單位或在園區範圍內實施節能、低碳、循環或可再生能源項目的單位;園區內從事低碳節能相關工作的個人進行資助補貼。

明確提到分佈式光伏補貼如下:分佈式光伏發電項目,按裝機容量進行資助;按裝機容量18萬元/兆瓦予以一次性資助,單個項目資助最高不超過150萬元。辦法有效期到:2020年12月31日。

廣州:0.15元/千瓦時的標準,2016-2021年

根據《廣州市新興產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穗府辦規〔2017〕7號)和《廣州市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廣州市新興產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配套實施細則的通知》(穗發改規字〔2017〕3號),廣州光伏補貼為:

申請光伏補貼資金的項目,應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已納入廣州市2014-2020年分佈式光伏發電建設整體規模中的項目;

2、項目已經驗收合格並投產;

3、項目已併網或併網運行滿1年;

4、項目採用的光伏組件轉換效率應達到先進水平。單晶硅電池組件轉換效率不低於16%;多晶硅電池組件轉換效率不低於15%;薄膜電池組件轉換效率不低於8%,其中銅銦鎵硒(CIGS)薄膜電池組件轉換效率不低於12%。

項目建設單位須為在廣州市轄區內依法登記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事業單位。

採取後補貼方式,在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建成驗收合格後申請裝機容量補貼,在投產滿1年後申請發電量補貼。

1、項目裝機容量補貼金額。以建築物屋頂或外立面建成的項目總裝機容量為基礎,按0.2元/瓦的標準確定補貼金額,一次性發放給建築物權屬人。單個項目最高補貼金額為200萬元。2、項目發電量補貼金額。按照0.15元/千瓦時的標準,以項目上一年度所發電量為基礎計算補貼金額。以2014年計起,單個項目最高享受補貼資金時間為6年。

3、廣州市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建設專項資金補貼時間範圍為2016-2021年。

建立峰谷電價動態調整機制:

降低供電整體成本

國家發改委7月2日發佈的《關於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提出,《意見》提出,完善峰谷電價形成機制。加大峰谷電價實施力度,運用價格信號引導電力削峰填谷。省級價格主管部門可在銷售電價總水平不變的前提下,建立峰谷電價動態調整機制,進一步擴大銷售側峰谷電價執行範圍,合理確定並動態調整峰谷時段,擴大高峰、低谷電價價差和浮動幅度,引導用戶錯峰用電。

“用峰谷差別電價引導消費,是錯峰填谷,降低供電整體成本,節約資源,高效用電的有效做法。在峰荷壓力大的地區,進一步增大電價的峰谷差,會更有力地引導用戶合理調整用電時間,使社會資源利用效率提高。”國家發改委能源所原所長、研究員周大地表示,部分地區為了保證為時不長的高峰負荷,還建設了長距離輸送設施,但由於利用率過低,使供電成本大幅提高。“鼓勵用戶錯峰用電,減少了過多投資,提高電力系統應用效率,是整體降低用戶平均用電成本的科學方法。”

光伏廣東站,資源多空間較大、補貼久、集群團結才是力量

光伏廣東站,資源多空間較大、補貼久、集群團結才是力量

光伏廣東站,資源多空間較大、補貼久、集群團結才是力量

實際上,峰谷電價差套利是儲能最基本的盈利方式。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主任委員陳海生說:“拉大峰谷電價差之後,儲能企業可以通過買低谷時的低價電,出售高峰期的高價電來獲得更多的利潤。同時,隨著峰谷電價差的拉大,儲能市場的規模將會越來越大。”

江蘇天合儲能有限公司總經理祁富俊也認為,近年來隨著儲能系統成本不斷下降,已逐漸接近實現盈利的臨界值,此次《意見》的發佈,無不僅肯定了峰谷套利的商業模式,還要求提高峰谷價差,這為國內儲能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絕好的條件。

除了峰谷電價差套利,調峰、調頻以及電力市場其他輔助服務也是儲能產業可行的商業模式。其中,可再生能源併網儲能應用主要集中在風電、光伏裝機規模較大但同時棄風、棄光率也居高不下的“三北”地區,主要的作用是削峰填谷、輔助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電儲能參與輔助服務則是“躲”在火電機組之後。

雙登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正在積極挖掘盈利模式較好的項目,比如率先尋找做峰谷差項目的機會,同時還將積極參與電網輔助服務如需求響應和調頻等。此外,雙登集團在新能源發電側輔助消納方面也進行了大力部署。

企業集群效應明顯:

光伏產業鏈優秀配套廠商超60家

據瞭解,廣東地區的光伏名企雲集,其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光伏產業供應鏈。代表企業諸如古瑞瓦特、三晶等,覆蓋上中下游全產業鏈。靠近光伏廠商來自建電站的最大優勢便是成本的節省,無論是物料採購的性價比對,還是組件運輸成本,都有著明顯的優勢。

以東莞為例,據不完全統計,東莞有光伏生產企業10家左右;而生產配電櫃、變壓器、控制系統等配套廠家60家左右。光伏行業雲集於此就為產業鏈的合作提供了便利,各企業可以形成優勢互補,抱團合作,既共享又共贏。

以下為廣東光伏各產業鏈企業具體名單。

光伏廣東站,資源多空間較大、補貼久、集群團結才是力量

光伏廣東站,資源多空間較大、補貼久、集群團結才是力量

光伏逆變器企業:華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科士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廣州三晶電氣有限公司、深圳市科陸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英威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電池片企業:廣東愛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晶硅組件企業: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索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支架企業:廣東保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光伏背板企業:肇慶東洋鋁業有限公司、廣東聖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光伏玻璃企業:東莞南坡太陽能玻璃有限公司;

綜合前文分析,廣東地區屋頂數多、政府補貼、資金推動、名企雲集、有例在先,每一項都將是分佈式光伏發展的利好消息,若能將以上各種優勢充分加以利用,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群眾捧場”的光伏發展模式,相信光伏行業的內需增長將為廣東省光伏產業帶來新的曙光!

業界普遍瞭解,北京、上海在分佈式光伏領域的補貼力度較大;根據《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發展專項資金扶持辦法》中明確,上海工商業分佈式用戶度電補貼為0.25元/千瓦時、學校用戶0.55元/千瓦時、個人及養老院等用戶為0.40元/千瓦時,期限為5年。

業內人士指出,531新政頒佈以來,一些地方政府對發展分佈式光伏的態度變得模糊不清,在決策方面也是搖擺不定。深圳市能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依舊支持分佈式,這對於用戶、經銷商及企業來說無疑是一顆“定心丸”。

據廣東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設定的目標,到2020年陸上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均達到600萬千瓦左右。

光伏廣東站,資源多空間較大、補貼久、集群團結才是力量

圖:21省2018年2月底實際裝機規模與2020年規劃差值(單位:萬kW)

據統計,截至2018年2月底,安徽、河南、山東、浙江、江西、湖北、江蘇和湖北八省實際裝機規模分別出超出計劃容量390.2、303.8、205.3、198.8、158.1、104.5、12.4和5.2萬千瓦,而廣東省、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省距實現相關目標還有290.9、485.6和557.4萬千瓦的目標。

廣東省能源局新能源產業處樊俊林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到2020年完成6GW的光伏裝機規劃之後,廣東光伏發電將以分佈式為主。

廣東光照資源豐富,工商業電價較高,存在巨大的用電需求,適合發展光伏產業。據悉,廣東湛江、陽江和粵東汕尾地區光照資源較好,廣東全省平均有效利用小數約1000小時。

另外,廣東的工業電價較高,在全國僅次於上海,還有大量屋頂資源,廣東全省各類園區近200個,每年新增建築屋頂面積超過8000萬平方米。而且,廣東降水比較豐沛,可降低電站運維成本。

資深光伏人士表示,經過近年的爆炸性增長,山東、河北、江蘇和浙江等熱門分佈式市場已趨向飽和,光照資源豐富,用電需求大,具有政策連續性的華南市場正成為各大光伏企業急於搶佔的戰略制高點。

華南市場的產能承接力度相對有限,但從信心和業務拓展方面會給陷入困境中的光伏企業提供一個出口,提供一個新的發展思路。中國光伏企業要成長,擺脫當下面臨的窘境靠的還是創新致勝,早日實現平價上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