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日本的第一次戰役,白江口海戰,打的日本千年不敢來犯!

中國唐朝時期是一個鼎盛的時代,萬邦來朝。日本的文化、政治、經濟等也都是從唐朝學去的。但其實日本之前並非是這個態度,而是一個非常張狂的態度,後與唐朝在“白江口海戰”中完敗。自此收斂,數百年不斷派遣使臣到唐朝學習,千年沒敢向中國進犯。

中國與日本的第一次戰役,白江口海戰,打的日本千年不敢來犯!

公元660年3月,百濟國在高句麗國的支持下,大舉入侵新羅國,新羅國接連敗北,新羅武烈王便向唐朝求救,唐高宗便命左武衛蘇定方為統帥,率領13萬大軍東渡討伐百濟。7月,百濟軍大敗,百濟王及百官被俘往長安,百濟王朝滅亡。滅百濟後留下郎將劉仁願率數千兵馬駐守百濟城,劉仁軌為熊津都督。

中國與日本的第一次戰役,白江口海戰,打的日本千年不敢來犯!

公元661年,見唐軍主力皆已回朝,百濟僧人道琛便聯絡百濟遺臣密謀復國,並兩次派遣使者前往倭國乞援。當倭國馳援百濟的消息傳到大唐後,唐高宗當即派遣右威衛孫仁師率軍增援在百濟作戰的劉仁願、劉仁軌。

中國與日本的第一次戰役,白江口海戰,打的日本千年不敢來犯!

公元663年9月28日,支援百濟的倭軍在白江口遭遇劉仁軌軍,倭國水軍400餘艘戰船,而劉仁軌軍只有僅百餘艘,倭軍認為“我等爭先,彼應自退”。於是,未加整頓部署,便“率倭國亂伍中軍之卒,進打大唐堅陣之軍”,雙方展開了激烈海戰。劉仁軌自幼研讀兵書,通曉“火燒赤壁”之事,深知火攻對於水戰的意義。劉仁軌便以“左右夾船繞戰”之法,打亂了日軍陣形,致使日軍“赴水溺死者眾,艫舳不得迴旋”。而後連發火箭,順風投火,一時間“煙焰漲天,海水皆赤”。燒死嗆死外加棄船跳水淹死,一萬多倭奴軍全都沉到白江口水底。

中國與日本的第一次戰役,白江口海戰,打的日本千年不敢來犯!

白江口之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的野心,也使日本深感到大唐的鼎盛強大,深恐大唐進攻日本本土,公元664年,便耗巨資建築了4道防線。並向大唐臣服,派遣使臣入唐學習,開始以中國為師,謀求自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