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抑鬱了,你卻以爲只是不開心


抑鬱症是一種病,壓力、挫敗、或者某一次傷害都可能誘發孩子的抑鬱症,後臺有一位讀者曾留言跟我說:

初一時,有一次數學考試,因為自己的書寫很差,被數學老師揪出來,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撕掉了試卷,並狠狠的丟在了自己身上,數學老師大罵自己的寫的跟狗屎一樣。

從那以後,他的自尊心受了毀滅性的打擊,變得沉默寡言,越來越自卑,初三時發展成了抑鬱症,好幾次想輕生,胳膊上全是自殘留下的傷疤,但父母看到他的傷痕,反而覺得是他在學校跟同學打架留下的,嚴厲的責罵了他。

許多家長覺得,學生有什麼可抑鬱的,好好把學上好就夠了,哪有那麼多事可操心,在孩子表現出一些反常行為後,通常也只會覺得孩子可能只是心情不太好,或者生病了,對孩子得抑鬱症的事實,視而不見。

但實際上,步入青春期的中學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過渡期,人際壓力和學習壓力增大,孩子心理容易產生波動,尤其是初三和高三階段,升學壓力劇增,孩子敏感脆弱的內心極易出問題,抑鬱症在此時趁虛而入,很可能成為孩子學習和生活的第一殺手。

有不少抑鬱症的孩子,父母是到他跳樓的那一天,才知道原來我們的孩子已經抑鬱了那麼久。

原來我的孩子一直在對我發出求助的信號,可是我一直試圖在用一種理論的方法去對待他,而不是真正地用情感的部分去回應。

父母們,請在悲劇發生前就用心聆聽孩子,否則當釀成悲劇時,可就追悔莫及。

孩子抑鬱了,你卻以為只是不開心

3

如何判斷孩子的抑鬱症傾向

家長需注意,孩子如果有以下6個行為表現,很可能是抑鬱症:

1、反抗父母。

處處跟父母對著幹,無端對父母發火,辱罵父母,一點小事不順心就容易發火,較嚴重的表現為夜不歸宿,打砸物品,厭食甚至逃學。

2、自我封閉。

放學和週末把自己關在屋子裡不出門,不和同學交往,生活中沒有朋友,有時候飯也不吃,父母敲門嫌父母煩,回家幾乎不跟父母交流,父母問話幾乎不回應,有時候昏睡一整天。

3、長期的消極情緒。

經常表現出負面情緒和自卑情緒,表達對生活的失望,厭惡自我。比如,說自己一無是處,對中考和高中表現出極大地自卑心理,不時向父母抱怨自身的缺陷,埋怨父母,說一些消極厭世的話。

4、成績突然下降。

孩子原本成績優異,卻最近一段時間突然大幅度下滑,對學習也提不起興趣,原因並不是學習本身出了問題,而是孩子心理有了較大問題,家長需重視。

5、身體暗示。

孩子身體上出現不適,頭暈、胸悶、噁心、四肢乏力,體重下降、嗜睡或者失眠,這些症狀如果去醫院檢查不出什麼疾病,就不是身體疾病,而是心理疾病導致,最有可能的就是抑鬱症。

家長要重視,出現這種情況,不少父母認為是孩子體質差,該好好鍛鍊一下,這大錯特錯!

6、自殘傾向。

為了一點小事大發雷霆,摔東西,自殘,這就不是孩子性格脾氣的問題了,家長要注意,孩子一旦出現自殘行為,首先做的不是要責備孩子,要耐下心來,問清楚原因。

家長要明白,孩子要是出現了嚴重的自殘傾向,心理上一定出了問題,很多抑鬱症患者最開始就是出現自殘行為,最後走上了自殺的不歸路。

孩子抑鬱了,你卻以為只是不開心

4

如何預防孩子得抑鬱症

1.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教育有度,不過分溺愛孩子,也不忽視孩子。

過於關注孩子的成績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根本不愛自己,注意傾聽孩子內心的訴求,平時跟孩子平等交流,當知心朋友。

這樣孩子在學校裡面受到挫折才會跟家長訴說,尋求心理安慰。否則心理問題化解不了,可能會變得抑鬱,甚至影響正常的學習與生活。

2.提高家庭和親密性、情感表達、知識性、娛樂性、組織性及減少家庭的矛盾性可以降低抑鬱傾向的發生。

當孩子的情緒、行為發生明顯變化時,要主動關心。如果孩子不願意說,要主動去跟班主任、科任老師及同學們瞭解。

如果發現孩子最近一段時間情緒持續低落,學習成績大幅下降,要主動和孩子溝通,即使孩子有牴觸情緒,也要耐下心來,打開孩子心中的結。

3.如果已經出現抑鬱症狀,甚至孩子已經開始求助,家長要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給孩子足夠的幫助,多鼓勵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抑鬱症患者大都出現厭食少食現象,注意孩子孩子飲食上的營養,最重要的是,要儘早帶孩子去專業機構,予以積極治療。

孩子抑鬱了,你卻以為只是不開心

抑鬱症不會因為孩子小而手下留情,家長在關注孩子學習的同時,關注孩子生理和心理的變化,不要再把他們當小孩子看待,要適當改變小學時的一些教育方法,多關注孩子敏感的內心,對孩子的一些反常變化,多加以關注,避免不必要的悲劇發生。

萬一孩子真得了抑鬱症,不管輕重與否,家庭教育一定要及時跟上,作為父母,絕不能以任何藉口,缺席這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鬥爭。

孩子抑鬱了,你卻以為只是不開心

孩子抑鬱了,你卻以為只是不開心

專業《抑鬱症測評》

抑鬱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使用簡便,並能相當直觀地反映抑鬱患者的主觀感受。請根據你過去一週的實際情況作答。

點 擊 了 解 更 多 進 入 測 評

*本測評是臨床上評定抑鬱狀態時應用得最為普遍的量表,多方面評估抑鬱症狀表現及程度。並針對症狀程度提供指導建議,幫助你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走出抑鬱症的困擾。

更多心理問題可添加微信號:weiben1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