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解剖學: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nervous system是機體內起主導作用的系統。內、外環境的各種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後,通過周圍神經傳遞到腦和脊髓的各級中樞進行整合,再經周圍神經控制和調節機體各系統器官的活動,以維持機體與內、外界環境的相對平衡。

一、神經系的基本結構

神經系統是由神經細胞(神經元)和神經膠質所組成。

1.神經元

神經元neuron是一種高度特化的細胞,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它具有感受刺激和傳導興奮的功能。神經元由胞體和突起兩部分構成。胞體的中央有細胞核,核的周圍為細胞質,胞質內除有一般細胞所具有的細胞器如線粒體、內質網等外,還含有特有的神經原纖維及尼氏體。神經元的突起根據形狀和機能又分為樹突dendrite和軸突axon。樹突較短但分支較多,它接受衝動,並將衝動傳至細胞體,各類神經元樹突的數目多少不等,形態各異。每個神經元只發出一條軸突,長短不一,胞體發生出的衝動則沿軸突傳出。

根據突起的數目,可將神經元從形態上分為假單極神經元、雙極神經元和多極神經元三大類。

根據神經元的功能,可分為感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和聯絡神經元。感覺神經元又稱傳入神經元,一般位於外周的感覺神經節內,為假單極或雙極神經元,感覺神經元的周圍突接受內外界環境的各種刺激,經胞體和中樞突將衝動傳至中樞;運動神經元又名傳出神經元,一般位於腦、脊髓的運動核內或周圍的植物神經節內,為多極神經元,它將衝動從中樞傳至肌肉或腺體等效應器;聯絡神經元又稱中間神經元,是位於感覺和運動神經元之間的神經元,起聯絡、整合等作用,為多極神經元。

2.神經膠質

神經膠質neuroglia數目較神經元,突起無樹突、軸突之分,胞體較小,胞漿中無神經原纖維和尼氏體,不具有傳導衝動的功能。神經膠質對神經元起著支持、絕緣、營養和保護等作用,並參與構成血腦屏障。

3.突觸

神經元間聯繫方式是互相接觸,而不是細胞質的互相溝通。該接觸部位的結構特化稱為突觸synapse,通常是一個神經元的軸突與另一個神經元的樹突或胞體借突觸發生機能上的聯繫,神經衝動由一個神經元通過突觸傳遞到另一個神經元。

4.

為便於後一段的學習,在此簡介有關的術語。

神經節ganglion是神經元胞體在周圍的集中部位,外面為結締組織所包繞,並與一定的神經相聯繫。根據節內神經元的功能又可分為感覺性神經節和植物性神經節。感覺性神經節為感覺神經元胞體的聚集地,例如脊神經後根節、三叉神經半月節等。植物性神經節由交感或副交感神經的節後神經元胞體集中所形成。

神經nerve為許多神經纖維在周圍被結締組織包繞在一起所形成。

二、神經系的基本活動方式

神經系統在調節機體的活動中,對內、外環境的刺激所作出的適當反應,叫做反射reflex。反射是神經系統的基本活動方式。

反射活動的形態學基礎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元(感覺神經元)→中樞→傳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效應器(肌肉、腺體)五個部分。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況下,反射才能完成。

人體解剖學:神經系統

反射弧模式圖

三、神經系的區分

神經系統在形態上和機能上都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體,為了學習方便,可按其所在部位和功能,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

人體解剖學: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全貌(背面觀)

1.中樞神經系統

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system包括位於顱腔內的腦和位於椎管內的脊髓。

(一)腦brain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頭端膨大部分,位於顱腔內。人腦可分為端腦、間腦、中腦、腦橋、小腦和延髓六個部分。通常把中腦、腦橋和延髓合稱為腦幹,延髓向下經枕骨大孔連接脊髓。腦的內腔稱為腔室,內含腦脊髓液。端腦包括左、右大腦半球。每個半球表層為灰質所覆叫大腦皮質。人類的大腦皮質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高度發展,它不僅是人類各種機能活動的高級中樞,也是人類思維和意識活動的物質基礎。

(二)脊髓spinal cord呈前後扁的圓柱體,位於椎管內,上端在平齊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續,下端終於第1腰椎下緣水平。脊髓前、後面的兩側發出許多條細的神經纖維束,叫做根絲。一定範圍的根絲向外方集中成束,形成脊神經的前根和後根。前、後根在椎間孔處合併形成脊神經。脊髓以每對脊神經根根絲的出入範圍為準,劃分為31個節段,即頸髓8節(C1-8),胞髓12節(T1-12),腰髓5節(L1-5),尾髓1節(Co1)。

2.周圍神經系統

周圍神經系統peripheral nervoussystem聯絡於中樞神經和其它各系統器官之間,包括與腦相連的腦神經cranialnerves和與脊髓相連的脊神經spinal nerves。

按其所支配的周圍器官的性質可分為分佈於體表和骨骼肌的軀體神經系和分佈於內臟、心血管和腺體的內臟神經系。

周圍神經的主要成分是神經纖維。將來自外界或體內的各種刺激轉變為神經信號向中樞內傳遞的纖維稱為傳入神經纖維,由這類纖維所構成的神經叫傳入神經或感覺神經sensorynerve;向周圍的靶組織傳遞中樞衝動的神經纖維稱為傳出神經纖維,由這類神經纖維所構成的神經稱為傳出神經或運動神經motornerve。

分佈於皮膚、骨骼肌、肌腱和關節等處,將這些部位所感受的外部或內部刺激傳入中樞的纖維稱為軀體感覺纖維;分佈於內臟、心血管及腺體等處並將來自這些結構的感覺衝動傳至中樞的纖維稱為內臟感覺纖維。分佈於骨骼肌並支配其運動的纖維叫軀體運動纖維;而支配平滑肌、心肌運動以及調控腺體分泌的神經纖維叫做內臟運動纖維,由它們所組成的神經叫植物性神經

人體解剖學:神經系統

神經纖維的機能成份

四、脊神經

脊神經共31對,計有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

1.脊神經的組成及分支

脊神經(圖2-54)由與脊髓相連的前根anteriorroot和後根posterior root在椎間孔合併而成。前根屬運動性,由位於脊髓灰質前角和側角(側角位一C8—L3節段)及骶髓副交感核(S2-4)的運動神經元軸突組成。後根屬感覺性,由脊神經節內假單極神經元的中樞突組成。脊神經節是後根在椎間孔處的膨大部,為感覺性神經節,主要由假單極神經元胞體組成。

人體解剖學:神經系統

脊神經的典型經過

脊神經出椎間孔後立即分為前支和後支,此外,脊神經還分出一支很細小的脊膜返支,經椎間孔返入椎管,分佈於脊髓膜。脊神經後支一般都較細小,按節段地分佈於項、背、腰、骶部深層肌肉及皮膚。脊神經前支粗大,分佈於軀幹前外側部和四肢的皮膚及肌肉。在人類除胸神經前支保持著明顯的節段性外,其餘脊神經的前支則交織成叢,然後再分支分佈。脊神經前支形成的叢計有頸叢、臂叢、腰叢和骶叢。

2.頸叢

頸叢cervical plexus(圖2-55)由第1-4頸神經前支組成。它發出皮支和肌支。皮支分佈到頸前部皮膚;肌支分佈於頸部部分肌肉(頸部深肌)、舌骨下肌群和肩胛提肌;其中最主要的是膈神經phrenicnerve,為混合性神經,它由第3-5頸神經前支發出,下列穿經胸腔至膈肌,主要支配膈肌的運動以及心包、部分胸膜和腹膜的感覺。

人體解剖學:神經系統

人體解剖學:神經系統

3.臂叢

臂叢brachial plexus(圖2-55)由第5-8頸神經前支和第1胸神經前支的大部分組成。先位於頸根部,後伴鎖骨下動脈經斜角肌間隙和鎖骨後方進入腋窩。其間幾經相互編織,可分為根、幹、股、束四段,併發出許多分支,在腋窩臂叢形成三個束,即外側束、內側束和後束,包繞腋動脈。

臂叢的分支很多,其主要分支如下:

(一)肌皮神經

肌皮神經musculocutaneousnerve自外側束髮出,支配著臂前群肌和前臂外側的皮膚。

(二)正中神經

正中神經median nerve由內側束和外側束各發出一根合成,支配前臂前群肌的大部分,手魚際肌及手掌面橈側三個半指的皮膚。

(三)尺神經

尺神經ulnar nerve由內側束髮出、支配前臂前群肌的靠尺側的小部分肌肉、手小魚際肌和手肌中間群的大部分以及手掌面尺側一個半指和手背面尺側二個半指的皮膚。

(四)橈神經

橈神經radial nerve發自後束,支配臂及前臂後群肌、臂及前臂背側面皮膚和手背面橈側二個半指的皮膚。

(五)腋神經

腋神經axillary nerve由後束髮出,支配三角肌、小圓肌及三角肌區和臂外側面的皮膚。

4.胸神經前支

胸神經前支共12對,其中第1-11對胸神經前支位於相應的肋間隙中,稱肋間神經intercostalnerve;第12對胸神經前支位於第12肋下緣,叫肋下神經subcostal nerve。下6對胸神經前支除支配相應的肋間肌及皮膚外,還支配腹前、外側壁的肌肉和皮膚。

5.腰叢

腰叢lumbar plexus(圖2-56)由第12胸神經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經前支和第4腰神經前支的一部分組成。位於腰椎兩側,腰大肌的深面,其主要分支有:

(一)股神經

股神經femoral nerve經腹股溝韌帶深面下行至股部、支配股前群肌和肌前部、小腿內側部和足內側緣的皮膚。

(二)閉孔神經

閉孔神經obturator nerve經小骨盆穿閉膜管至股內側部,支配股內收肌群及股內側面的皮膚。

6.骶叢

骶叢sacral plexus(圖2-56)由第4腰神經前支的一部分與第5腰神經前支合成的腰骶幹以及骶、尾神經的前支編織而成,位於骶骨和梨狀肌前面,分支分佈於會陰部、臀部、股後部、小腿和足的肌肉與皮膚。其主要分佈有

坐骨神經

坐骨神經sciatic nerve自梨狀肌下孔出骨盆腔後,經臀大肌深面至股後部,在膕窩上方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沿途發出肌支支配股後群肌。脛神經tibialnerve 為坐骨神經的延續,在膕窩下行至小腿後部,分支支配小腿後群肌、足底肌以及小腿後面、足底和足背外側的皮膚。腓總神經commonperoneal nerve沿窩外側壁繞過腓骨頸下行至小腿前區,支配小腿前群肌、外側群肌以及小腿外側面、足背和趾背的皮膚。

五、腦神經

腦神經與腦相連,自顱腔穿過顱底的孔、裂、管出顱,共12對(圖2-57)。其名稱為:Ⅰ嗅神經、Ⅱ視神經、Ⅲ動眼神經、Ⅳ滑車神經、Ⅴ三叉神經、Ⅵ展神經、Ⅶ面神經、Ⅷ前庭蝸神經、Ⅸ舌咽神經、Ⅹ迷走神經、Ⅺ副神經及Ⅻ舌下神經。其中Ⅰ、Ⅱ、Ⅷ為感覺性神經,Ⅲ、Ⅳ、Ⅵ、Ⅺ、Ⅻ主要為運動性神經,Ⅴ、Ⅶ、Ⅸ、Ⅹ為混合性神經。

人體解剖學:神經系統

腦神經的分佈

1.嗅神經

嗅神經olfactory nerve始於鼻腔嗅粘膜,形成嗅絲,穿過篩孔至嗅球,傳遞嗅覺衝動。

2.視神經

視神經optic nerve始於眼球的視網膜,構成視神經,穿過視神經管入腦,傳導視覺衝動。

3.動眼神經

動眼神經oculomotor nerve發自中腦,經眶上裂出顱入眶,支配眼外肌。

4.滑車神經

滑車神經trochlear nerve發自中腦、經眶上裂出顱入眶,支配眼外肌。

5.三叉神經

三叉神經trigeminal nerve與腦橋相連,大部分為軀體感覺性纖維,其胞體位於三叉神經半月節內,它的中樞突進入腦橋,周圍支分為三大支即:眼神經、上頜神經和下頜神經,司頭面部皮膚、眶、鼻腔和口腔以及牙髓的一般感覺。三叉神經中小部分纖維為發自腦橋的運動纖維,加入下頜神經,主要支配咀嚼肌。

6.外展神經

外展神經abducent nerve發自腦橋,經眶上裂出顱,支配眼外肌。

7.面神經

面神經facial nerve與腦橋相連,經內耳門入顳骨內的面神經管,出莖乳孔,支配面部表情肌。

8.前庭蝸神經

前庭蝸神經vestibulocochlearnerve起自內耳,經內耳門入顱,由腦橋入腦,傳遞平衡覺和聽覺。

9.舌咽神經

舌咽神經glossopharyngeal nerve為混合性神經,經頸靜脈孔出顱,分佈於舌和咽。

10.迷走神經

迷走神經vagus nerve(圖2-58)為混合性神經,與延髓相連,經頸靜脈孔出顱,在頸部與頸總動脈和頸內靜脈伴行入胸腔,經肺根後面,在食管周圍形成神經叢,隨食管穿膈的食管裂孔入腹腔,左側的組成胃前神經和肝支;右側的組成胃後神經和腹腔支。迷走神經沿途發出分支支配各器官。其中主要的有:喉上神經、喉返神經等。

人體解剖學:神經系統

迷走神經的分佈

迷走神經主要含有三種纖維①軀體運動性纖維,支配嚥肌、喉肌和大部分顎肌。②副交感性纖維,是迷走神經的主要成分,這些植物性神經的節前纖維經分支至心臟、支氣管、食管、胃、肝、胰、脾、小腸及部分大腸的器官旁或器官壁內的神經節,與節內的節後神經元形成突觸,節後神經元的軸突支配心肌、胸腹腔臟器的平滑肌及腺體。③感覺性纖維,主要是傳導內臟感覺的纖維,其感覺神經元胞體位於結狀神經節,屬似單極神經元,還有分佈於耳廓後部、外耳道皮膚的軀體感覺纖維,其神經元胞體位於頸靜脈節,也是假單極神經元。

11.副神經

副神經accessory nerve由延髓發出,經頸靜脈孔出顱,支配胸鎖乳突肌和斜方肌。

12.舌下神經

舌下神經hypoglossal nerve由延髓發生,經舌下神經管出顱,支配舌肌。

六、內臟神經系

內臟神經系也含有感覺性(傳入)纖維和運動性(傳出)纖維。主要分佈於心血管及胸腹盆腔各系統的臟器。

1.內臟感覺性(傳入)神經

內臟器官內有很多感受器,包括痛覺感受器、壓力感受器和化學感受器等等。內臟感覺神經元胞體為假單極神經元,位於脊神經節和某些腦神經節(如迷走神經的結狀節)內,其中樞突經脊神經後根或腦神經進入脊隨或腦幹;其周圍突隨內臟運動性神經纖維(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分佈於所支配的器官。

與軀體感受敏銳、定位、定性準確等特性相比,內臟感覺則有閾值較高、定位不明確,定性不清楚的特點。體內同一結構的不同部位可分別由軀體感覺性神經和內臟感覺性神經分佈,例如,胸膜和腹膜的壁層為軀體感覺性神經支配,對痛刺激非常敏感、定位準確;而胸、腹膜髒層則由內臟感覺性神經支配,受到刺激時產生持續時間較長、定位不夠準確的鈍痛。

2.內臟運動性(傳出)神經

內臟運動神經即植物性神經,也叫自律或自主神經。它與軀體運動性神經的區別在於:①軀體運動性神經分佈於全身骨骼肌,管理“隨意”運動;內臟運動性神經分佈於心肌、平滑肌及腺體等,管理“不隨意”運動。②軀體運動性神經自腦神經運動核或脊髓前角的運動神經元發出後,隨腦神經或脊神經直達骨骼肌;內臟運動性神經自腦幹或脊髓內的內臟運動神經元發出後,不直接到達它所支配的效應器官,而在中途先終止於某一植物性神經節,與節內神經元形成突觸,再由這些神經元發出纖維至效應器。故內臟運動性神經有節前神經元(位於腦幹和脊髓,發出節前纖維)和節後神經元(位於周圍植物性神經節,發出節後纖維)之分。

內臟運動性神經可依其形態和機能不同,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一般臟器均由交感和副交感兩種神經支配,它們在機能上互相拮抗和制約。個別器官和結構,僅由一種神經支配,如大部分血管的平滑肌、立毛肌和汗腺,只有交感神經纖維分佈。

(一)交感神經

交感神經sympathetic nerve的低級中樞位於頸8或胸1至腰3節段的脊髓灰質側角,節前神經元胞體組成中間帶外側核。這些神經元的軸突(節前纖維)隨脊髓前根和脊神經走行,穿過椎間孔後,則離開脊神經至交感神經節

人體解剖學:神經系統

交感神經的典型經過

⑴交感神經節

交感神經節是交感神經節後神經元胞體的所在部位。根據其位置可分為椎旁節和椎前節。椎旁節縱行排列於脊柱兩側,上至顱底,下至尾骨前方,每側有22-25個節,節與節之間由神經纖維(節間支)相連,形成兩條縱行的串珠狀的神經節鏈,叫交感幹。交感幹在頸段有三個節,即頸上節、頸中節和頸下節,頸下節常與胸1交感節合併成星狀神經節;交感幹在胸段有11-12個節;腰段常有4個節;骶段有4-5個節,在尾骨前方左、右交感幹相遇形成一個共同的尾交感節或稱奇節。椎前節位於脊柱前方,形狀不規則,多位於動脈的起始部。主要有腹腔節,位於腹腔動脈根的兩則;主動脈腎節,位於腎動脈根部;腸繫膜上節和腸繫膜下節,均位於同名動脈的起始部。

⑵交通支

交感幹上的神經節借交通支與相應的脊神經相連。交通支可分白交通支和灰交通支。

白交通支,交感神經節前纖維隨脊神經出椎間孔後,離開脊神經組成白交通支至椎旁節,因節前纖維有髓鞘反光發亮,故呈白色。由於交感神經節前纖維從C8--3節段的脊髓灰質側角發出,所以白交通支也只存在於這些節段的脊神經與交感幹之間。

灰交通支是由椎旁節發出的節後纖維返回脊神經所構成的,節後纖維是無髓纖維,色澤灰暗,故名灰交通支。所有椎旁節與31對脊神經之間均有灰交通支聯繫(圖2-59)。

⑶交感神經的節前纖維和節後纖維

節前纖維發自脊髓C8-L3節段的中間帶外側核,經前根、脊神經和白交通支進入交感幹後,有三種去向:①終止於相應的椎旁節;②在交感幹內先上升或下降一段距離,然後終止於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節;③穿過椎旁節,離開交感幹,組成內臟大、小神經至椎前節換神經元

人體解剖學:神經系統

植物神經的分佈

節後纖維自交感神經節內的節後神經元發出後也有三種去向:①經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經,隨脊神經分佈到軀幹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豎毛肌;②纏絡於動脈外膜形成神經叢,並隨動脈分佈到所支配的器官;③形成神經,直接到所支配的器官,如心神經。

(二)副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parasympatheticnerve的低級中樞位於腦幹的副交感神經核和脊髓骶2-4節段的中間帶外側核,由此發出的節前纖維,隨有關的腦神經(Ⅲ、Ⅶ、Ⅸ、Ⅹ)和骶神經走行,至器官旁或器官內的副交感神經節(終節)與節後神經元形成突觸聯繫,由節後神經元發出的節後纖維分佈於心肌、平滑肌和腺體。

由於副交感神經節居於器官內或靠近所支配之器官,所以副交感神經的節前纖維長而節後纖維短(圖2-60)。

副交感神經根據其低級中樞的位置可分為顱部和骶部。

顱部副交感神經的節前纖維分別隨動眼神經、面神經、舌咽神經和迷走神經走行。伴隨動眼神經者,在睫狀節換神經元,節後纖維支配眼球瞳孔括約肌和睫狀肌。參加面神經者,在蝶顎節、下頜下節換神經元,節後纖維支配淚腺、下頜下腺和舌下腺等。隨舌咽神經走行者,在耳節內換神經元,節後纖維支配腮腺。參加迷走神經的副交感節前纖維,至胸、腹腔臟器,在終節換神經元后,節後纖維支配胸腔器官和除降結腸和乙狀結腸以外的所有腹腔臟器。

骶部副交感神經的節前纖維,隨骶2-4神經出骶前孔,構成盆內臟神經,加入盆叢,從盆叢分支到降結腸、乙狀結腸及盆腔臟器,在終節換神經元后,支配上述器官。

3.內臟神經叢

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和內臟感覺性神經在分佈中,常常互相交織在一起,共同形成內臟神經叢。各叢的名稱按其所圍繞的動脈或所分佈的臟器而得名。例如,位於心底部的心叢、肺根周圍的肺叢、腹腔動脈和腸繫膜上動脈根部周圍的腹腔叢以及直腸兩側的盆叢等等。

七、感覺器官簡介

機體通過感受器接受內、外界環境各種刺激,並把刺激能量轉變為神經衝動,經感覺神經傳到中樞神經,建立機體與內、外環境間的聯繫。感受器根據所在部位和所接受刺激的來源,可分為三類:①內臟感受器,分佈於內臟和血管等處,接受來自內臟、血管等內環境的刺激(如壓力、化學、溫度、滲透壓等)。②本體感受器,分佈於肌肉、肌腱、關節等處,接受運動的刺激。③外部感受器,分佈於體表或與外界接觸的部位,接受外環境的刺激(如溫、痛、觸、壓、光、聲、嗅、味等)。

感受器receptor的結構簡繁不一,簡單者如分佈於皮膚、粘膜等處的的遊離神經末梢,感受痛刺激。較複雜者由感受神經末梢及一些細胞或組織共同形成感受小體,如真皮內接受觸覺的觸覺小體,皮下組織內接受壓覺的環層小體等。此外,最複雜的是除末梢感受器外,還具有許多輔助裝置,共同形成特殊的感受器官。重要的感覺器官有:

視器位於眶內,由眼球及其輔助裝置組成。眼球主要感受光波的刺激,經視神經傳入腦。

位聽器包括聽器和位覺器兩部分。這兩部分機能上雖然不同,而結構上難以分割開。位聽器由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組成。外耳和中耳是波傳導的裝置,內耳前部的蝸管接受聲波刺激;中、後部為接受位覺刺激的橢圓囊、球囊和半規管。位聽器經前庭蝸神經將衝動傳導至腦。

嗅器位於鼻腔後上部粘膜內,感受空氣中氣味的刺激,經嗅神經傳至腦。

味器即味蕾,人類的味器主要分佈於舌粘膜上的菌狀乳頭和輪廓乳頭內,少數分佈於軟顎、咽和會厭處的粘膜,經面神經、舌咽神經等傳至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