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木雕|黃志勤:擇一藝鍾情

東陽木雕|黃志勤:擇一藝鍾情

黃志勤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馮文土的徒弟。用“名師出高徒”這幾個字來形容黃志勤,再貼切不過。經過20多年苦心磨礪,大膽創新,他已成長為一名技藝全面、精湛的木雕藝人,是當今東陽木雕行業中的全能手。今年他再接再厲,入選了第二批“八婺工匠”。

誤打誤撞入對行

“入這一行,真的是看緣分。”自小喜愛畫畫的黃志勤在1989年初中畢業後考入建德白沙職業技術學校,學習工藝美術專業。他讀高二時,學校安排他去建德木雕廠實習,從此將他的命運和木雕“系”在了一起。

有美學功底,黃志勤很快就對木雕設計上手了。在木雕廠實習期間,黃志勤把基礎雕刻技藝練紮實了,再加上得天獨厚的藝術感,很快他就成為同期學生中的佼佼者。

高中畢業後,黃志勤一直從事工藝美術行業,曾先後輾轉廣東、上海、杭州等地,最終選擇來到東陽。“東陽木雕具有強大的包容性。”黃志勤說,在這裡可以接觸到各種木雕技藝。不同的思想交流碰撞出各種火花,每次獲得新知才能獲得進步。

在東陽,黃志勤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馮文土,在自己的木雕水準更上一層樓的同時,為推動東陽木雕的傳統工藝發展出力。他為宣傳推廣東陽木雕不遺餘力,至今培養20多名優秀的徒弟。

隨心而作,樂在其中

“幹一行愛一行,這話說的真沒錯。”黃志勤說,進入木雕行業後,他將原本喜愛的美術用在木雕設計上,找到了工作的無窮樂趣。

“技法是‘死’的,美是活的。”2010年,黃志勤進入中國美術學院學習繪畫知識,進修國畫,系統學習構圖設計、層次表達。從繁複精美的“滿地雕”模式,趨向大面積留白,刪繁就簡,營造出更深遠的意境,黃志勤對美的感知力、認知力、解剖力在不斷地提升中。

黃志勤對每件作品都傾注了心血。“把一個靈光乍現的構思,變成一件打動人心的作品,過程雖漫長,但這是對生活中積累的藝術感悟的釋放。”黃志勤說。

以雕刻為樂,用創作添彩。黃志勤創作的木雕作品格調高雅、氣勢宏大、主題突出、細膩生動,曾多次在國內大賽中獲獎。他的多件木雕精品還被選為饋贈禮品、藏品,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評。

“人這一生註定要做某件事情,讀書不苦,學藝不苦,無非過程的長與短。”黃志勤說,苦是什麼,苦的是你樂不在其中。

(金報東陽 記者 周垚 見習記者 黃嬌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