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可能很少有「餓死」的人,更多是「吃死」的人

最近想一個問題,以後可能很少有“餓死”的人,更多是“吃死”的人。

我國用掉了全世界一半的農藥。

以後可能很少有“餓死”的人,更多是“吃死”的人


單位面積上,我國農藥使用量大概是歐美國家的5-10倍

農藥也是花錢買的,幹嘛這麼浪費?

中國農民往往不按照說明使用,當發現一種農藥有效,重複、大量使用,抗藥性增加,直到這種農藥不再有效,就換下一種農藥。

因此,常見蔬菜害蟲大概有20幾種,但是卻有1000多種農藥。

以北京為例,公開數據顯示,北京郊區菜地平均用藥量達135公斤/公頃以上。專家稱:“大棚菜基本就是在農藥中泡大的”這還不包括違規使用國家禁用的農藥,因為這方面根本無數據可查。

就一棵菜的農藥殘留而言,往往綠葉類>甘藍類>茄瓜類>瓜果類。

以後可能很少有“餓死”的人,更多是“吃死”的人

以下蔬菜是高危蔬菜。

1、豆芽菜。可能使用“6-苄基腺嘌呤”,抑制豆芽鬚根產生;或使用獸藥抗生素防止根部腐爛;或使用漂白粉和亞硝酸鹽浸泡,使之看上去漂亮。甭管綠豆芽還是黃豆芽,均是高危蔬菜。

2、韭菜。韭菜中的韭蛆寄生在其根部,表面噴灑殺蟲劑難起作用,因此種植者往往選擇高毒殺蟲劑採取灌根的方法進行殺滅,從而使農藥彌散到整個株體。

3、洋蔥。洋蔥根部也易長蛆,種植者經常採用灌根方法進行殺滅。

4、捲心菜。捲心菜容易生蟲,其中有一種蟲子俗稱“鑽心蟲”,寄生在捲心菜最內層的菜心裡,表面噴藥無法殺除,要採用高毒農藥反覆灌心。這些農藥又由於捲心菜的特殊結構,被葉片包裹,難以在風吹日曬下自然消解,殘留非常嚴重。

以後可能很少有“餓死”的人,更多是“吃死”的人

5、豇豆。豇豆的蟲多數在豆莢裡面,需要用到農藥滅蠅胺。滅蠅胺想要殺蟲,必須經過蔬菜吸收,然後才作用於害蟲,所以農藥殘留週期較長,需停用一段時間後食用。而種植戶為了“賣相”好,沒有按規定的採摘期進行採摘,從而導致超標。

6、油菜。油菜中的菜青蟲抗藥性較強,普通殺蟲劑難以殺死,種植者為了儘快殺蟲,往往選擇高毒農藥。油菜生長快,並且從出芽到每個階段都可以上市,沒有足夠時間進行分解,農藥殘留往往也較嚴重。

7、黃瓜和西紅柿。這兩種蔬菜由於生長環境溼度大,易生病,一般用藥量都比較大,尤其殺菌劑用得多。

8、苦瓜、菜花、青椒、柿子椒。苦瓜和菜花由於凹凸的表面容易積存農藥。青椒和柿子椒是由於凹陷的蒂部容易積存農藥。

較為安全的蔬菜:

1、根莖類蔬菜,如蘿蔔、胡蘿蔔、土豆、芋頭、冬筍、蒜頭、大頭菜等,生長在地下,病蟲害較輕。

2、具有特殊氣息的蔬菜,如苦苣菜、香菜、蒿子稈、茼蒿、油麥菜、菠菜、茴香等,病蟲害少,農藥噴施少。

3、北瓜、南瓜、冬瓜、絲瓜等較少用藥。

4、水生蔬菜如蓮藕、荸薺、慈姑、菱角等用藥不便,也較少用藥。

5、寒冷天氣生長的蔬菜。北方晚秋、冬季和早春露天生長的白茶、蘿蔔,由於氣溫低,病蟲害少,故不需多噴灑農藥。

像廣東這樣全年氣溫高的地區,病蟲害嚴重,用藥量大。清洗蔬菜時,經常能發現藍色、白色的粉末,那是沒有溶解的農藥顆粒。

一堆專家說:清水泡30分鐘菜,就可以泡掉大部分農藥。

另一堆專家說:農藥大部分是脂溶性的,沸水無法溶解茶葉上的農藥,所以可以放心喝茶,即使茶葉上有農藥殘留。

這不是自相矛盾嗎?茶葉上的農藥沸水都泡不出來,菜葉上的農藥清水就可以泡出來?

洗菜要用弱鹼性水,最好就是水中加小蘇打粉。淘米水洗菜也沒用,因為淘米水是弱酸性,並不是弱鹼性。

中國現在大部分耕地被化肥農藥板結了土地,不用化肥農藥,或者化肥農藥用的不多,已經種不出糧食。要種出合格的糧食,需要休耕五六年。

所以,如果價格能承受得起,還是吃有機菜,喝有機茶吧。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見識茶會”,通俗易懂的茶葉知識,便宜乾淨的原產地茶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