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中國企業為什麼都去美國上市?
最近,一些美股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都感受到黑雲壓城城欲摧的凝重氛圍:劉強東美國之行引起的風波到現在還樹欲靜而風不止,阿里雲宣佈暫停美國擴張,百度被知名作家怒懟是一家騙子公司,等等。
其一,上市標準不一樣。
看過《華爾街之狼》的同學都知道,美國是世界上最成熟的資本市場,對企業上市實施的是寬進嚴出的標準,蘋果等公司當初都是在實力不算太強時上的納市,然後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成全宇宙市值最高的公司。
而中國特別是A股的上市標準相對較高,其中 A股中小板的上市條件對盈利有很高的要求:最近3個會計年度淨利潤均為正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最近3個會計年度經營性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累計超過人民幣5000萬元,或最近3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累計超過人民幣3億元。
就這樣一條規定就足以把京東、拼多多這樣多年虧損的公司攔在A股門外。
其二,上市機制和效率不一樣。
而A股實行的是IPO輔導制,有時光是排隊就可能要好幾年。在此期間,一旦發生不利於企業上市的事情,之前的種種努力有可能付諸東流。
其三,融資、股權方面的考慮。
對於一些企業而言,把公司的座標放在國際視野是其長期目標,比如說阿里,一開始確定的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彙集各路資本的美國資本市場顯然是最好的選擇。
同時,在A股經常發生創始人被踢出局的案例,而美股是典型的AB股,比如劉強東在京東的股權只有15%,但是投票權近80%,有助於創始人控制公司。
在人家地盤就得被人家設套?
與此同時,在美國上市也有不確定因素,其中最大的風險就是被國外做空機構做空。
美國畢竟是資本主義社會,一些機構對資本的追逐就像鯊魚嗜血。其中,一些知名做空機構比如說渾水、香櫞等簡直無所不用其極。
有人分析稱,最近京東股價暴跌,就是一種最典型的做空玩法。
更早之前,陌陌受做空機構Spruce Point的負面言論影響,盤中股價大跌超9%。
事實上,長期以來,中概股一直活在國外做空機構的陰影裡。
2010年,渾水發佈做空東方紙業的報告,該公司最後累計跌去近一半的市值。
2011年,香櫞做空360,後者股價一天之內跌掉10%;
2012年,渾水發佈質疑新東方的報告,新東方市值短時間內折損35%。
面對做空機構的挑釁和攻擊,中概股唯一能做的是加強自身建設,同時著眼於未來,不要在意眼前的一城一池的得失。
畢竟打鐵還須自身硬,只有自己站得穩、看得遠,才能從容反擊,重新掌握主動。
比如說,在做空機構發佈不利於新東方的報告後,新東方馬上出臺新的報告據理力爭,此後新東方的股價慢慢回升,今年更是創下歷史新高。
中概股迴歸是基本趨勢?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和美國在高科技領域控制力的減弱,之前那個“自由、民主”的美利堅帝國越來越像一個夢幻泡影。
在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中美兩國的控制和反控制是一個基本態勢。
兩國的互聯網公司當然更是處在風口浪尖上。
對於阿里、京東、拼多多這樣的電商企業而言,如今擺在他們面前有三條路。
其一,繼續留在美股,但是必須做好被人家設套的心理準備。
其二,像中國移動那樣,開展雙線作戰,在美國和中國同時上市,以便多元化融資,擴大國際影響力。
其三,迴歸A股。
閱讀更多 創投商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