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情何以堪?51岁瓦泥匠大叔考上建筑系

现在上大学是件稀松平常的事,只要你愿意,好赖基本上能读个大学。不像80后前的那些人,上个大学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有极少部分同学才有机会,那时候是精英教育。从前上大学是梦想,现在几乎要上升到国民基础教育的范畴了。

大约每年的高考时节,媒体都会热衷于报道高龄考生的社会新闻,有白发苍苍屡败屡战的,有和孙子辈同进考场的,等等不一而足,但给人的总体印象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的楷模,勤奋好学一直是中华民族所提倡的美德。

在我看来,那些高龄考生之所以如此执着,不是说上大学有多么重要,而是一种是心理上的补偿,学生时代那么刻苦用功,到头来还是名落孙山,如今退休了,无所事事,于是想起这茬了,非得把这个梦圆了不可,给自己较劲,以求心理上的安慰。

今天看到媒体报道:来自山东莱芜的51岁泥瓦匠郇政华,正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一方面,为了圆自己念想了30年的大学梦,他从去年开始刻苦攻读,如今通过高考,终于成为了济宁职业技术学院的2018级新生;另一方面,他瞒着家人去济宁的学校报到,被家人知悉后强烈反对,对于一个不宽裕的农村家庭来说,他不工作,家里的生活就难以为继。于是,郇政华回老家了。

年轻人情何以堪?51岁瓦泥匠大叔考上建筑系

据悉,郇政华身上的压力很大:一个孩子大二在读,另一个准备报考研究生,妻子每个月的保洁工作只有1000多元的收入。他不工作,便没钱维持家庭开支。

年轻人情何以堪?51岁瓦泥匠大叔考上建筑系

学院方面称,郇政华目前处于请假状态。学院会给他创造了很多便利的条件。满心地期盼他能够把家里的问题解决好,然后尽快地来学校上课。郇政华本人则希望,能够一边挣钱一边读书,他说:“学业是一定要完成的,这是梦”。

年轻人情何以堪?51岁瓦泥匠大叔考上建筑系

30年的大学梦,想来,他基本符合我上述的那种心理状况了。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但没有毛病。不管他是为了学习知识,或者仅是想拿个文凭做更体面的工作,都是可以理解的。作为一个成年人,他有达成自己梦想的能力和权力。

而他的两个孩子,一个读大二,一个准备考研,应该都是成年人了。养家这事吧?从情况来看,完全可以个人自食其力,妻子有工作,两个孩子不能什么都指望家里人供养,到了自食其力的年龄,可以边打工边读大学啊,何必把压力转给老父亲呢?

中国父母其实也该在这方面自觉一些,学学外国父母,就养到18岁,然后就撒手什么也不管了。自己养大的孩子自己也该有自信不是?没什么好担心的。事实上,孩子要学会的是独立。

然后呢,父母还可以腾出精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成年子女,也要有这种意识,被人供养,必然受其制,听任父母啰嗦,也许这样说不近人情,但事实就是这么回事。同样是上大学,凭什么老子自己赚学费,同时还要把儿子的学费也付了?换位思考一下,年轻人情何以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