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黑茶乾貨知識大匯總!一文系統了解安化黑茶的歷史

安化黑茶的歷史

  安化黑茶起源於唐朝,而盛於宋明清時期,民國後因為戰亂而逐漸衰退,慢慢淡出了內陸居民的視線。

安化黑茶乾貨知識大彙總!一文系統瞭解安化黑茶的歷史

  安化黑茶,有一個流傳很廣的傳說。在古代的“絲綢之路”上,運茶的馬幫經常遇到下雨,把茶搞溼了,茶商心裡很難過,扔掉,又可惜。他們到了一個痢疾橫行的村子,死了很多人。村民們沒吃沒喝。茶商想自己帶的茶長黴了,不值錢了,就送給這些可憐的家庭吧。結果奇蹟發生,村子裡的人們痢疾全好了。事實上,安化黑茶的產生,比傳說中的要早得多。

安化黑茶乾貨知識大彙總!一文系統瞭解安化黑茶的歷史

  有記載的安化黑茶歷史最早可追朔到公元816年,唐代楊燁《膳夫經手錄》中所述的“渠江薄片,益陽團茶”就是安化黑茶,公元935年,五代毛文錫《茶譜》中“譚邵之間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獸,其色如鐵,而芳香異常,烹之無滓”。這裡所言鐵色茶即安化黑茶。而最早出現黑茶一詞的見於公元1524年(明世宗嘉靖三年)的《明史·食貨志》,其中有“商茶低偽,悉徵黑茶”,意思是當時的商茶太差,應該徵收品質優良的安化黑茶。

安化黑茶乾貨知識大彙總!一文系統瞭解安化黑茶的歷史

  安化黑茶是20世紀50年代絕產的傳統工藝商品,主要由於海外市場的徵購,這一原產地在安化山區的奇珍才得以在21世紀之初出現,並風靡廣東及東南亞市場。其聲譽之盛,已不亞於當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被權威的臺灣茶書譽為“茶文化的經典,茶葉歷史的濃縮,茶中的極品”。

安化黑茶乾貨知識大彙總!一文系統瞭解安化黑茶的歷史

  安化在明代前期(15世紀)參照四川烏茶的製造方法,加以改進,製成黑茶。烏茶是蒸青(水煮)茶,黑茶是殺青(鍋炒)茶,相比之下,黑茶除掉了青葉氣,滋味醇和,更受西北各少數民族的歡迎。當時,西藏喇嘛常至京師禮佛朝貢,邀請賞賜。回藏時,明朝廷賞給許多禮物,其中茶葉是大宗,指定由四川官倉撥給,但喇嘛們卻繞道湖廣收賣私茶。湖廣黑茶最合他們的口味,而當時的黑茶主產於安化一帶。

安化黑茶乾貨知識大彙總!一文系統瞭解安化黑茶的歷史

  安化黑茶於15世紀後期,通常經由湖北運銷北方和西北。由於安化茶滋味濃厚醇和,且量多價廉,西北那些領取官茶引票的茶商,都越境至湖南採購私販。從明至清,茶葉都屬於朝廷的“計劃供應商品”,當時雖然四川茶、漢中茶在明代是朝廷的“定點生產商品”,但利厚暢銷的安化黑茶很快讓漢茶和川茶市場冷落,產銷蕭條。從此安化黑茶因此成為官茶。

安化黑茶乾貨知識大彙總!一文系統瞭解安化黑茶的歷史

  經過茶商和市場的長期甄選,安化黑茶逐漸興盛起來。晉、陝、甘、鄂、湘等省籍商人,各成一行幫,來安化採購和製作黑茶。

安化黑茶乾貨知識大彙總!一文系統瞭解安化黑茶的歷史

  道光元年(1820年)左右,安化邊江劉姓茶人在晉商“三和公”的指導下,採用花格蔑簍,全人工踩制工藝,在百兩茶的基礎上,增加總量,製成了現時的千兩茶,如今這個擁有70餘道工序的安化千兩茶製作技藝已於2008年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