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駿專欄」之十二:頻繁整容也是病——關注「軀體變形障礙」|渡過

「王骏专栏」之十二:频繁整容也是病——关注“躯体变形障碍”|渡过

什麼是軀體變形障礙(BDD)?

有這麼一個群體,他們頻繁出入醫療整容機構,總是認為自己的臉部或身體很難看。事實上他們只是輕微的肥胖,或是僅僅的輕微瑕疵缺陷,別人根本不會注意到。

這個群體被稱為軀體變形障礙(BDD)。普通人群中發病率為0.7%~1.9%,男女發病率無明顯差異,常發生於青春期,有的甚至發生於兒童期。

這樣的患者,即使所有人都說他長得很好看,他們仍然不喜歡自己的外貌,往往長期頻繁整容。每次整好一個小區域,會稍微輕鬆一段時間;一段時間後,再次覺得臉部的其他位置又看不順眼,非常痛苦,再次奔向整容機構。當整容醫療無效、失敗,便無助絕望,引發嚴重的焦慮強迫抑鬱。

外人會覺得這是虛榮心在做怪,是“公主病”、“無病呻吟求關注”,站在道德角度上指責他們。

其實這不是虛榮,而屬於心理障礙,美國精神障礙診斷DSM-5中將其列入強迫範圍。但該群體多數都不覺得心理有狀況,拒絕心理療法。要讓他們接受自己是體相障礙,是個漫長而困難的過程。

「王骏专栏」之十二:频繁整容也是病——关注“躯体变形障碍”|渡过

為何患病?

BBD的生物因素目前是未知的。性格方面的害羞、完美、焦慮、敏感、固執、強迫、自戀等,是BBD的易感性格。這些性格合併起來,表現為 脆弱高自尊。

說一下“高自尊”的特點:

有良好的自我接納認同,有充分的安全感,能夠確認自己的長處,對弱點也能適當接納,但又不作為逃避的藉口;

有很好的自主性,適應能力強,能夠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任;

不怕犯錯誤,反而總能從錯誤中獲得經驗,遇到困難的時候,會試圖尋找各種解決辦法,但也會坦然尋求別人的幫助。

由於脆弱高自尊,該群體表面上自我感受是積極的、美好的,但在無意識或較少意識水平上卻持有消極自我價值感,或是依賴某種條件、成果來達到自我尊重。

比如有的學生,只依賴於考試成績這一個結果,如果名列前茅,就感到高自尊;如果成績倒退,就出現低自尊,開始自我貶低;如果成績很差並且反覆努力還不能回到之前的優秀狀態,就陷入精神崩潰,出現抑鬱狀態。這實際上是核心價值觀造成的,來自早期的不良成長經歷。

也就是說,這個群體的自尊雖然很高,但非常脆弱,對某些刺激事件非常敏感。(甚至只是一些相似的信息,還夠不上刺激事件,例如聽到別人說某人的形象怎麼不好,立刻聯想到自己)

在BDD易感性格基礎上,當事人遭遇多次對自己外貌的貶低事件後,會在形象問題上變得非常敏感;另外,若是自己或身邊的人變美,得到眾人的讚揚,回頭率變高,甚至被邀拍廣告片之類,這會進一步加強了“好的容貌即是自身價值”的信念。

此外還有文化因素:家長就特別注重形象,長期潛移默化;鋪天蓋地的整容廣告;選美文化,對所謂“顏值”的重視;等等,都促進了BBD的發生。

上述誘因,有可能激發當事人的自戀和完美主義,變得焦慮,高度關注自己的容貌;這種高度關注處於冗思狀態,只選擇缺陷來放大,無視優點的存在,並且長時間鑽牛角尖思考。

我們知道,即使書本上的一個普通文字,反覆盯著看時間長了,都會覺得不對勁,何況是自己臉上的缺陷。在“焦慮+高度關注”的情況下,小缺陷變成大缺陷,羞於見人,BBD狀態開始形成。

自知力良好的人,能明白這種想法是不正確、不真實的,會試圖去控制或求助;自知力差的人,會完全確信自己身體醜陋是真實的存在,於是趕赴各種整容機構,頻繁整形。

身邊人覺得他們的容貌其實沒這麼糟糕,甚至覺得他們已經很漂亮,完全沒必要整容。但該群體的固執性格,讓他們不會理會別人的意見建議。

如果整容之後,確實容貌有了改善,他們會感覺舒心很多。但由於高度關注容貌的習慣仍然存在,一段時間後,再次覺得容貌難看,再次奔赴整容機構。

如果整容無效,甚至整容失敗,比之前還糟糕,當事人陷入高焦慮狀態,嚴重失眠,繼而引發抑鬱,甚至出現自殺的想法和行為;感覺身體肥胖的,則可能形成進食障礙,過度減肥,甚至危害生命;有的人則是借酒澆愁,用安眠藥助眠,逃避現實工作和社交,變成終極宅男宅女。

對於BDD的心理治療,目前主要是用認知行為療法(CBT)。首先是行為激活,達到放鬆和愉悅心態;通過暴露和反應阻止,幫助當事人認識到自己的觀念是誇大和不真實的,焦慮和難堪情緒是暫時的,可以忍受的。然後克服恐懼,重回正常生活;用鏡像訓練以及森田的順其自然、正念療法的保持正面專注,脫離反芻冗思,等等。

治療BDD的相關藥物有SSRI類,可以考慮心理和藥物同步使用。

多數BDD群體是不認可自己存在心理問題的,尤其剛被指出的時候,會暴怒且憤然離開。這種情況下可暫不提及BDD,而從緩解抑鬱焦慮入手,把脆弱的自尊穩固化,處理早期貶損自身形象的事件,改變不良核心價值觀,通過釜底抽薪的方式,不斷降低BDD症狀,最終逐步達到接納自我。

作者為一線執業心理諮詢師,大學心理諮詢老師。

作者曾在本公號發表文章:

從上中下游看抑鬱症,以及應對機制

如何尋求心理技術改善抑鬱狀況?

如何改善抑鬱症殘留症狀?

多角度看待“潛意識”

本公號讚賞二維碼: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本公號圖片除註明外皆由張進所攝。文字、圖片版權均為作者和公號所有,未經同意禁止商業應用。本公號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掃描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