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濤: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實踐藝術

改革開放的實踐藝術

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十九大對於全面深化改革,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的作用做了總體部署。可以說,市場化、法制化的方向已然明確,關鍵是如何落地。從這個意義上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既是理論問題,更是實踐問題。回顧過去四十年的歷史,總結經驗教訓,具體實踐中,推進改革開放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管濤: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的實踐藝術

一要大膽設想、小心求證。中國漸進性的改革開放已經進入到深水區,要啃硬骨頭、打攻堅戰。很多事情,沒有現成的國內外經驗可以借鑑。對於下一步應當如何改、如何放等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見。這或許並不涉及到所謂既得利益集團,而只是不同立場或者觀點之爭。這種情況下,如果進展順利的話,有利於凝聚共識,增強改革動力;但如果遭受挫折的話,則會加劇分歧,增添改革阻力。這意味著改革開放要穩打穩紮、步步為營,不能出現失誤,更不能犯顛覆性錯誤。這就是現實社會對於改革者的苛求,要求改革者必須兢兢業業、如履薄冰。

二要堅持有舍才有得。改革開放實際上是一道關於取捨的選擇題,這裡有兩方面的政策含義。一方面,任何政策變化都是有利有弊、有得有失的,沒有無痛的政策選擇。而且,任何選擇都是排他的,做出任何選擇都意味著放棄了其他選擇帶來的好處,所以,經常是政府無論怎麼做都可能招致市場批評。此時,需要區分政策調整的預期後果和意外衝擊。對於預期後果,我們應該保持政策定力;對於意外衝擊,才有必要考慮調整政策節奏和力度。另一方面,有時政策選擇事關偏好或者信仰,而沒有絕對的對錯,關鍵在於最後是不是做成功了,做成功了就是一個正確的政策選擇。

三要預案比預測更加重要。改革開放涉及利益格局調整,重大政策出臺前通常需要事前進行利弊權衡、風險分析。然而,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攻堅戰,以前的很多經驗不能簡單照搬,特別是當前又遇到穩中有變的內外部形勢,不確定、不穩定因素較多。此時,預案比預測更重要。我們要在情景分析、壓力測試的基礎上,不斷充實政策工具箱,針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擬定應對預案,以防患未然、有備無患。特別是當出現小概率的壞的情形時,如果政府能夠應對從容、進退有據,將大大增強市場的信心,提高政策傳導的效率。

四要講求協調配套、整體推進。這涉及大家討論較多的所謂改革開放的條件論、次序論。關鍵領域、重大環節的改革開放舉措,大都是牽一髮動全身的系統工程。雖然現實中並沒有適用於各個國家以及一國各個時期的單一的條件和次序,但不成熟的、無序的改革或者開放往往會招致動盪甚至危機。所以,我們既不能消極等待,也不能積極冒進,而要在操作中動態評估條件和順序,把握好改革開放的節奏和力度,以降低風險、提高勝算。

(本文根據筆者在2018年9月16日"紀念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暨中國經濟五十人論壇成立二十週年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