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發現東漢大墓,墓室的1項設計,讓專家直呼:古人很人性化!

中國古代,古人對喪葬看得非常之重,因為倫常之中有所謂:百善孝為先。長輩去世,不好好操辦喪葬事宜,是為不孝。不孝之人,在古代社會是很難立足的。久而久之,這也就掀起了一場厚葬之風。從商朝算起,這股風氣在中國至少綿延了3000年,到如今仍有它的影子。

廣州發現東漢大墓,墓室的1項設計,讓專家直呼:古人很人性化!

公元2012年,廣州發現了一座保存相對完好的東漢大型墓葬。當年的9月份,廣州市動物園犀牛館開展改造工程,工人作業時偶然間發現了4座分別屬於東漢、南朝、隋朝和明朝的磚室墓。其中,以東漢磚室墓的規模最為宏大。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接到消息後,有關考古專家和工作人員立馬趕到現場,對這4座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廣州發現東漢大墓,墓室的1項設計,讓專家直呼:古人很人性化!

此次考古發掘的重點對象是東漢大墓。此墓依山而建,墓坑平面呈中字形,墓室全長9.74米,橫前堂長7.13米,內部總面積接近30平方米。考古專家表示:這是廣州市近年來發現的規模較大的東漢墓葬!

經過進一步的發掘,專家發現,這座東漢大墓屬於夫妻合葬墓。墓坑前有斜坡式墓道,內室則分為甬道、橫前堂和並列雙後室,一如傳統前堂後室的房屋格局。在中國古代,古人們認為墓地是生人死後的陰宅,是人在地下的房子。因此,墓地也完全按生前在地上的規格仿製。

廣州發現東漢大墓,墓室的1項設計,讓專家直呼:古人很人性化!

這座東漢大墓的格局,就是陰宅對應陽宅的典型。而更為典型的,專家說則是陝西武則天與唐朝高宗皇帝李治合葬的乾陵,其完全仿造武則天時期的長安城建造。雖然廣州市發現的東漢大墓比不上乾陵,但墓室內的一項設計,還是讓專家驚訝了,直呼古代人真的很人性化。

廣州發現東漢大墓,墓室的1項設計,讓專家直呼:古人很人性化!

原來,在兩個並列後室(即存放棺槨的地方,也是人死後真正的安息之地)之間,還有門道彼此互通,寓意合葬的夫妻二人,可以不通過客廳而相互往來,是夫妻之間的一條私密通道。另外,從墓室內發現的陪葬品來看,這對夫妻生前的身份地位應該很高。但究竟高到什麼程度,因為墓室內沒有發現明確的文字記載,考古專家也無從知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