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規則解釋

9.1 規則解釋

1. 用黑筆將價格填在“升勢”欄內。

2. 用紅筆將價格填在“跌勢”欄內。

3. 用鉛筆將價格記錄在其餘四欄內。

4. (a)第一天在“自然調整”欄填寫價格記錄時,要在“升勢”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下面畫紅色標記線。當“升勢”欄記錄的最後價格第一次出現大概6點的調整時,本方法開始實行。

(b)第一天在“自然回升”欄或“升勢”欄填寫價格記錄時,要在“自然調整”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下面畫上紅色標記線。當“自然調整”欄記錄的最後價格第一次出現大概6點的升幅時,本方法開始實行。同時你要觀察兩個“關鍵點”的變化,當市場轉向其中一個時,根據股價記錄,你就能夠準確判斷有關走勢是否真正持續向上,或者走勢已經結束。

(c)第一天在“自然回升”欄填寫價格記錄時,要在“跌勢”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下面畫上黑色標記線。當“跌勢”欄記錄的最後價格第一次出現大概6點的升幅時,本方法開始實行。

(d)第一天在“自然調整”欄或“跌勢”欄填寫價格記錄時,要在“自然回升”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下面畫上黑色標記線。當“自然回升”欄記錄的最後價格第一次出現大概6點的調整時,本方法開始實行。

5. (a)在“自然回升”欄填寫價格記錄時,如果價格比“自然回升”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下面畫上黑色標記線)高出3個點或更多,就要在“升勢”欄以黑筆記錄此價格。

(b)在“自然調整”欄填寫價格記錄時,如果價格比“自然調整”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下面畫上紅色標記線)低出3個點或更多,就要在“跌勢”欄以紅筆記錄此價格。

6. (a)在“升勢”欄記錄價格之後,如果調整幅度達6點左右,則要在“自然調整”欄開始記錄同一價格,而且其後每一天只要這隻股票的成交價低於“自然調整”欄記錄的最後價格,就要繼續記錄在這欄內。

(b)在“自然回升”欄記錄價格之後,如果調整幅度達6點左右,則要在“自然調整”欄開始記錄同一價格,而且其後每一天只要這隻股票的成交價低於“自然調整”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便繼續記錄在這欄內。如果成交價低於“跌勢”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便將價格記錄在“跌勢”欄內。

(c)在“跌勢”欄記錄價格之後,如果回升幅度達6點左右,則要在“自然回升”欄開始記錄同一價格,而且其後每一天只要這隻股票的成交價高出“自然調整”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便繼續記錄在這一欄內。

(d)在“自然調整”欄記錄價格之後,如果回升幅度達6點左右,則要在“自然回升”欄開始記錄同一價格,而且其後每一天只要這隻股票的成交價高出“自然回升”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便繼續記錄在這一欄內。如果成交價高出“升勢”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便將價格記錄在“升勢”欄內。

(e)在“自然調整”欄開始填寫價格記錄時,如果價格低於“跌勢”欄記錄的最後價格,就要在“跌勢”欄以紅筆記錄。

(f)在“自然回升”欄填寫記錄時應使用同一方法;如果價格高於“升勢”欄記錄的最後價格,就不應再在“自然回升”欄記錄,而是要在“升勢”欄以黑筆記錄。

(g)如果價格持續記錄在“自然調整”欄內,此時“自然調整”欄記錄的最後價格回升幅度達6點左右,但是又沒有高過“自然回升”欄記錄的最後價格,就要在“次級回升”欄填寫價格,並將其後的價格一直記錄在這欄內,直至價格高過“自然回升”欄記錄的最後價格。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便應回到“自然回升”欄開始記錄價格。

(h)如果價格一直記錄在“自然回升”欄內,此時的價格調整達6點左右,後面沒有低於“自然調整”欄所記錄的最後價格,就要在“次級調整”欄填寫價格,並將其後的價格繼續記錄在這一欄內,直至價格低於“自然調整”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便應回到“自然調整”欄開始記錄價格。

7. 填寫個別股票的“關鍵價格”時應使用同一方法,不過假設你使用的不是6點而是12點作為基準的話就不在此例。

8. 在“自然回升”或者“自然調整”欄記錄價格,那麼在“跌勢”或“升勢”欄記錄的最後價格就是“關鍵點”。回升或調整結束後,就到相反的欄內去記錄價格,前面一欄內的最高或最低價就是另一個“關鍵點”。如果價格觸及了兩個“關鍵點”,那麼這些價格記錄就變得很有價值,它們可以幫你預測下一次重大行情的到來。因此,用紅筆或黑筆在價格下面畫上兩條線,提醒自己在記錄價格時注意觀察這兩個“關鍵點”。只要價格接近這兩個“關鍵點”,便要加倍關注。選擇動手的時機,便取決於那以後的價格記錄。

9. (a)看到“跌勢”欄以紅筆記錄的最後價格下面畫了黑線時,就是在該點附近可以買入股份的信號。

(b)看到“自然回升”欄記錄的價格下面畫了黑線時,且股票在下一次回升時接近“關鍵點”,就要看一下市場是否已經準備好並可以扭轉趨勢,令價格路線轉向“升勢”欄。

(c)看到“升勢”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下面畫了紅色線時,或者看到“自然調整”欄記錄的最後價格下面畫了紅色線時,採取相同做法。

10. (a)利用這種方法,可以看清楚股票在經過第一次“自然回升”或“自然調整”後,是否沿著應有的方向發展。如果股票是在向正常的方向趨近——不管是上升還是下跌——便會衝破之前的“關鍵點”——有一些股票的衝破幅度為3個點,而“關鍵價格”的衝破幅度為6個點。

(b)如果股票沒有出現上面所說的情況,而調整幅度又低於上一個“關鍵點”——“升勢”欄的價格下面畫了紅色線的價格——3個點或更多,那便顯示股票的“升勢”已經結束。

(c)對於“跌勢”欄的記錄亦應使用同一方法。每一次“自然回升”結束,新的價格都會記錄在“跌勢”欄內,如果已經步入了“跌勢”的話,這些新記錄的價格跌幅必須低於上一個畫黑線的“關鍵點”2個點或更多。

(d)如果股票沒有出現上面所說的情況,而回升幅度又高出上一個“關鍵點”——在“跌勢”欄的價格下面畫了黑線——3個點或更多,那便顯示股票的“跌勢”已經結束。

(e)在“自然回升”欄記錄價格時,如果回升幅度在“升勢”欄的最後一個“關鍵點”——下面畫紅色線的價格——下面的不遠處停下來,而股票又從那個價格調整3個點或更多,那就要提高警惕,這顯示股票的“升勢”已經結束。

(f)在“自然調整”欄記錄價格時,如果調整幅度在“跌勢”欄的最後一個“關鍵點”——下面畫了黑線——上面的不遠處停下來,而股票又從那個價格回升3個點或更多,那同樣要提高警惕,這顯示股份的“跌勢”已經結束。

9.1 圖表

第九章 規則解釋

及闡釋

1. 表9-1

如表9-1所示,4月2日,在“自然回升”欄開始記錄股票價格。參考“規則解釋”6(b)。

在“跌勢”欄的最後價格下面畫上黑線。參考“規則解釋”4(c)。

4月28日,在“自然調整”欄開始記錄價格。參考“規則解釋”4(d)。

2. 表9-2

股價記錄全部緊接前一頁進行,以便讀者時刻都能留意到“關鍵點”。

如表9-2所示。5月5日~21日期間(包括第一天及最後一天)並沒有價格記錄,因為這段時間的價格沒有低於“自然調整”欄記錄的最後價格,回升幅度也微小得不必記錄。

5月27日,伯利恆鋼鐵股價以紅筆記錄,因為該股價低於“跌勢”欄記錄的前一個價格。參考“規則解釋”6(c)。

6月2日,伯利恆鋼鐵到達43美元的買入時機。參考“規則解釋”10(c)及10(d)。在同一天,美國鋼鐵也到達42.25美元的買入時機。參考“規則解釋”10(f)。

6月10日,在伯利恆鋼鐵的“次級回升”欄記錄股價。參考“規則解釋”6(e)。

表9-1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表9-2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3. 表9-3(見下頁)

如表9-3所示,6月20日,將美國鋼鐵的股價記錄在“次級回升”欄。參考“規則解釋”6(g)。

6月24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以黑筆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升勢”欄。參考“規則解釋”5(a)。

7月11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調整”欄。參考“規則解釋”6(a)及4(a)。

7月19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以黑筆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升勢”欄,因為上述股價高於該兩欄記錄的最後價格。參考“規則解釋”4(b)。

表9-3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4. 表9-4(見下頁)

如表9-4所示,8月12日,因為美國鋼鐵的股價沒有低於“自然調整”欄記錄的最後價格,故將該價格記錄在“次級調整”欄。在同一天,因為伯利恆鋼鐵股價低於該股票“自然調整”欄記錄的最後價格,故將股價記錄在“自然調整”欄。

8月24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回升”欄。參考“規則解釋”6(d)。

8月29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次級調整”欄。參考“規則解釋”6(h)。

表9-4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5. 表9-5(見下頁)

如表9-5所示,9月14日,將美國鋼鐵的股價記錄在“跌勢”欄。參考“規則解釋”5(b)。在同一天,繼續將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自然調整”一欄,因為與前一個畫了紅線的價格比較,該股價的跌幅沒有多於3個點。

9月20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回升”欄。關於美國鋼鐵和伯利恆鋼鐵的情況,分別參考“規則解釋”6(c)及6(d)。

9月24日,將美國鋼鐵的股價以紅筆記錄在“跌勢”欄,成為該欄的新價格。

9月29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次級回升”欄。參考“規則解釋”6(g)。

10月5日,將美國鋼鐵的股價以黑筆記錄在“升勢”一欄。參考“規則解釋”5(a)。

10月8日,將伯利恆鋼鐵的股價以黑筆記錄在“升勢”欄。參考“規則解釋”6(d)。

表9-5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6. 表9-6(見下頁)

如表9-6所示,11月18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調整”欄。參考“規則解釋”。

表9-6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7. 表9-7(見下頁)

12月14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回升”欄。參考“規則解釋”6(d)。

12月28日,將伯利恆鋼鐵的股價以黑筆記錄在“升勢”欄,成為高於該欄最後價格的股價。

1月4日,按照“利弗摩爾方法”分析,下一個市場走勢正顯現出來。參考“規則解釋”10(a)及10(b)。

1月12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次級調整”欄。參考“規則解釋”6(h)。

表9-7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8. 表9-8(見下頁)

1月23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跌勢”欄。參考“規則解釋”5(b)。

1月31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回升”欄。參考“規則解釋”6(c)及4(c)。

表9-8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9. 表9-9(見下頁)

3月16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調整”欄。參考“規則解釋”6(b)。

3月30日,將美國鋼鐵的股價記錄在“跌勢”欄,成為低於該欄前一個價格的股價。

3月31日,將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跌勢”欄,成為低於該欄前一個價格的股價。

4月15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回升”欄。參考“規則解釋”6(c)。

表9-9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10. 表9-10(見下頁)

5月17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調整”欄。翌日,即5月18日,將美國鋼鐵的股價記錄在“跌勢”欄。參考“規則解釋”6(d)。

5月19日,在伯利恆鋼鐵的“跌勢”欄股價下面畫上紅線,以表示該股價與“跌勢”欄記錄的最後價格相同。

5月25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次級回升”欄。參考“規則解釋”6(c)。

表9-10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11. 表9-11(見下頁)

6月16日,將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自然調整”欄。參考“規則解釋”6(b)。

6月28日,將美國鋼鐵的股價記錄在“自然調整”欄。參考“規則解釋”6(b)。

6月29日,將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跌勢”欄,成為低於該欄最後價格的股價。

7月13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次級回升”欄。參考“規則解釋”6(g)。

表9-11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12. 表9-12(見下頁)

7月21日,將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升勢”欄;翌日,即7月22日,將美國鋼鐵的股價記錄在“升勢”欄。參考“規則解釋”5(a)。

8月4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調整”欄。參考“規則解釋”4(a)。

8月23日,將美國鋼鐵的股價記錄在“跌勢”欄,成為低於該欄前一個價格的股價。

表9-12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13. 表9-13(見下頁)

8月29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回升”欄。參考“規則解釋”6(d)。

9月2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升勢”欄,成為高於該兩欄前一個價格的股價。

9月14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調整”欄。參考“規則解釋”6(a)及4(a)。

9月19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回升”欄。參考“規則解釋”6(d)及4(b)。

9月28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次級調整”欄。參考“規則解釋”6(h)。

10月6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次級回升”欄。參考“規則解釋”6(g)。

表9-13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14. 表9-14(見下頁)

11月3日,將美國鋼鐵的股價記錄在“次級調整”欄,成為低於該欄最後價格的股價。

11月9日,在美國鋼鐵的“自然調整”欄填上短橫線“—”,表示股價與該欄記錄的最後價格相同;而在同一天,在伯利恆鋼鐵的“自然調整”欄內填上新價格,成為低於該欄最後價格的股價。

表9-14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15. 表9-15(見下頁)

11月24日,將美國鋼鐵的股價記錄在“跌勢”欄。參考“規則解釋一6(e)。第二天,即11月25日,將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跌勢”欄。參考“規則解釋”6(e)。

12月7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回升”欄。參考“規則解釋”6(c)。

表9-15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16. 表9-16(見下頁)

1月9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調整”欄。參考“規則解釋”6(b)。

1月11日,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跌勢”欄,成為低於該兩欄最後價格的股價。

2月7日,在伯利恆鋼鐵的“自然回升”欄內填上價格,這是回升幅度第一天所需要達到的6個點。第二天,將美國鋼鐵及伯利恆鋼鐵的股價,連同其“關鍵價格”,記錄在這兩隻股票的“自然回升”欄內;而“關鍵價格”的升幅已達到值得記錄的適當差距。

表9-16

第九章 規則解釋


說明:標有[*]的日期為星期六。

本章圖表中的數字為分數形式。——譯者注

附錄一 傑西·利弗摩爾小傳

入市之初

傑西·利弗摩爾(Jesse Livermore)於1877年7月26日出生在美國麻州,他的父親在新英格蘭以務農為生,家境較為貧困。這個頂著一頭金黃頭髮、有著藍眼睛、瘦削身材的少年不滿生活的現狀,當父親要他輟學加入家庭勞動時,才14歲的他,選擇了離家出走,去尋找一種可以滿足自己野心的生活。於是利弗摩爾的傳奇人生開始了,在他的一生中,讚譽和批評的聲浪無數。他被同時代人冠上“華爾街之熊”和“華爾街獨狼”等綽號;江恩稱其為“最偉大的交易員”,而“債券大王”格羅索則視其為啟蒙老師和偶像。

口袋裡揣著母親給的幾元錢,利弗摩爾背起行囊隻身前往波士頓。他很快在一個小的股票公司找到一份行情收報員的差事,雖然工資微薄,每個星期才領6美元,但是溫飽問題得到了解決。利弗摩爾的工作就是每天坐在營業廳的黑板前,只要行情收報機的股票報價一進來,他就立刻扯開嗓門大喊,並且將數字抄寫在大黑板上。在這裡,他第一次接觸到股票。

那個時候波士頓有許多對賭行,這些店面的櫃檯彷彿賭場一樣,客戶在這裡對股票的價格變動打賭,他們總是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可以預測出各種貨幣和各種股票指數的漲落。你按每點多少錢下注,如果股票指數上漲,你就贏了;但是如果指數下跌10個點,你就賠掉下注數的10倍。於是人們像賽馬和足球賽的賭博一樣,兩面下注。精明的人可以買進一種指數而賣出另一種指數,就像任何商品經營一樣,贏利來自兩種價格的差價。

利弗摩爾年輕的心也被這種刺激的投機交易鼓動著。他很聰明,一直堅持在工作中學習,很快就能用百分比來表示價格的起落。不僅如此,他還開始做筆記,把抄黑板時抄到的數字記下來,這些雀躍跳動的數字在紙上漸漸形成了一個有變化的圖形。他不停地記錄下每天的股票數字,埋首研讀它們,試圖找到這些圖形變化的規律。“在職訓練”讓他親眼目睹股市裡面的交易活動,以及人們如何參與市場。他注意到,大部分人的行為舉止亂無章法,不照一定的規則或既定的計劃去做,也不肯下工夫研究股市和它的走勢,所以投資股市穩賠不賺。

利弗摩爾在15歲的時候開始第一次買賣股票,這次交易是和朋友一起完成的。他們湊了5美元,在一家對賭行下單買了伯靈頓的股票,這是利弗摩爾對自己學習成績的一次小小檢驗——他查了自己的行情記錄本,看了伯靈頓股票最近的交易形態,相信價格一定上漲,最後這隻股票果然上漲了,利弗摩爾分到3.12美元的利潤,初戰告捷。

利弗摩爾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證券投資生涯。20歲那年,他憑藉數字方面的天賦和在“指數”賭博活動上的特殊才能,賺了很多錢,但由於損害到對賭行的利益,波士頓和紐約兩地的對賭行對他下達了禁足令,不准他進場買賣。但他並沒有就此罷手,依然來回涉足兩地的對賭行,如果在某座城市被發現,就跑到另一座城市去操作。由於操作十分成功,同行都稱他是“拼命三郎”。

少年發跡

看夠了對賭行的白眼後,利弗摩爾告別了波士頓,躊躇滿志地趕赴紐約,他打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中一展身手,操作那些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股票。那一年他21歲。

但是在紐約,利弗摩爾並沒有聲名鵲起。短短6個月時間,他不但把2 500美元的老本賠個精光,還欠了經紀公司500美元。他借了一點錢回到對賭行打算賺出自己的本錢。這時候他發現一個規律,對賭行總是第一時間做出報價,而紐約證券交易所則延後報價。因此他根據對賭行的實時報價,迅速做出交易,然後小賺一筆。兩天後,他懷揣2 800美元殺回紐約,並將欠款的500美元還給經紀公司。但是回到紐約後,他發現操作起來還是比他想象中要難,依舊只能保持不虧損的狀態。

無奈之下他又重回對賭行交易。為了方便操作,利弗摩爾隱瞞了自己的身份,在對賭行交易,他如魚得水,賬戶裡面的錢果然很快增加到1萬美元。但是好景不長,他又被空殼證券商的老闆逮到,封殺在門外。

1901年,利弗摩爾大膽買入在紐約證交所掛牌的北太平洋公司的股票,1萬美元翻了5倍,淨賺了4萬美元。這次操作的成功讓他信心大增,很快他判斷出股市要短暫回調,於是建立了兩個空頭頭寸,但是由於不熟悉裡面的操作,雖然看對了行情,但是這筆交易還是讓他賠了錢。利弗摩爾怕了嗎?沒有!反覆的虧損教會利弗摩爾一件事:要想明白市場的運作規律,必須不怕虧損。為了成功,他絕不會輕易放棄,並不斷分析錯誤和總結經驗。這個時候的利弗摩爾總結了不可或缺的專門技術和經驗:

(1)控制情緒(控制影響每一位交易人的心理層面)。

(2)擁有經濟學和景氣狀況基本面的知識(這是瞭解若干事件對市場和股價可能造成什麼影響的必要智能)。

(3)保持耐性(願意放手讓利潤越滾越大,是傑出交易人不同於平庸交易人的特質)。

他認為必備的另外四種關鍵技能和特質是:

觀察——只看事實資料。

記憶——記住關鍵事件,以免重蹈覆轍。

數學——瞭解數字和基本面。這是利弗摩爾的一種天賦。

經驗——從你的經驗和錯誤中學習。

在挫折中學習,在學習中進步,年輕的利弗摩爾已經創下多個紀錄。15歲那年,他賺到第一個1 000美元。20歲那年,賺進第一個1萬美元。賬戶裡的資金,曾經上升到5萬美元,雖然兩天後又全部還給了市場。他嚐盡市場上的酸甜苦辣,但他始終不曾放棄。慢慢地利弗摩爾開始掌握了一種試探性操作策略。

該策略的執行方式是先建立一個小頭寸,測試一下那隻股票。這就是試探性操作策略,目的是觀察初步的研究是否正確。如果股價走勢符合規劃的方式,就買入更多,但陸續買進的股票,價位一定越來越高,這一做法就是金字塔操作策略(在股票上漲途中加碼經營)。這一策略在當時聽起來離經叛道,因為大部分人認為,要買到便宜貨,應該逢低承接,而不是越買越高才對。但另闢蹊徑的利弗摩爾認為,最近買進的股票,如果走勢證明交易商是對的,放手買進更多,交易商得到的報酬便能錦上添花,投資利益更上一層樓。他總是在價格上漲途中,執行逢高攤平操作,而不是下跌時逢低攤平。

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他的操作技能逐漸成熟起來,到了30歲,股票操作對他來說更為得心應手。1906年底,股票市場牛市走到了盡頭,利弗摩爾把股票操作用在賣空上,隨著價格不斷下跌,空頭頭寸的規模越來越大。空頭市場初期階段在1907年形成,賣空操作讓他大賺特賺,不到31歲,他已成為百萬富翁。他敏銳的直覺提醒他哪家公司的股票已處在高位的警戒區域,什麼時候可能掉頭向下。他變成一頭職業化的熊,專門從事賣空來發財致富。利弗摩爾以賣空聞名,實際上也因賣空聚積了大量財富。

1907年,利弗摩爾預測到股票市場崩盤在即,10月24日他買入軋平空頭頭寸,一天就賺進300萬美元,並引起了美股的大崩盤。當時,金融鉅子J.P.摩根(J.P.Morgan)還派人央求他不要再賣空,他感覺自己“那一刻成了股市之王”。

利弗摩爾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有著自己特殊的思考方式和習慣,他不允許別人影響他的思考。到了辦公室,他不準助手在工作時間講話,而且他整天大部分時候都站著。這麼做,是為了看清楚報價行情,也因為他相信,直立的完美姿勢,能讓他的思考更為敏銳。據說他的桌子乾淨得連一張紙也看不到,桌面整理得井井有條。

當然,利弗摩爾也有失策的時候,比如他在1908年的一場棉花囤積投機中,損失了100萬美元。

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鋼鐵和汽油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他算準美國會從戰爭中撈取好處,促進國家工業的發展。因此他選擇做多頭股票操作。在停戰協定簽訂的時候,他又轉做空頭,因為他知道回國的士兵必然失業,這樣會攪亂過熱的經濟。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利弗摩爾轉戰商品市場。他結識了人稱棉花大王的帕西·托馬斯。不過,利弗摩爾開始和托馬斯往來時,托馬斯已經因為幾次操作不順,失去所有的財富。但是利弗摩爾仍然視托馬斯為棉花界的傳奇人物。托馬斯說服利弗摩爾買入棉花,但利弗摩爾很快就發現,他的棉花頭寸損失慘重。這次棉花交易,讓利弗摩爾損失了幾百萬美元,他把失敗歸結為打破了自己的市場操作守則。首先他放棄獨自操作,聽信他人之言,以至於損失慘重;其次,他沒有及時止損,選擇死抱棉花不放。利弗摩爾一時深陷債務之中,進入了人生的低谷。

聲譽再起

經過幾年的恢復性操作,1917年,利弗摩爾在華爾街恢復了顯赫聲譽。1917年5月13日,《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這樣評論利弗摩爾:華爾街浮誇不實的交易人退場,目前的投機客和以前煽風點火的市場炒手比起來,更像是學生和經濟學家。這篇文章提到利弗摩爾,認為他是華爾街上有深刻影響力和成功的股票交易人。

重新在證券市場上站住腳後,利弗摩爾時時保持高度的警覺,他埋首研讀行情,並且分析市場和個股的價格動向。他不但在操作上嚴守紀律,也律己甚嚴,這些都成了傳奇性的故事。例如,他每天清晨在住處閉門研究,時間通常選在早餐前一兩個小時。獨處的這段寧靜的時光,沒人打擾,對他來說十分重要。經過一晚充分的休息,他發現晨間靜思,頭腦特別清醒。他可以分析經濟狀況、前一天的新聞,然後決定他相信應該採取的適當行動,以及市場可能會有的反應。

從1928年年末到1929年年初,牛市行情非常火爆。利弗摩爾拼命做多,賺取了鉅額利潤。到了1929年,赫伯特·胡佛當上總統時,當時股票市場簡直好到讓人不敢信服的程度,但股市老手利弗摩爾卻有種不好的預感,他堅信熊市即將來臨。3月份,他在石油公司股票上做空,不久股票大跌,他買進賣出股票,在短短3個小時的時間裡,賺取了20萬美元。

如今的利弗摩爾是名利雙收,自然引起眾人的羨慕忌妒,成了大家的眼中釘。他的豪宅餐廳可容納46人同時用餐,在地下室還有個理髮店,理髮師常年和他們住在一起。他每天要抽10支哈瓦那雪茄煙,每天傍晚他都開著奢華的勞斯萊斯,在紐約的大街上兜風,車上總是坐著風情萬種的嬌媚女郎。

報紙、電臺開始不停地抨擊他,稱他為“投機小子”,指責他專做空頭,違背市場交易原則大肆買空賣空。更讓人忌妒的是他的空頭買賣總是贏利,再加上他奢華高調的生活方式,眾人對他恨得咬牙切齒。在世界各地的別墅裡他養了許多女人,這是罪名之一。他還恬不知恥地自吹是迷倒眾生的花花公子,這是罪名之二。

在1929年的整個夏季直到秋天,美國經濟持續高漲,人們都把這段時間稱為美好時光。資金還是源源不斷地從美國的各個角落湧向華爾街,股票市場成為當之無愧的全國性第一大消遣娛樂場所。當時,進入股市的成本非常低,於是出現了一支強大的由小賭客組成的炒股隊伍,他們從銀行裡提出他們的100美元、200美元或300美元的存款,投入股票市場中。

但是利弗摩爾此刻頭腦清醒,他努力查找各方面資料和信息,並把自己的情報和報刊上的分析進行詳細比較。最終利弗摩爾得出了結論——美國的工業即將走入困境,美國的銀行業也即將衰退,經濟虛假繁榮的背後隱藏著一次狂風暴雨。利弗摩爾相信,美國的股票市場將會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最大熊市,股市指數將會暴跌。

1929年9月,哈特雷金融詐騙案震驚了整個英國,貨幣安全成了英國人最憂心的事情。得知此消息後,利弗摩爾對英格蘭銀行不採取補救措施感到費解,難道他們不救是因為無能為力嗎?於是利弗摩爾派他的英國“間諜”探明情況。原來是英國銀行準備提高利率,並且美國聯邦儲備銀行也打算把利率提高1個百分點。利弗摩爾因此判斷,銀行利率一提高,去銀行存錢的人多了,這樣一來,股市的流動資金就會大大減少。接著就會出現拋售股票的浪潮,股價必定大跌。

消息靈通的利弗摩爾聽說一位叫巴布森的經濟學家,連續3年都在全國的商業會議上發表演說,預言經濟的黑暗時期要到來。1928年,巴布森在一次會議上曾預言,如果民主黨人史密斯當上總統的話,就會把人們帶進經濟蕭條。但是不巧的是那一年史密斯和民主黨人沒有上臺,胡佛和共和黨人成功上臺,這讓巴布森的警告失去了意義。但是冷靜聰明的利弗摩爾通過各種數據分析,清楚地知道巴布森的警告是有利用價值的。

利弗摩爾為了得到更準確的消息,命令下屬一定要關注巴布森的動向。不久之後,巴布森發表一場重要的演講。巴布森對一大群記者說:“用不了多久,就會發生一場大崩潰,那會使得主要股票遭殃,並將道瓊斯指數下降60至80點。”

此後不到半小時,各報社記者都通過電話向編輯部發回消息:“經濟學家預測股市將下降60至80點。”就在巴布森在講臺上的講演時,利弗摩爾已經果斷地開始了賣空操作,30萬美元股票被他賣出。

利弗摩爾搶先一步繼續不停地拋售賣空,空頭頭寸數額驚人。巴布森看空的消息出來後股市大跌,這時又有別的經濟學家出來駁斥巴布森的觀點。第二天上午,利弗摩爾突然不再繼續賣空,而是買入平倉,幾天之後股市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而利弗摩爾則從中大賺了一筆。

在同年10月份,熊市果然到來了。10月24日,股市價格狂跌,第一場“大爆炸”讓股市跌得粉身碎骨。10月29日,股市依然狂跌不止,第二場“爆炸”把股市炸得奄奄一息。許許多多的股民,隨著股市的慘跌,手中的財富瞬間化為烏有。

但是,股市的投機家利弗摩爾,並沒有和大多人一樣沉浸在悲痛中,反而窩在紐約附近鄉村的豪宅裡悠閒地喝他的香檳酒,因為他早已把手中的股票拋售一空。

悲慼晚年

據說,利弗摩爾每年年末都會把自己關在金庫3天,在成堆紙鈔裡,檢討一整年的交易得失。

在年前的一個週末,利弗摩爾會帶著一個公文包到銀行,公文包裡頭裝滿他過去一年的所有交易紀錄與筆記。在銀行經理的陪伴下,他們來到了銀行大金庫,龐大的鋼製大門兩旁,各站著一名武裝警衛。洞穴般的金庫裡,有一排裝滿鉅額現金的箱子——裡面放著利弗摩爾的5 000萬美元存款。

這裡防守嚴密,天花板上的紅燈從利弗摩爾進入金庫的一刻開始閃爍,警鈴每20秒作響一次,這裡還有利弗摩爾的屬下為他準備好的各種食品:冰塊、麵包、冷盤、蔬菜、水……接下來的3天,利弗摩爾將在這裡度過,他讓自己隱遁在深深的孤寂中,在成堆紙鈔裡認真思考。

星期一早上離開前,利弗摩爾會打開那些裝滿現鈔的箱子,把身上的口袋盡情地塞滿,接下來的兩個星期,他要盡情地揮霍掉這些鈔票。

對利弗摩爾來說,這是一種新年儀式,他必須摸到這些錢,並且在金錢中反省自己。他常提醒那些投機客:任何有心從事投機的人,都應該將投機視為事業,而不是像許多人一樣,把它當成純賭博。

糟糕的是,即使利弗摩爾如此自律自省,好運還是離利弗摩爾越來越遠了。

1930年,對利弗摩爾絕對不能算是個好年頭。不知道什麼原因,也許是他改變了交易方式,不能準確地把握股票市場了,又或許是因為家事的干擾讓他思路混亂——妻子因為他的不忠,正在鬧離婚,又或者像很多名人一樣,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總有個巔峰,一旦他們走過了,前進的腳步就慢了……總之,利弗摩爾突然之間變成了進入冬眠狀態的昏昏沉沉的大熊。

到1931年年底的時候,利弗摩爾一半的財產不見了。到1933年,剩下的另一半也消失了。

更誇張的是,利弗摩爾在一些勝算把握很大的生意上,竟然還賠掉了大約3 000萬美元。這些生意並沒有什麼難處,但即使這樣,利弗摩爾也無法穩操勝券了。

恰巧這時候,對於賣空的規則證券交易委員會做了許多修改。在這以前,那些規則不利於買方,而現在則需要賣方多加註意。利弗摩爾過去專做賣空生意,新規則對他有了更多束縛,這對身陷困境的利弗摩爾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一年多的時間,利弗摩爾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在股票交易大廳裡,人們會看見他衣著邋遢,常常喝得醉醺醺的,整個人看起來瘋瘋癲癲。最初剛進股市的時候,他曾摔得粉身碎骨,而現在更是變成了案板上的一塊魚肉,任由曾經的對手宰割。

1934年3月4日,利弗摩爾窮困潦倒,不得不申請破產。經過財務人員核算,利弗摩爾欠下高達226萬美元的債款。而他剩下的錢,只有18.4美元。

此刻的利弗摩爾變成了孤家寡人,他的妻子早已棄他不顧。他孤零零地一個人住進了條件極差的廉價公寓。豪華轎車沒有了,豪華住宅和別墅、游泳池沒有了,勤勞的傭人和管家沒有了,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利弗摩爾像一個輸光錢的賭徒一樣,沒事就空手去股票交易大廳轉一圈。交易大廳裡照樣人頭攢動,熙熙攘攘。他看到了像他以前那樣的大贏家,滿面春風得意揚揚,也看到了一些輸家滿臉沮喪。一些以前被他玩慘了的炒股者,還會拿他開玩笑:“喂,利弗摩爾,你今天又拋了幾百萬?”

1939年年底,他決定寫一本《股票大作手操盤術》,談他的操作策略。在這本書中,他毫無保留地闡述了自己的操作策略和投資思想,對於所有渴望在股市中有所成就的交易者來說都是一本必讀好書。遺憾的是,這本書顯然晚了十幾年,當他風頭正勁時,這本書可能會賣出幾百萬冊,現在卻沒有人會喜歡輸家。這本書甚至讓他變得更窘迫——為出版這本書,他奔走相告,欠下了更多的債務。

1940年11月,一個寒冷的冬天,房東敲響利弗摩爾的房門逼討房租。他吃下僅有的半塊麵包,從寓所後門偷偷溜了出來。最後他走進一家大旅館的衛生間,從口袋裡掏出早已準備好的手槍,對準自己的腦袋扣動了扳機,並留下一張紙條:“我的一生是個失敗。”

一個偉大的作手就這樣離開了人世,儘管他沒有始終保持他的輝煌戰績,最後落得極其悲慘的下場,但作為華爾街20世紀最大的神話,無論是他的追隨者還是勁敵都承認——傑西·利弗摩爾是最傑出的股市操盤手之一。

附錄二 傑西·利弗摩爾投資理論解讀

1. 逆向操作的投資策略

投資策略包括順勢投資策略和逆向投資策略兩種,而利弗摩爾對於逆向投資策略有非常深入的見解。

利弗摩爾認為逆向投資策略就是投資者通過衡量一般投資大眾的意見,當發現大眾的觀點、認識、方法和思維趨向一致,達到極端不合理的狀況時,所採取的反其道而行之的交易策略。它的基本邏輯是:如果群眾持有某種看法,而且每個人都根據那個看法採取行動,那麼市場上就沒有新資金可以繼續推動股價朝那個方向前進,那麼此時利用極端意見,就很有把握從中短時間內獲得巨大利潤。

在實際操作中,傑西·利弗摩爾已經成功驗證了他的操作思路:在利弗摩爾加碼空單的第二天,公司傳來了舊金山大地震的消息。關於對消息的反應,股市權威人士大多認為:不要管消息是好是壞,而是要看市場的反應。

意外的是,面對一場可怕的大災難,股市並沒有反映出很多人預想中的暴跌,開盤時僅下跌了幾點。很多人放鬆了警惕,但是這時利弗摩爾堅信:“大盤並非總是一下子就反映出趨勢”,因此他繼續保留著空單。讓人敬佩的是,在隔天傳來了完整的報導以後,在市場反應仍沒有應有的那麼強烈的情況下,利弗摩爾仍堅信自己的信念並再次加碼放空一倍。不久,市場終於反映了現實,這時利弗摩爾全部回補,短短几天賺得了極大的利潤。

當然,現在的投資者大多推崇順勢操作,順勢操作交易理念也日漸成熟,然而在眾多的假突破日益增多之際,作為一名合格、出色的交易者只運用順勢交易策略參與交易顯然有些不足。尤其是在期貨市場裡,如果你不能及時察覺頂部的異常,那麼你不僅不能利用難得的機會獲取暴利,反而會讓整個趨勢中辛苦賺來的利潤,在一天或幾天內大幅消失。

因此,投資者應該學習一下利弗摩爾的這種逆向操作思維,當然這可能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首先,逆向投資思維打破了以往大眾循環式的思維模式。一般的投資者總是牛市期間高度興奮積極交易,熊市期間極度壓抑清淡交易。這個轉變對投資者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沒有足夠的經驗和磨鍊是無法達成的。

其次,根據一般投資者的分析習慣,總是要站在自己的視角分析問題。但是當趨勢有轉折的時候,無論是基本分析還是技術分析,能夠幫助投資者分析和決策的只能是大眾心理分析和逆向思維。然而,心理分析和逆向思維恰恰又是眾多投資者所欠缺和難以掌握的,因為心理分析和逆向思維的運用,不僅需要投資者保持視角的多樣性和靈活性,還需要從人性角度和現實角度去觀察問題。

最後,逆向投資策略的實行也需要投資者合理的資金管理方法和嚴格的執行操作能力。畢竟在市場大眾意見一致時,它在短期內推動的力量是極為快速和巨大的,一旦交易者無法承受壓力,那麼極有可能又會隨大眾趨勢而行,以致放棄逆向投資策略。

2. 從投資中賺錢的訣竅是評估市場趨勢

從實際操作中傑西·利弗摩爾明白了一個道理:賺大錢不是靠股價的漲跌,而是靠主要波動,更確切地說,就是靠評估整個市場和市場趨勢做交易。能夠同時判斷正確又堅持不動的人很罕見,利弗摩爾發現這是最難學習的一件事情。但是股票作手只有確實瞭解這一點之後,他才能夠賺大錢。

傑西·利弗摩爾發現,他的一廂情願的想法從來都沒有為替他賺過大錢,倒是當他持股觀望的時候,卻賺了大錢。傑西·利弗摩爾因此明白投資成功的重點在於評估整個市場和它的趨勢,跟著趨勢走總是對的。

對此,他說:“從我的經驗中,我總結出來的差不多就是這些——研究總體情況,建立倉位,並且堅持不動。我能夠沒有半點不耐煩的等待,也能夠毫不動搖的面對下跌,因為我知道這只是暫時現象。”

“有一個事實是,沒人能夠抓住所有的波動。在牛市裡,投資人所能做的就是買進後捂著,直到你認為牛市已近尾聲。”

“(關於做波段)我知道如果我這樣做,可能就會失掉我的倉位,從而肯定會失去賺大錢的機會。”

3. 研究個股趨勢要先研究大盤趨勢

利弗摩爾在做任何買賣交易時都一定會遵守一個原則,那就是以研究大盤趨勢為基礎。也就是說,他一定要等到大盤趨勢上漲時才開始買進,或者在大盤下跌時才開始做空。利弗摩爾從來不輕忽大盤趨勢,每當市場停滯或是上下震盪的時候,他總是選擇留在場外。

如果我們觀察利弗摩爾的整個投資生涯就會發現,他一直堅定地重複這些原則:個人對趨勢的預期絕對不應該左右你的交易;假如你不放過每一個交易日,天天投機,你就不可能成功;每年僅有很少的幾次機會,可能只有四五次,只有這些時機,才可以允許自己下場開始交易;在上述時機之外的時間裡,你應該耐心地等待,讓市場逐步醞釀下一場大幅運動。

利弗摩爾認為,市場的基本形勢決定了個股的走勢,因此當你在買賣股票時,確定當前的市場趨勢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無論如何,我們需要等到大盤進入上漲行情時再做多股票,等待大盤進入下跌趨勢時再做空股票。

“對於投資者而言,我們要做的事是在多頭市場看多,在空頭市場看空。”

“我的預測是整個大盤都會下跌,身在其中的任何一隻股票也不可避免地跟著下跌,不管背後有沒有炒作集團。”

“當市場趨勢開始走向我預測的方向時,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感到我找到了世界上最強大、最真實的盟友,是的,那就是市場的基本趨勢。市場趨勢竭盡全力幫助我,或許趨勢在調動個股方面有時慢了一些,但是他們很可靠,只要我耐心等待,就總會有所收穫。我不是拿報價紙帶的分析技巧或第六感來賭運氣,我在遵照市場趨勢行事。我對事情必然性的思維定式在替我賺錢。”

4. 追隨強勢的股票才能獲得最大收益

利弗摩爾總是喜歡買入那些最強勢的股票,它們是行情的領頭羊。他一直認為,投資者在操作時一定要追隨領頭羊,特別是那些領頭行業和強勢行業中的領頭股票。

那麼,怎樣尋找領頭羊股票呢?領頭羊股票的一個重要特徵是總是能突破阻力區域、率先創造新的最高價格,或是在熊市末期第一批突破盤整區域進入多頭趨勢、第一批創出股價新高。行業的興衰總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一些高利潤的行業會慢慢衰落,而另一些行業又將進入高速發展期,比如我們會發現,上一輪牛市的領頭羊很少能繼續成為今天的領頭羊。

因此要抓住領頭羊股票就要保持靈活性,不要總對過去的領頭羊股票念念不忘。記住,今天的領頭羊很可能不是兩年之後的領頭羊。後浪推前浪,股票市場也不斷拋棄過去的領頭羊,新領頭羊取代了舊領頭羊的位置。以前牛市中的領頭羊股票很難成為新的牛市中的領頭羊股票,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經濟和商業情況的變化將產生更大預期利潤的新的交易機會。

對於辨識領頭羊股票的問題,利弗摩爾給出了建議:

“這時也就給出了危險的信號,當那些行情的領頭羊股票在數個月以來首次從最高點開始下跌,並且沒有再回到高點時,我早已預期的警告就來臨了。這些股票的下跌速度會非常快,這一點清楚的說明我有必要調整我的交易策略。”

“那些股票已一路跟隨趨勢上漲了數月。如果這些股票不再跟著趨勢繼續上漲——儘管牛勢仍然強勁,那麼對於這些特定的股票而言,其牛市行情其實就已經結束了。對於其他的股票來說,其趨勢仍是明顯上升的。”

5. 金字塔買入原則

金字塔買入原則,在關鍵點試探性買入,符合預期後在更高價位,分批加碼。這條原則被趨勢追隨者沿用至今。

利弗摩爾提醒投資者,股票的價格永遠不會高到讓你不能買進,也不會低到不能賣出。但是做交易時,除非在第一筆交易後獲得了成功,否則別再繼續買進。利弗摩爾說,如果你的頭筆交易已經處於虧損狀態,就絕不要繼續跟進,絕不要攤低虧損的頭寸,一定要把這個想法深深地刻在你的腦子裡。只有當股價不斷上漲的情況下,才繼續購買更多的股份。如果是向下做空,只有股價符合你的估測時,才一路加碼。

利弗摩爾指出,投資者在買入股票時,不應該一次把所有資金全部都投入進去,而要考慮到選錯股的可能。等到股價走勢證明我們對趨勢的判斷是正確的,才可以進一步投入。換句話說,當股價像我們希望的那樣上漲的時候,分批買入,倉位由小到大。

關於金字塔買入原則,利弗摩爾給了投資者如下提示:

“開始交易時,除非你確信你的判斷完全正確,否則全部買進或賣出是很不明智的。”

“在第一筆交易之後,除非第一筆獲得利潤,否則不要做第二筆,要等待和觀望市場的動向。”

“投資者要搞清這種簡單的算術,輸的時候只輸小錢的做法是聰明的。當然,如果按我說的方法下賭注的話,他總是能夠贏得大賭注。”

6. 投機是智慧與情商的綜合遊戲

在兒子賺到1萬美金時,利弗莫爾的母親勸兒子遠離風險巨大的股票市場,用這筆鉅款做踏實的生意,而利弗摩爾回答說:我並不是在賭博,投機是一場精確的計算。

利弗摩爾認為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操作股票。就像他在《股票大作手操盤術》開篇說的那樣:“投機是天底下最富魔力的遊戲。但是,這個遊戲不適合愚蠢的人,不適合懶於動腦筋的人,不適合心理不健全的人,不適合腦中充滿一夜暴富奢望的人。以上所說的這些人如果貿然從事投機,那麼就只能以一貧如洗告終。”對利弗摩爾來說,冷靜的頭腦是操作成功的關鍵素質,唯有如此才能不被希望或恐懼牽著鼻子走。

利弗摩爾認為以下三樣特質不可或缺。

(1)控制情緒(控制影響每一位交易人的心理)。

(2)擁有經濟學和景氣狀況基本面的知識(這是瞭解若干事件對市場和股價可能造成什麼影響的必要智慧)。

(3)勇氣(敢於放手讓利潤不斷增加,不被一點點漲跌嚇到)。

除此之外,投資者還應該學會全面觀察市場;記住關鍵事件,以免重蹈覆轍;掌握漲跌的關鍵點位、股票公司的財務,交易人要了解數字和基本面;不斷地從你的經驗和錯誤中學習。

對此,利弗摩爾解釋說:

“價格總是會沿著抵抗力最小的路線進行。如果上漲的阻力比下跌的阻力小,價格就會上漲,反之亦然……我只是去了解價格最可能移動的方向。我也用額外的測試,檢討我自己的交易,以便決定重要的心裡時刻。在我開始操作之後,我是用觀察價格行為的方式來做這一點。”

“觀察、經驗、記憶和數學——這些就是成功交易者必須依靠的事情。他不但必須觀察精確,還要隨時記住所觀察到的一切。他不能賭不合理性或不能預期的事情……他必須始終根據可能性來下賭注——也就是嘗試預測可能性。”

此外,利弗摩爾認為每天或者每個星期過度交易的投資者,更容易失敗。操作股票要注意把握時機,不是每天過度交易就能獲利的。有些時候,應該縮手不動,絕不操作。當市場缺乏大好機會,經常休息和度假是很明智的選擇。因為在紛紜的市場中,有時退居場邊當個旁觀者,可以比日復一日不斷觀察小波動,更能看清重大的變化。

附錄三 傑西·利弗摩爾投資語錄

1. 一流的投機家們總是在等待,總是有耐心,等待著市場驗證他們的判斷。要記住,除非市場驗證了你的看法,否則不要完全相信你的判斷。

2. 在投機中,如果你想賺錢,就得買賣一開始就能夠獲得利潤的商品或者股票。那些買進或賣出後就出現浮虧的東西說明你正在犯錯,一般情況下,如果三天之內依然沒有改善,立馬拋掉它。

3. 絕不要平攤虧損,一定要牢牢記住這個原則。

4. 當市場進入到一個明顯的趨勢之後,它將一直沿著貫穿其整個趨勢的特定路線而自動運行。

5. 當我看見一個危險信號的時候,我不會糾纏,我第一時間躲開!幾天以後,如果一切看起來還不錯,我就再回來。這樣,我會省去很多麻煩,也會省很多錢。

6. 記住這一點:在你什麼都不做的時候,那些覺得自己每天都必須買進賣出的投機者們正在為你的下一次投機打基礎,你會從他們的錯誤中找到賺錢的機會。

7. 只要認識到趨勢在什麼地方出現,順著潮流駕馭你的投機之舟,就能從中得到想要的利潤。不要跟市場爭論,最重要的是,不要跟市場爭個高低。

8. 不管是在什麼時候,我都會耐心地等待市場到達我認為的“關鍵點”,只有到了這個時候,我才開始進場交易,在我的操作中,只要堅持這樣做,總能賺到錢。我是在一個趨勢剛開始的心理時刻開始交易的,我不用擔心虧錢,因為我恰好是在堅守的原則告訴我立刻採取行動的時候,果斷進場開始跟進的。因此,我要做的就是,原地不動,靜觀市場按照它的行情發展。我知道,如果我這樣做了,市場本身的表現會在恰當的時機給我發出讓我獲利平倉的信號。

9. 多年交易給我的訓誡是,如果我不是在接近某個趨勢的開始點才進場交易,我就絕不會從這個趨勢中獲取多少利潤。

10.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真正重大的趨勢不會在一天或一個星期就走完,它完成整個運動過程需要時間。重要的是,市場運動的很大部分是發生在整個運動過程的最後48小時之內,這段時間是進入市場或退出市場最重要的時機。

11. 利用“關鍵點”預測市場運動的時候,請務必記住一點,如果價格在超過或是跌破某個關鍵點位後,價格的運動不像它應該表現的那樣,這就是一個應該引起你注意的危險信號。

12. 我相信很多操作者都有過相似的經歷,從市場本身來看,似乎一切都充滿了希望,然而就是此時此刻,微妙的內心世界已經閃起危險的信號,只有通過對市場長期研究和在市場上長期的摸爬滾打,才能慢慢培養出這種特殊的敏感。

13. 在進入交易之前,最重要的是最小阻力線是否和你的方向一致。

14. 當一個投機者能確定價格的關鍵點,並能解釋它在那個點位上的表現時,他從一開始就勝券在握了。

15. 在心理上預測行情就行了,但一定不要輕舉妄動,要等待,直到你從市場上得到證實你的判斷是正確的信號,到了那個時候,而且只有到了那個時候,你才能用你的錢去進行交易。

16. 在長線交易中,除了知識以外,耐心比任何其他因素更為重要。實際上,耐心和知識是相輔相成的,那些想通過投機獲得成功的人應該學會一個簡單的道理:在你買入或是賣出之前,你必須仔細研究,確認是否是你進場的最好時機。只有這樣,你才能保證你的頭寸是正確的頭寸。

17. 當股價從10美元漲到50美元,你不要急於賣出,而應該思考一下有沒有進一步的理由促使它從50美元漲到150美元。

18. 市場只有一個方向,不是多頭,也不是空頭,而是做對的方向。

19. 時刻留意可能出現的危險信號。

20. 投機,天下最徹頭徹尾充滿魔力的遊戲。但是這個遊戲懶得動腦子的人不能玩,心理不健全的人不能玩,企圖一夜暴富的冒險家不能玩,這些人一旦貿然捲入,終究要一貧如洗。

21. 華爾街永不改變,錢袋會變,投機者會變,股票會變,但華爾街永不改變,因為人性永不改變。

22. 一個人不能在同一件事上花幾年工夫,還形不成正確的做事態度,正是這一點將專業人士與業餘人士區分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