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了,還是學渣,是你的方式錯了!

努力了,還是學渣,是你的方式錯了!

在中國的中小學裡,但凡有一點自尊心的孩子,都會盡最大的努力,爭取讓自己變成“學霸”,但現實卻是:很多孩子已經拼命努力了,但學習成績就是不見好轉。

這是為什麼呢?

這其實也是中國社會的縮影,很多成年人,明明已經拼命努力奮鬥了,但職場位置、財務狀況、職業技能仍然不見改善,依然掙扎在貧困線上面一點點。

這又是為什麼呢?

有句名言:許多人的努力程度之低,還根本輪不到拼天賦。

這話不對啊,明明許多人已經近乎狠心拼命、廢寢忘食、精疲力竭了,難道他們的努力程度還不夠嗎?還要怎麼樣努力啊?

其實根本不是“努力不夠”,而是:許多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努力”!

沒錯,“知道如何努力”也是一種能力或天賦,有些人天生就知道,有些人後天慢慢悟道,但可惜的是,更多的人,他們一生都在低水平上重複一些簡單勞動或簡單思維,似乎很努力,但終究沒有任何突破性進展。

OK,今天我們就試著來破解這個謎團。

先說個故事吧,小時候,我第一天上“書法班”,老師就是教我們這樣“臨帖”:你需要先選擇自己喜歡的字體,顏柳歐趙?選一個……然後,你先彆著急寫,你要先“讀帖”,用眼睛去拆解這些字,特點是什麼?同樣是一橫一豎,為何而顏真卿肥腴而端莊?柳公權挺拔又遒勁?歐陽詢飄逸兼險絕…… 你把一個一個的字,在腦海裡讀通了,從筆鋒變化到間架結構,拆解完畢,再開始下筆。

從那時候開始,我就明白了一點,別天天埋頭“苦”練,苦是要苦在腦子,而不是肘子——寫書法要練習“懸腕”或“懸肘”,算是體力消耗,——你每天讀帖一小時再寫一小時,要比完全不讀帖埋頭寫三小時強得多。

我讀帖的時間,遠遠超過書法班小同學們……後來,第一次參加書法比賽,我就獲得東城區一等獎,然後陸續北京市二等獎,全國一等獎…… 乃至日本高野山書道學會的大獎等等,在寫書法的懵懂歲月裡,拿獎拿到手軟。

從這個故事,你能看出什麼道道嗎?為什麼練習“讀帖”,比練習“懸肘”強那麼多?

——我的理解是:“讀帖”可以促進“深度理解”,而“懸肘”卻不能。

什麼叫“深度理解”?就是你“真的懂了”,而不是你“以為你懂”。

我還記得我小學時,我的父親教我數學題的某一個瞬間,橫教豎教,我死活就是不明白,最後把父親氣得暴跳如雷,甩手走了,我還是茫茫然不知所措,然後只能就交作業了。

作業本再發下來的時候,那道題的旁邊多了一把鮮紅得刺眼的大叉叉,就在那一個剎那間,覺得腦子某個地方突然透亮起來,立即就徹底明白了那道題的真實含義。

任何一個成年人,一定都或多或少有過這種突然“想通了”的經歷,這真是美好的經歷,這也是學習的終究目的和最佳措施,這種經歷越多,這個人就成長得越快。

任何一個需要學習的內容,無論是書法,還是數學,還是其他知識,當我們開始面對它們時,都會必然經歷三個層次:

第一層:不理解

第二層:淺層理解

第三層:深度理解

所以你看,學習中最可怕的事情,其實就是永遠停留在第二層次,你以為自己懂了,其實還沒真正的懂,你以為自己會了,其實拿一道題過來你還是不會做。

如果真的一點都不會還好呢,而更更可怕的事情,是因為有了淺層理解,導致偏偏還是有一些簡單題目能做出來的,反正嘛,套套公式、寫寫過程,最後總還是能算出來的。於是,許多孩子就不再嘗試“深度理解”——作業那麼多、時間那麼緊,趕緊的把作業做完,交差了事啊;至於老師,又有幾位能夠明白孩子是不是“真的理解”,就算能明白,一個班這麼多孩子,肯定也顧不過來啊。

在學校裡,課程可不等人,永遠是一節一節往前趕,不管你理解或不理解,都要進入更難的學習階段。可憐那些孩子,前面簡單的概念還沒完全搞懂,就接著學習更復雜的知識,結果就是越走越吃力、越學越痛苦,於是只能慢慢的承認自己是個學渣了。

那麼,要如何迅速達到“深度理解”呢?

其一,故意折騰“腦子”。

就象雕爺學寫書法,寫書法多簡單的事啊,隨便拿起筆就寫,直接“臨帖”就行了嘛,但是不能,必須先“讀帖”,在腦子裡拆解明白了才下筆。這就是折騰“腦子”。

數學也是一樣,不要提筆就做,可以先“讀題”嘛。我以前說過:真正“看懂”考題,至少要達到這幾個層次,一是看懂“知識點”,到底考什麼;二是看懂“陷阱”,難點在哪裡,三是看懂“命題技巧”,搞清楚命題老師的思路。真搞清了這三個層次,大部分考題自然都可以舉一反三啦,“深度理解”也就水到渠成啦。

其二,選擇“hard”模式的遊戲。

任何遊戲一般都有三個設置,一個是“easy”,一個是“hard”,一個是“very hard”,永遠沉迷於“easy”的玩家是沒有出息的。在學習上也是一樣,一旦掌握了基本入門的知識,就必須不斷嘗試“hard”和“very hard”的模式。

其實,任何一個層次的知識,都可以設置比較難的測試,如果你願意,就應該把簡單重複的題海戰術拋開,不斷挑戰難度更高的各種關卡。例如,可以把當前知識和以前學的知識綜合起來測試,總之道理是這個道理,具體怎麼做,還要看現實情況而定的。

以上是第一個關鍵路徑:“深度理解”。

這還有第二個關鍵路徑:“深度聯繫”。

科學家們早就發現了,所謂學習的本質,只不過是大腦的神經元之間形成了新聯繫,或者說長出了新突觸。而這些小小突觸生長出來以後,如果長時間不理會它、不刺激它,它們又會慢慢消失——這就是遺忘。

所謂學習,其實就是一邊不斷刺激大腦神經元生長出小突觸,一邊努力抵制它消失的一個過程。如果你想要讓這些小突觸長久不消失,要麼不斷重複刺激,要麼儘可能多讓它跟周圍的神經元多層次多角度地聯繫起來。

換言之,新知識如果能與我們的舊知識聯繫起來,就更容易理解和記住新知識。舊知識就是周圍的神經元,如果它們會伸出無數個勾子,把新知識勾住,那新知識就永遠不會忘了。

舉個例子,我們能輕鬆背誦一首詩28個字,但把這28個字打亂,再讓你記下來卻難如登天。因為單獨而雜亂的字,無法與我們大腦中浮現的畫面或原有的記憶聯繫起來。

所以說,任何知識體系,只要能夠從頭推理、演繹出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連貫的、首尾呼應的知識體系,那這個知識體系才是真正的掌握了,這就是“深度聯繫”。

特別是理科的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它們本來是完整的體系——非常可惜的是,現在我們標準化的課堂教育模式,正好背離了這個原理,他們非常隨機、毫無根據的把原本關聯的課程劃分成許多個章節,把原本關聯的學科劃分成許多個科目。

薩爾曼老師說:“遺傳學被歸入了生物課,而概率這一概念被歸入了數學教育,然而遺傳學實際上是對概念的應用。同理,物理明明需要應用代數和微積分,它卻與這兩門課程脫節,成了獨立的學科。化學和物理研究的現象很多都是相同的,只不過研究角度不同罷了。”

你看,我們的學習存在著兩個“割裂”,一個是學科之中的“前後割裂”,另一個是學科之間的“左右割裂”,而這兩個“割裂”如果不好好彌補:從大的角度而言,使我們的科技永遠難以趕上發達國家,因為所有知識的前沿都是交織的,融為一體的,割裂意味著創新的窒息;從小的角度而言,一個學渣如果不能很好的打通這兩個“割裂”,就難以把知識體系融會貫通,可能就永遠難以趕上學霸。

那麼,要如何迅速達到“深度聯繫”呢?

其一,從頭到尾。無論是數學、物理,還是歷史、地理,其實都可以用“塗鴉”式簡單示意圖把主要知識體系從頭到尾的標註出來,然後講述或演繹一遍,只有這樣,才能迅速把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縫隙”和“缺口”抹平,形成一個普遍聯繫的知識網絡存進大腦裡。

其二,從左到右。舉個例子,歷史和地理這兩課,往往是聯繫得非常緊密的,因為所有的歷史事件都在某個地點發生的,這個地點的環境、人文和資源,往往與歷史上的大戰勝負緊密相關,如果能夠融合起來學習,效率不是倍增嗎?還有個設想,如果7歲以前,孩子的英語聽力很好的話,難道不能使用英語直接教授數理化嗎?(這個想法,我正在自家孩子身上試試呢,如何成功了,再向朋友們彙報)這樣英文和理科不是都搞掂了嗎?

總而言之,學渣之所以是學渣,不是因為不努力,也許是因為太努力,以至於根本沒有時間抬頭看路,只是閉眼猛衝,最後迷失於簡單背誦或題海戰術當中,既沒有“深度理解”,也沒有“深度聯繫”,學渣們的求學之路,當然也只能越走越窄,最終窄到無路可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