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阿之別,正是「主義」與「問題」之別

(我寧可)少談點主義,多談點問題。——胡適

在越來越讓人難以捉摸的世界盃上,南美豪強巴西和阿根廷都先後遭遇了小組賽首輪被逼平的尷尬。同為熱門,我們難免將二者比較——但阿根廷的慘敗和巴西的“慘勝”,卻折射了兩國足球太多的不同。

巴阿之別,正是“主義”與“問題”之別

對阿根廷主帥桑保利來說,這幾天可謂人生中最低谷——在球隊內部,他幾乎失去了一切支持;在國家內部,他同樣無人理解,甚至一度被認為將提前被解職。後來在管理層在球員間努力斡旋後,他的位置暫時保住了。然而,阿圭羅、伊瓜因等7名球員也宣佈:世界盃後將退出國家隊,梅西是否也在7人之中?你猜。

本人在阿根廷首輪不勝冰島之後,曾寫過父親節這天,阿根廷迷失了爸爸對梅西(個人英雄式)的過分依賴是阿根廷的一個死結。但與巴西相比,在更高的層次上阿根廷依然是輸家——“問題”與“主義”之爭。

巴阿之別,正是“主義”與“問題”之別

南美人通常都有著一種被理想強烈感染後,激進的行動力與天才的想象力。在各個領域都是如此——從玻利瓦爾到貝隆總統,從切·格瓦拉到馬拉多納,這些偉大的南美人民的精神領袖,讓人對主義的偏執產生了錯覺。足球上的阿根廷人就深深陷入了自己的“精英主義”之中,這種主義的要素包括瘋狂的攻勢足球、個人化明顯的天才足球、以及對精神力的盲目崇拜。

2002年帶阿根廷隊打世界盃的主教練貝爾薩,算是是桑保利的精神偶像——不計成本地瘋狂投入進攻、對比賽風格的深度執迷。這讓貝爾薩成為了那屆世界盃的犧牲品,也讓他從此就遠離了世界一流教練圈。在2015年美洲盃擊敗祖國奪冠後,桑保利也用這種特別的“主義”,吸引阿根廷人並獲得了超級的信任。

巴阿之別,正是“主義”與“問題”之別

所以你們看到了,偏執的“主義”在,阿根廷的危機一直都在。相對來說,巴西人對“問題”的理解,更讓人覺得高明。

首先在人才底蘊上,他們始終當世無雙——但在風格上,他們早已拋棄了傳統南美足球的控制、盤帶、慢節奏與對進攻的執拗,早在24年前的1994年世界盃上,一支充滿肌肉與力量感的巴西隊被證明是可以獲得成功的。

所謂“主義”,你讓巴西人從1-7的國難走來後再選,早已答案分明。剩下的事情,往往變得務實——問題在哪裡,我們就去往哪裡。

蒂特這代巴西本土的“高喬”教練,更是在斯科拉里身上學到了更多的管理與馭人之術,在大賽期間對球員身體上和技戰術上的管理深度則更為精密。在球隊的防守上,每個細節巴西人都能執行到位——這不能不讓人信服,無論場上與場下,這支球隊都有著同歐洲人一樣的紀律與規矩。

巴阿之別,正是“主義”與“問題”之別

嗯,同樣地,在長達90分鐘狂轟濫炸無果、在賺得點球又被VAR取消的情況下,巴西人在“問題”上的反應毫不含糊——最終打破僵局的一球,正是菲爾米諾和熱蘇斯雙中鋒同時插入禁區、庫蒂尼奧後排插上的套路——標準的歐式長傳衝吊的套路,多像是鼎盛時期的切爾西。

巴阿之別,正是“主義”與“問題”之別

只是苦於沒有羅納爾多這個級別的超級前鋒——甚至一個阿德里亞諾這種類型的球員,也早已絕跡。巴西前鋒人才凋零,但如今後腰人選天下無敵。對問題的務實與冷靜,使他們終於能夠脫穎而出。

還好有巴西人,讓世界盃暫時還沒有變成歐洲盃。而對阿根廷來說,尼日利亞今晨慈善性的獲勝,才真是吉凶難卜。

看到這裡的你肯定是真愛,還不趕緊分享一下,畢竟朋友圈裡靠世界盃吹逼的朋友還在嗷嗷待哺ing

巴阿之別,正是“主義”與“問題”之別

實在不行,就讚賞吧,也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