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重大問題不選擇,實際上是最糟糕的選擇

俞敏洪:重大問題不選擇,實際上是最糟糕的選擇

1

不管是否情願,人活在世上,每時每刻不再選擇。

小到吃飯、旅行、睡覺,大到婚姻、事業、居住地等的大事,都在選擇。

小事上我們可以做很多選擇。比如說早餐,可以選擇吃稀飯鹹菜,也可以選擇麵包牛奶,或者豆漿油條。

到哪裡旅行,可以選擇在城市郊區自駕遊,也可以選擇坐高鐵去西湖遊,也可以選擇到廣西桂林遊。

但是人生大事上,我們做選擇的機會少,而且選擇並不多。我們不可能今天做一個選擇,明天再做一個選擇。

如果不斷地變換選擇,將要付出及其昂貴的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到最後有可能一事無成。

也許,人生最難的不是選擇,而是沒有選擇或者不做選擇,尤其是面對重大問題時,不做選擇。

俞敏洪:重大問題不選擇,實際上是最糟糕的選擇

就像俞敏洪說:面對重大問題不選擇,實際上是最糟糕的選擇。

2

身邊有一位將近40歲的姐姐,至今仍然沒有結婚。有時候在一起閒聊時,為了避免尷尬,我們都會很小心地不讓自己談及到另一半、婚姻或家庭相關的內容。

她一直未結婚的真正的原因,身邊的同事也無人知曉,只知道她在年輕的時候,身邊總有排著隊的追求者,應該是看花了眼,所以一個也沒有選。

後來,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身邊的追求者就越來越少,到如今,身邊再也沒有了追求的人,因為那些追求者之前看追求無果,要不放棄了要不早已結婚生子。

俞敏洪:重大問題不選擇,實際上是最糟糕的選擇

姐姐為什麼在最好的年華時,沒有選到一生伴侶呢?最後來一次不經意的聊天中,才知道原來這位姐姐覺得婚姻太麻煩,擔心自己嫁給一個渣男。

所以面對身邊的追求者,她都抱著一種不信任的態度,不敢向前邁出一步從中選擇一個男生先談談戀愛再說。

選擇什麼樣的人生伴侶,可以說是和事業一樣是頭等大事。有人或許擔心自己遇到渣男,有些人或許害怕婚姻的不忠,有些人或許家庭會給予自己束縛,所以當面臨選擇的時候,選擇了順其自然的不選擇。

其實不選擇,實際上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做了另外一個選擇,這個選擇,有可能是一生孤獨陪自己度過。

我們會發現,婚姻、家庭這頭等大事,不選擇,實際上最糟糕的選擇。

3

事業同樣屬於人生大事,我們所畢業的學校和所學專業,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我們未來要從事的行業和職業。

有些人畢業後選擇回到老家找一份安穩的工作,有些人則選擇到大城市中為老闆打工,還有則是選擇一畢業就開始創業。

俞敏洪:重大問題不選擇,實際上是最糟糕的選擇

不管是哪種選擇,這些選擇都決定了未來我們的人生走向和結果。

哪一種選擇沒有對錯之分,也沒有優劣之分,只是我個人覺得,有些人選擇變成一個追隨者或在大公司安逸地工作,這樣的選擇實際上放棄了自己一生可能的事業機會。

在現在時代背景下,創業不一定需要很多的啟動資金,有很多斜槓青年、自媒體等,本身也是一種很不錯的創業選擇。

面對是否創建自己的事業這個問題,俞敏洪說:人生面對的兩難就是,選擇了不一定成功,但是面對重大問題不選擇,實際上最糟糕的選擇。

4

那怎麼樣才能讓自己的選擇更加正確呢?這其實是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情。選擇的正確性和人生的閱歷、經歷、年齡等相關。

俞敏洪:重大問題不選擇,實際上是最糟糕的選擇

大家可能會認為,等想清楚了再選擇。但是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在徹底想清楚並預料到結局之後才去選擇的。

所以,只要基本面上沒有問題,就應該勇敢地去選擇。

比如說選擇婚姻,不是因為對方的錢財或者美貌,而是更加要注重兩個人內在的契合和價值觀是否一致,如果很契合和價值觀基本一致,那婚後的關係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選擇事業則要看自己的興趣愛好,因為興趣愛好對自己來說有一種無可抵抗的吸引力,就像玩遊戲一樣,只要有時間有精力,不管投入多久多少精力,都心甘情願。

那也只有選擇與自己興趣愛好相關的事業,才能保持一種持續不斷地熱情,才願意長時間地努力,而不論遇到什麼困境險阻,最終也更容易成功。

一個人有真正優質的生活質量和事業深度不僅要靠正確選擇,更多的是靠願意為自己的選擇長時間深耕。

俞敏洪:重大問題不選擇,實際上是最糟糕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