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千古绝对的3副对联,令人拍案叫绝,传为千古美谈

对联,俗称对对子,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得广大百姓的喜爱。关注小点,一起来欣赏堪称千古绝对的7副对联,令人拍案叫绝,传为美谈。

第1副对联。明代中期,有一个周边外国的使者来到大明朝。使者想要仗着自己的才华,挫挫明朝的锐气,于是出了一个上联让陪同的官员对下联:“朝无相,边无将,玉帛相将。”

堪称千古绝对的3副对联,令人拍案叫绝,传为千古美谈

这个上联确实有点水平,前两个半句的相和将是名词,而后一句的“相将”是动词。整个上联的意思是明朝朝廷无人,只好把美玉和绢帛拿出来献给外国。这不但是考学问,更是有意的挑衅了。

可惜那个陪同外国使者的官员一下子被难倒了,完全答不上来。这时候,大学士李东阳笑眯眯的说:“这有何难!”他把自己的下联写下来,告诉了那个官员。

堪称千古绝对的3副对联,令人拍案叫绝,传为千古美谈

官员眼睛顿时一亮,瞬间有底气了,对外国使者说:“我有下联了。天难度,地难量,乾坤度量。”不得不说这个下联对仗工整,而且针锋相对,有的放矢,狠狠的驳斥了外国使者。下联的意思是说天地难以衡量高低宽广,而明朝朝廷的度量岂是你小小国家能够揣摩的?

第2副对联。根据古籍《八闽志》的记载,上杭县有个叫白水漈的地方,当时有人题了个上联,十分刁钻,所以长时间没有下联。这个上联是:“白水漈头,白屋白鸡啼白昼。”

堪称千古绝对的3副对联,令人拍案叫绝,传为千古美谈

上联的难在于连用了四个白字,下联必须也要用四个同样颜色的字来应对,十分考验人的才华。到了明代,有个叫林大钦的学士经过白水漈,居然有了一个下联:“黄泥垄口,黄家黄犬吠黄昏。”

黄泥垄也是当地的一个地名,用地名对地名,用黄对白,可谓对仗工整,严丝合缝,令人拍案叫绝。

第3副对联。陈洽八岁的时候,和父亲一起出门。父亲见两艘船一快一慢,就出了个上联考他:“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这个上联是谐音对,“橹速”是三国名人鲁肃,而“帆快”是汉代名臣樊哙,颇有难度。

堪称千古绝对的3副对联,令人拍案叫绝,传为千古美谈

而陈洽立刻就回答出了下联:“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下联同样谐音双关,隐藏了宋代名将狄青和汉代名臣萧何,可以说和上联功力匹敌,旗鼓相当。所以这副对联也被称为千古绝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