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 詩和遠方|採茶打餈粑歡樂不斷 濱州孩子牽手土家娃兒做客家鄉

濱州日報/濱州訊10月4日,國慶恩施土家文化研學之旅進行到了第四天,研學隊伍到達白果鄉金龍壩村,觀民居民藝、體驗採茶樂趣,進一步領悟土家文化。

大山 诗和远方|采茶打糍粑欢乐不断 滨州孩子牵手土家娃儿做客家乡
大山 诗和远方|采茶打糍粑欢乐不断 滨州孩子牵手土家娃儿做客家乡
大山 诗和远方|采茶打糍粑欢乐不断 滨州孩子牵手土家娃儿做客家乡大山 诗和远方|采茶打糍粑欢乐不断 滨州孩子牵手土家娃儿做客家乡
大山 诗和远方|采茶打糍粑欢乐不断 滨州孩子牵手土家娃儿做客家乡

茶園體驗採山茶樂趣。

大山 诗和远方|采茶打糍粑欢乐不断 滨州孩子牵手土家娃儿做客家乡

採茶大哥大姐茶園開唱採茶《夥計歌》。

置身春光明媚的茶園,孩子們一陣歡呼雀躍。揹著大揹簍,拎著塑料袋,提著小揹包……雖然孩子們採茶的裝備不那麼專業,可是採起茶來的那一股認真勁兒,絲毫不輸給大人。茶農一邊給大家介紹採茶技巧,一邊穿梭在茶園中來回指導:“兩葉一芽,越嫩越好。選好要摘的嫩葉後,不要用指甲掐,要直接折斷……”。知道方法後,大家採起茶來就得心應手多了。“鞋樣嘛剪得好,鞋襪兒做好了啊,夥計,莫叫那個爹媽,知呀嘛知道了……”伴隨著採茶大哥大姐們嘹亮的《夥計歌》,不一會兒,一片片茶葉就鼓鼓地裝滿了大揹簍。孩子們一邊採茶,一邊感受茶園春光,盡情體驗採茶的樂趣。

大山 诗和远方|采茶打糍粑欢乐不断 滨州孩子牵手土家娃儿做客家乡
大山 诗和远方|采茶打糍粑欢乐不断 滨州孩子牵手土家娃儿做客家乡

採茶歸來品嚐熱騰騰的餈粑。

在金龍壩村傳統民居吊腳樓內,兩個身強力壯的農家漢子大力揮舞著木錘,配合默契地打餈粑。經過了一次又一次擊打後,一大盆熱氣騰騰、粒粒晶瑩的餈粑就新鮮出爐了。採茶歸來的孩子們狼吞虎嚥地吃著剛出鍋的餈粑,心裡格外美。

大山 诗和远方|采茶打糍粑欢乐不断 滨州孩子牵手土家娃儿做客家乡
大山 诗和远方|采茶打糍粑欢乐不断 滨州孩子牵手土家娃儿做客家乡

土家娃兒做客濱州,父母依依不捨送行。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研學遊返程時邀請了20名金龍壩村金龍小學的學生做客濱州,與濱州孩子手牽手共度三天“山那邊”的日子。車子即將駛離金龍壩村,前來為孩子送行的父母不禁紅了眼眶。“這是孩子第一次離開我這麼多天,雖然心裡捨不得,但我知道我必須支持她去看看山外面的世界有多麼好。”金龍小學姚怡婷的媽媽說。在得知能與濱州孩子手牽手做客濱州這一好消息後,土家娃兒們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寫下了一段段文字與我們分享他們的故事:

我叫謝青山,我來自一個美麗的大山村——金龍壩村。我從小就和大山還有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在河北打工,媽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離家出走,我一直在問奶奶媽媽離家出走的原因是什麼?但一直讀到六年級了仍未得到答案。每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耀大地的時候,在鳥兒的歌唱聲中我快樂的跑向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可以拋掉我所有的煩惱。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往返學校和家之間。當讀到六年級時有一篇課文叫《山的那一邊》又勾起了我的猜想,山的那一邊到底是什麼?山的那一邊媽媽在嗎?我多想去看看,多想去看看。

我叫李鴻,出生在大山裡一直與外婆相依為命。由於大山的阻隔今年快80歲的她從沒有走出過大山,今年暑假我專門挑了一個晴朗的日子帶外婆去城裡玩。剛到城裡外婆望著川流不息的人群頓時有點緊張,來來往往的車輛讓她初步感覺到了城市的熱鬧非凡。我用我炙熱的小手拉著外婆那滿是老繭的手頓時心裡一顫,不知不覺中外婆為我們付出太多了,但從沒有對我們提出任何要求……望著外婆渾濁的雙眼裡透出一道亮光我心裡有了些許安慰,夕陽下外婆那滄桑的臉上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我叫楊浩然,今年9歲,小學四年級學生,家住湖北省恩地市白果鄉白果居委會,家中共有6人,奶奶是白果居委會退休老幹部,爸爸以跑大貨車為生,媽媽在海南務工,還有一個四歲的弟弟就讀於白果幼兒園。2016年,奶奶和爸爸先後查出患有尿毒症,他們每週要做3次透析,爸爸因此散失勞動力,一家人僅靠媽媽每月的4000元工資收入維持生活。生活開支雖然緊張,但作為哥哥,我要堅強樂觀更要努力撐起這個家。

白果鄉中心學校校長瞿德威告訴記者,這次金龍小學學生們跟著研學隊伍走出大山看外面的世界,將山那邊優秀的文化和理念帶回來,將山裡人獨有的淳樸的東西帶出去。看似普通的一次外出交流,卻有可能改變孩子的成長軌跡。對山裡教書的老師而言,授田英才學園是一個大的教育集團,在辦學眼光和教學理念方面都會帶給隨行老師積極的指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