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坪村:精准施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原文标题】精准施策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咸宁市教育局驻村扶贫小记

【湖北日报讯】作者:湖北日报记者 黎海滨 通讯员 刘建平

探访大坪村:精准施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湖北通城:美如画卷的大坪畈~


9月29日,记者一行前往通城县大坪乡大坪村探访精准扶贫情况。时值金秋,峰峦峻秀的药姑山,漫山油茶墨绿;美如画卷的大坪畈,满畈稻谷金黄,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

走在干净整洁的村组公路上,映入眼帘的是规划有序、错落有致的民居。路边,十几个大棚连成一片。大棚内,瓜菜硕果累累,白芨、黄精等中药材长势良好,生机勃勃。

“全村面貌大改观,得益于咸宁市教育局驻村扶贫工作队精准帮扶。”大坪村支书黎曙光站在新建成的村党群服务中心,笑着对记者说。

探访大坪村:精准施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一)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今年初,咸宁市教育局选派三名干部进驻大坪村,由市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骆名录担任队长、第一书记,全力投入驻村扶贫工作。

大坪村位于大坪乡西北部,毗邻大坪集镇,紧靠湖南临湘。全村共有14个村民小组,592户、2756人,其中贫困人口1014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36.7%。

驻村以后,骆名录带领队员入户调研,发现大坪村距离乡中心完小较远,孩子上学大多需要乘车和办理午托。这对于许多贫困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绝不能让一个孩子辍学!”驻村工作队决定开展扶贫助学活动,全力做好“控辍保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叠加资助贫困生。咸宁市教育局挤出办公经费5万元,用于对大坪村贫困户中81名在读学生进行叠加资助,对10名特别困难户学生,额外给予资助,确保秋季开学一个学生都不能少。

——爱心妈妈送关爱。该局十多位女职工专赴大坪村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为每一名留守儿童送上了新书包、新文具,发放了联系卡,帮助留守儿童家庭解决实际困难。

——社会人士献爱心。7月2日,该局组织广州、内蒙等多地爱心企业家代表赴大坪村开展“爱心助学在行动”活动。11名企业家成功结对12名学子,并从今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每月给予资助,直到完成大中专学业参加工作。

——充实农家书屋。该局专门开展“我为农家书屋捐书活动”,为大坪村共捐赠农村实用技术及科普、文化教育、学生课外阅读、少儿阅读、种植养殖等各类读物1000余册,大大充实了大坪村“农家书屋”,有效缓解贫困农村农民群众买书难、看书难问题,改善了农村科学知识和阅读资料匮乏的现状,以“精神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探访大坪村:精准施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骆名录(右)与村干部到大棚基地查看白芨苗生长情况~


(二)产业扶贫:夯实稳定脱贫之基础

大坪村生产结构单一,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咸宁市教育局驻村工作队精准施策,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夯实大坪村稳定脱贫之基础。

——兴建种植养殖基地。整合资金,投资21万元(含市扶贫工作经费5万元),建立47亩油茶、1个白芨中药材和4个蔬菜大棚基地。投入10万元,建立龙虾养殖基地。投入10万元,兴建勾藤套种紫苏基地。筹备艾叶生产基地建设,鼓励广大农户种植艾草。

——开展技术培训,增强造血功能。邀请职成教科、咸宁职院、职教集团学校等单位专家,专程来大坪村开展油茶、药材、大棚蔬菜、猪羊、鸡鸭、鱼苗等种养技术培训,让每户贫困户掌握一至两门产业技术,增强其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

——着力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经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大坪村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得以立项。为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实施,骆名录与村两委干部多次与省市县有关部门联系,积极跟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全部完成并投产。

探访大坪村:精准施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咸宁市教育局驻村工作队严守每周‘5天4夜’驻村要求,人人出满全勤,不讲条件,不讲价钱,全身心办实事,求实效。”大坪村两委干部这样评价工作队长骆名录与两名工作队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