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對於仇人,我都一一選擇原諒

蘇軾,這位備受後人景仰的文學巨匠,在其從政為官期間竟3次遭貶謫,行遍人間崎嶇路,嚐盡酸甜苦辣情,歷盡排擠、打擊和屈辱。面對這殘酷的命運,蘇軾卻始終挺直脊樑,笑看得失榮辱,面對仇敵,也都一一選擇原諒,用曠達之心鑄就了自己的千古英名。

蘇軾:對於仇人,我都一一選擇原諒

蘇軾的一生,成也豪邁,傷也豪邁。他的詩文,字裡行間透出恢弘壯闊,抒發著一種難以言狀的大氣,彷彿世間一切盡鎖其筆尖,也由此成就了蘇軾在文學上不可動搖的文豪地位。但是亦是因為這份“真性情”,讓蘇軾飽受讒言所害,仕途之路走得相當艱難,幾易職位,幾度貶謫,從政的大部分時間,他都行走於奔赴各地上任的途中,但是如此曲折不堪的生活,卻始終沒有徹底磨滅蘇軾為國為民的赤膽忠心,如其所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蘇軾:對於仇人,我都一一選擇原諒

蘇軾別黃州赴汝州任途經金陵時,遇當年政壇對手王安石騎毛驢迎至江邊,兩人會面,一番敘談,恩怨化解,和好如初。蘇軾遇赦北歸時,陷其於不義的宰相章惇已落難,亦被貶謫嶺南,章惇的兒子怕蘇軾報復,便寫信請蘇軾高抬貴手,蘇軾接信後立即回函,安慰他們,並把自己在嶺南的生存經驗和應注意事項告訴章惇的兒子,還囑咐他要給其父親多帶些藥,以便保重身體等。章惇的兒子接信後熱淚盈眶,感激涕零。

甚至於政敵的迫害,竟被他看成是一生的功業: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繫之舟。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蘇軾:對於仇人,我都一一選擇原諒

這是蘇子的自畫像。縱觀他的一生,我倒認為,黃州的蘇軾,惠州的蘇軾,儋州的蘇軾,心靈上是最輕鬆自由的。心靈的喜悅,思想的快樂,這三個時期,是最豐富的。當然,儋州確實太苦了一點,常常捱餓。即使這樣,在林語堂的筆下,物質上貧乏至極的蘇子的藝術張力與精神自由,也比他身居高位時要廣闊的多。他在文學上的巨大成就,都是在這三個人生階段確立並高揚的。

他如此善良。如此可愛。身居高官,竭忠盡智為百姓謀福利,毫不顧忌得罪一批批的為個人謀的政客;位居低微,以坦蕩蕩童稚之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希望他身邊的所有百姓安康自在。一切發乎純良真摯的天性。

蘇軾:對於仇人,我都一一選擇原諒

愛也好,恨也好,名也罷,位也罷,在一段段艱辛的貶謫之路上,蘇軾將往日的怨恨揉於心尖,化為筆墨,一筆勾銷。三段曲折的謫居途,數千裡的行程,一路真實的體驗,蘇軾被削弱了做官的權力,卻由此走進了文學創作這一無限廣闊的新天地。

他突破了中國文化的制高點,築起了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山,他包攬了中國人的堅毅、豁達和豪放,成就了他永遠高貴的尊稱——坡仙。一代文豪高尚的道德品質,熾熱的民本思想,深博的文學造詣,大海般的襟懷,卓越的創造力,在3次貶謫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贏得世人的欽佩和讚賞。

蘇軾:對於仇人,我都一一選擇原諒

一句“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便成為了蘇軾在最後時光裡,對於自己的一生,最貼切、也是最為真實的詮釋。

用林語堂的話作結:蘇子的肉體雖然會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輩子,則可成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可以閃亮照明、可以滋潤營養,因而維持眾生萬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