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有什麼不同?

user8776068180877


樓主你好。

到達退休年齡單位辦退休,和個人辦退休最大的不同,就是辦理的這個程序,是有不一樣的區別。

單位辦退休的話,只需要你在到達退休年齡之後,所有的手續,都有你所在的工作單位替你辦理。

而個人辦退休的話,是需要你自己去操心辦理這方面的手續,所以說手續上相對繁瑣一些。

那麼針對個人辦退休的人,主要是以靈活就業人員交費。那麼我們國家有部分省區,靈活就業人員,女性的退休年齡是要到55歲,才能辦理退宿,所以說這方面的差距是和公司辦退休有明顯的差距。

你們只要交費相同,交費年限相同。那麼最終拿到的退休金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


社保小達人


在單位辦退休和自己辦退休主要有兩方面不同,第一是辦理程序不同,第二次退休待遇不一樣。

一般來說,如果用人單位辦理退休的話,是需要單位人事工作人員攜帶公章、職工檔案陪同退休人員去辦理的。自己辦退休,一般是本人提取職工檔案後,到相應審批部門蓋章,本人在退休審批表上簽字就可以了。


其實最大的重點在於兩種退休方式的待遇差距是不同的。主要體現在繳費多少的問題上。

其實影響我們退休待遇高低的因素,主要是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

在繳費基數相同的情況下,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待遇越高。

繳費年限相同,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待遇越高。

個人賬戶、社會平均工資、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方法,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如果我們在企業工作,社會保險費是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一般是養老扣8%,醫療扣2%,失業扣0.5%。都是以繳費基數為基準。比如,我們繳費基數是5000元,每月就需要個人扣繳525元。

但是如果我們是靈活就業人員自己交納保險。一般來說需要自己承擔企業部分和個人部分。比如青島市養老的繳費比例是20%,醫療繳費比例是10.8%。交納同樣的,社保基數5000元。我們每月需要交費,1540元。


可以說在青島為企業工作,企業給職工繳費,負擔只有個人交費的1/3。

一般來說,99%的靈活就業人員都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納費用的,很多人還是隻交夠15年辦理退休為止。這樣實際上他們退休時的退休待遇並不會跟想象的一樣高,只有最低的生活保障差不多。

個人賬戶記賬利率跟工資增長率一樣的情況下,15年最低繳費基數,退休待遇只有18.2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而40年按社會平均工資繳納費用的企業退休工人,可以領取67.63%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退休待遇是靈活就業人員的3.71倍。

因此,雖然退休手續差不多,養老金計算公式也一樣,但是在企業工作,負擔較輕。如果是社會自己繳納社保,待遇非常重,而且退休待遇也不高。所以,很多靈活就業人員交納社保的積極性就差了。

其實不管怎樣,只要有一份退休待遇,即使滿足不了生活需要,我們也能夠大大降低我們老年後的負擔。而且每年養老金調整的時候都是向低收入群體照顧。所以,養老保險還是非常重要的。


暖心人社


到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主要是退休審批和辦理程序不同,還有一點是兩種退休方式的個人心理感受不同,雖然退休待遇完全一樣。


1、辦理程序不同

辦理程序不一樣,一般來說,在單位的退休,不用自己去辦理,單位人事工作人員會攜帶公章、職工檔案去單位參保地的社保中心,替你辦好一切退休手續。

而自己交社保,到退休時要自己到戶籍所在地的社保中心辦理。如何辦理可以事先去社保處諮詢一下,他們會告訴你要帶好的材料及證件,準備好後到退休之日去辦理。

2、退休審批條件稍有不同

退休的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社保繳費滿15年。

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的審批條件稍有不同,即女性靈活就業人員的退休年齡和企業女職工的不同。在單位退休的話,女工人年滿50歲就可以。如果在社會上退休,各地政策不同,可能50歲,而大部分地區規定是55歲。

3、待遇完全相同,但個人心理感受不同

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種退休方式,在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等相同的情況下,養老金計發標準是一模一樣的,兩者待遇完全相同!


但是,兩種退休方式的待遇給很多人心理感覺是很不相同的,甚至認為差距巨大,為什麼呢?

因為按照法律規定,如果有用人單位的,以職工本人的全額工資為繳費基數,養老保險費由用人單位代扣代繳。其中個人繳費部分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部分進入統籌賬戶。大部分省份是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

有幾個省份稍有區別,比如福建是企業18%,其他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上海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2%、8%,武漢是機關事業單位繳納21%,私企、外企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

在單位,我們拿到手的工資一般要被扣:養老8%、醫療2%、公積金12%及失業保險等合計24%左右。但是單位代繳養老20%,醫療8%,公積金12%以及其它小項合計40%以上。所以如果你的繳費基數是5000元,每月個人共需要扣繳1200元左右,其中養老保險扣繳400元,醫療保險扣繳100元,同時有單位代繳2000左右的隱形工資待遇。

而如果靈活就業人員以及個體勞動者,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需要個人承擔企業部分和個人部分。大部分省市養老的繳費比例要求是20%,其中8%進入個人賬戶,12%進入統籌賬戶。

同樣的,社保基數5000元,在社會上的人員每月需要交養老保險費1000元,醫保10%是500元。因此,雖然退休後養老金計算公式一樣,但是在單位工作,負擔較輕。


如果是自己繳納社保,負擔重多了。

還以同樣的社保基數5000元為例,有單位的每月被扣1200元,但每月有個人和單位各12%合計1200元的公積金進入個人賬戶,即使你不買房,退休時也可以取出。而沒有單位的個人,每月繳1500元,沒有公積金,退休後拿的養老金才和在單位退休的一樣多。

這樣,人們會覺得同樣一個月是5000元工資,可社會人員每月多交300元保險費,才能拿到和單位退休的一樣多的養老金,每月還少1200元的公積金,心理會覺得很不平衡。

還有一些人不明白這個差距,以為在單位和在社會靈活就業都拿5000元的工資是待遇相同的,甚至到一些私企或個體工作,根本都不過問是否有包含五險一金,其實以5000為基數來說,兩者至少相差了1500元。

因為有這樣的認知誤差及心理不平衡,很多靈活就業人員交納社保的積極性就差了。所以,當國家規定“以所在地區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按照不低於60%和不高於300%的標準自行確定繳納基數”時,大部分的靈活就業人員都是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納費用的,很多人還是隻交夠15年就不交了。


而影響我們退休待遇高低的因素,主要就是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在繳費基數相同的情況下,繳費年限越長,退休待遇越高。繳費年限相同,繳費基數越高,退休待遇越高。

所以當靈活就業人員選擇了低繳費基數和繳費年限後,他們退休時的退休待遇就沒有想象的高,只有最低的生活保障差不多,這樣又加大了心理落差。

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主創業、自由職業時,有書君友情提示:當你從“單位人”變為“社會人”,沒有單位代扣了,更要記得給自己一份養老保障,力所能及的交養老保險費,趁年輕盡力降低自己老年後的負擔。

如果你正在找工作,有書君也提醒你:千萬別忘了問工資待遇中是否有包含五險一金或三險一金。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你好!到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到底有什麼不同?

作為一個從事社保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員,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題主,除非單位為你繳納了比自己個人繳納費用更高基數的養老保險,否則單位辦理退休與社會個人辦理退休在養老金計算核定上沒有任何區別和不同。

《社會保險法》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和個人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繳納社保是法律強制性規定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中的主要險種,按照法律規定,有用人單位的,以職工本人工資為基數,由單位與職工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分別繳納,職工個人繳費部分由單位代扣代繳。當前繳費比例為單位20%,個人8%,其中個人繳費部分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部分進入統籌賬戶。

靈活就業人員以及個體勞動者,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以所在地區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按照不低於60%和不高於300%的標準自行確定繳費工資,按20%的比例繳納,其中8%進入個人賬戶,12%進入統籌賬戶。

由此可以看出,勞動者退休後養老金的計算核定是以繳費年限、繳費工資、繳費基數為前提的,跟辦理途徑無關。但有些效益好的企業在國家規定的退休金範疇外另有企業內部發放的一部分補貼,這完全屬於企業行為,與社會保險計算養老金無關。在按國家政策執行程序和標準上,無論是個人辦理,還是單位辦理退休,在繳費年限和繳費工資相同的情形下,兩者無任何區別。

我是葉公講故事,專注於為你解答社保、社會等方面的問題。如果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別忘了關注和點贊。大家有什麼好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葉公來幫忙


作為一個曾經在人社局工作過的小編告訴你,在相同的繳費年限,繳費基數等一致的情況下,自己去辦理退休和單位去辦理退休,養老金計發標準是一模一樣的。

所不同的是辦理程序不一樣,職工一般是單位去單位參保地的社保中心辦理,社會人員到戶籍所在地的社保中心辦理。

除非是極少單位除了發養老金,單位額外再給員工打錢,但是從社保這裡拿到的錢是沒有區別的。

目前員工已經從“單位人”變為“社會人”,員工退休後,單位也基本不再聯繫。


勞動法你我他


到退休年齡,單位辦理退休和社會上辦理退休,兩者有什麼不同?

單位辦理退休和個人辦理退休的手續都相同,年限都是需要繳納15年才可能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當月到參保地社保局申請辦理退休,只是一個是單位去申請,而另外一個是個人去申請。並且計算養老金的公式都是一樣的,所以不管是單位退休還是個人退休,待遇方面是沒得差別的。

單位辦理退休和個人辦理退休都需要的資料是:《退休審批表》、《養老保險手冊》或《接續卡》(這兩項資料目前經辦已經沒在使用,是否需要還需要問當地社保局)、《身份證》、《職工檔案》等,區別在於個人退休中資料就多《戶口本》而已。

男性的正常法定退休年齡都是要年滿60週歲,不同點在於女性的正常法定退休年齡。單位辦理退休的女性的正常法定退休年齡是根據女職工的身份來確定的,作為女工人或管理崗位身份的是需要年滿50週歲,作為女幹部或者管理崗位的身份是需要年滿55週歲。個人辦理退休的年齡是根據首次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時間來確定的,在1996年1月1日之前參保繳費的人員正常法定退休年齡是50週歲,在1996年1月1日及以後且無視同繳費年的參保繳費人員的正常法定退休年齡是55週歲。

以上是我瞭解到的關於重慶市退休年齡的相關政策規定,其餘省份僅供參保或諮詢當地。


嘮嗑職場


到了退休年齡,在單位上辦退休與社會上辦退休手續,有什麼不同?

眾所周眾,城鎮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費繳納滿十五年以上者,均可辦理退休手續。

城鎮職工計算退休養老金都是由三個部分組成,即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個人帳戶養老金。

單位辦理退休的流程:單位行政人事工作人員先梳理,該同志是否符合法定退休年齡,繳納養老保險是否符合繳費年限,特殊工種是否符合從事特殊工種規定的年限,整理好人事檔案歸檔的相關資料,攜帶退休人員的身份證.社會保障卡或養老保險的相關資料和近照一至三張;待社保中心審核退休養老金後,蓋單位印鑑,蓋批准退休公章。特殊工種人員的退休,社保中心審核後,再送人社局審批。退休人員次月起就可以享受退休待遇了。

社會上辦理退休流程:個人攜帶人事檔案,社會保障卡或社保相關資料,個人身份證和近照,到社保中心審批退休金,再回原單位或原單位的主管部門蓋公章,再送社保中心蓋印章,批准退休。次月起就可以享受退休待遇了。供參考。


鬆鬆155292138


問題:到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有什麼不同?

題主說的應該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員辦理退休的待遇問題,或者說就是在問養老金的計算有何不同。在單位辦退休的概念比較清晰,在社會上辦退休,指什麼情況,有些同志不見得清楚。其實主要是指沒有穩定工作單位,個人繳納全部社保費用的人,包括普通個人存檔身份參保人員,靈活就業人員,4050人員和失業人員。

那麼到了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有什麼不同呢?要分退休審批和養老金待遇兩方面來說。

1.退休審批

退休審批還是有區別的,我們先來看看退休的法定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

(2)社保繳費滿15年。

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的審批不同之處,主是體現在女性靈活就業人員的退休年齡和企業女職工的不同。在單位退休的話,女工人年滿50歲就可以。如果在社會上退休,則可能50歲,也可能55歲。具體要看地方政策。大部分地區大多規定女靈活就業人員55歲退休。部分地區允許養老保險統賬結合制度建立前就參加工作的人,或下崗女職工50歲退休。具體以地方政策為準。

2.養老金待遇

在養老金的領取標準上,基礎性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沒有實質性的不同。同一地區退休,繳費年限相同,繳費係數相同的話,在單位退休和在社會上退休的結果可能相同。只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因多年來每個人繳費的標準或金額不同,所以總金額會不盡不同,退休年齡也不見得相同,計算結果很難完全相同,以上這三部分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對在單位退休,和在社會上退休的人來說完全相同。

養老金=基礎性養老金+個人賬戶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

這個公式中會涉及六項數據。1992~1995年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後,退休政策中養老金計算的這六要素裡並沒有考慮退休時是在單位辦理,還是在社會上辦理。

影響養老金計算結果的六項數據分別是:

1.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

2.退休時工齡,即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3.養老保險歷年來個人繳費係數或指數的平均值;

4.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總金額;

5.和退休時年齡對應的養老金餘命月數或養老金計發月數;

6.養老保險繳費制度改革建立實帳前的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

這裡面沒有區分時在單位辦退休還是在社會上辦退休的任何因素。比如,在退休前,靈活就業人員參保人和有單位的參保人在繳費係數相同的情況下,繳費比例,繳費金額,或繳費標準是不同的。但只要繳費係數相同,社保繳費年限相同,那麼基礎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結果是相同的,沒有實質性區別。如果說有區別,就體現在個人賬戶養老金部分上。

為了讓各位瞭解得更加清楚,請看以下幾張圖片。

我是“
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查看更多關於社保及退休的文章。你的任何一次點贊,和哪怕隻言片語的留言評論,都是我繼續前行的動力。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這個還是有區別的。社會保險雖然有社會保險法規範,但各地還是有很多地方性政策的。舉個例子,醫療保險問題,有的地方規定,退休後依然要繳納醫療保險,在單位退的單位交,個體退的個人交,這個差異就大了。


還有提前退休和女職工退休的問題。以前的老固定工分女職工和女幹部,女職工50退,女幹部55退,靈活就業的55退,如果女性老固定工中的工人在單位退就是50,解除完按個體退就是55。總之,退休政策很古老,地方性政策很多,建議諮詢當地勞動部門。在這裡提問可能會給你誤導的。


陀螺2309


答,我來直接回答不同的部分:

一,每年的年審,單位退休的由老單位集體辦理,不用個人操心。社會退休的要退休者自己去辦理,這個在前幾年很麻煩。

二,二次報銷,單位退休的老人,生大病住院治療,開銷超過一定數額,可以拿回原單位二次報銷。社會退休人員就沒有這個待遇。

三,企業年金。有些國有企業為了減人增效,鼓勵職工買斷工齡,有些老職工受眼前利益誘惑,選擇了在社會退休。這些人與單位徹底斷了關係,企業年金也就沒有了,由原來的單位人員變成了正宗的社會人員。這種自願行為,從長遠看,得不償失。

四,各種福利,單位職工在中秋、春節、重陽節到來之際,多少都有點物質收益,也有精神上的組織活動。而社會退休人員什麼都沒有。

五,單位把企業辦社會職能交給地方,在過渡時期,為了防止硬著陸,職工一下子接受不了,會制定一些過渡時期的緩衝政策,比如福利化向市場差價補貼。買斷工齡的社會退休人員就沒有了。

六,單位退休老人因病去世,單位會有專人組織召開追悼會,社會退休人員就沒有人管。回答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