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勺言|易小迪的商業計劃書

一勺言|易小迪的商业计划书

上一次關注陽光100,分別是:

在第二篇文中,我們聽到了一個高大上的詞彙,喜馬拉雅。叫價4萬元,定位於當時重慶樓市最奢豪宅。

十餘年前,我第一次去重慶出差,朝天門碼頭是第一目的地。站在碼頭上,寬闊的水域之外,有一排顏色鮮豔的高層樓盤矗立在嘉陵江邊,上面寫著陽光100國際新城。

喜馬拉雅就長在那片土地之上。當年的4萬➕豪宅,不僅試探了重慶樓市的房價天際線,還蘊藏著一個巨大的產品線野心。陽光100的當家人易小迪,希望喜馬拉雅能夠為公司趟出一條新的賽道。

四年之後,重慶喜馬拉雅終於長成。當年的野心,也在四個城市選址落地。

四年時間,可以發生很多事情。一勺言四歲了,中國樓市經歷了1.8個週期,王石去華大基因當董事長了,北京的霧霾天接近消失。

以及,易小迪做了一份喜馬拉雅商業計劃書。

這份計劃書,圍繞喜馬拉雅而設定,是一個高端定製款。

精裝商業計劃書的封面上,印著著一句口號:給你與你的錢找一個五星級的客廳。

我不想長篇累牘太廣告化,它的模樣,脫水處理後信息如下:

1,喜馬拉雅不是商辦住宅,不是酒店,而是一個面向投資人的新物種。體量可大可小,個個都有性格。

2,喜馬拉雅先銷售,後託管,主力客群是投資人,主力用戶是高端移動商旅人群。

3,喜馬拉雅的願景是做一個城市的客廳級平臺。居住的比重越來越少,社交與消費的比重越來越大。

4,運營租金收入高,而不是銷售收入高,才是喜馬拉雅成功的標誌。

5,為了提升運營租金,喜馬拉雅會花費最多的預算在外部開放資源的接入上。運營的質量,是喜馬拉雅能否成功的關鍵。

6,喜馬拉雅對選址地要求苛刻,必須是核心地段。

7,喜馬拉雅的項目來源很多元,但市場收購、更新改造,是最大的途徑。

8,喜馬拉雅,是中國版的雅詩閣➕會員俱樂部的結合體。喜馬拉雅的首席掌舵人是Iqbal,他曾是全球第一的酒店服務公寓雅詩閣的核心高管。

9,喜馬拉雅,瞄準的是一個2萬億元的非住宅市場,這個市場的中國賽道上,目前沒有絕對的老大,誰的服務運營做的好,誰贏下比賽。

10,喜馬拉雅是一個全國聯網的產品線,如同一個俱樂部品牌,業主共享資源。

你看完這些,對喜馬拉雅產品線是一個什麼印象呢?

我認為,它是易小迪為陽光100的未來五到十年準備的新故事。

翻開陽光100去年的年報,就會發現,易小迪為陽光100準備了三條賽道:

1,郊區大盤;2,街區綜合體;3,喜馬拉雅。

這三條賽道之間,有一個很清晰的邏輯關係:郊區大盤,輸出銷售現金流,是陽光100的傳統主力;街區綜合體與喜馬拉雅是面向未來的主力產品線,二者讓陽光100保持了擴大在一二線城市存在感的硬實力。

而且,不管是街區綜合體,還是喜馬拉雅,都具備兩個很強的特徵:

1,「進城」;2,「運營為王」。

易小迪「進城」:靠近城市裡的熱點消費板塊,在房地產的語境裡,相當於是資產安全的代名詞。

由於喜馬拉雅不把買地蓋樓作為主要的拓展路徑,更偏重收購改造,讓它的財務安全係數很高,盈利概率很大,買房的投資人放心,租賃使用的用戶可預測,因此,這是一條安全係數很高的賽道。

「運營為王」:街區綜合體與喜馬拉雅,都是這個原則的產物,脫離這條原則,這兩大產品線就是一個泡沫故事。也正是在這條原則上,藏著陽光100安全地放大產能的密碼。

如果你的後端運營被證明是一個真實的能力,那麼,輕資產,小股操盤,合作開發,品牌溢價等大家耳熟能詳的商業名詞,就具備了與你發生關聯的可能性,這條賽道,就很可能是一個不斷提速的賽道。

我們看到,過去幾年,陽光100的業績清單裡,它的品牌溢價與利潤創造,均與這種軟實力高度相關。它不是許諾即將發生,它已經發生了。

正是在這裡,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歷史細節。

萬通六君子裡面,分家後真正在地產摸爬滾打的只有三個人:馮侖,潘石屹與易小迪。

三個人的地產之道,都有相似的路徑依賴。

首先,三個人的地產事業,都不曾追求規模為王;其次,空間運營,最後變成了不約而同的追求與歸宿。

馮侖在重建後的美國世貿大廈開發中國中心,多業態的俱樂部運營、租金導向是核心模式;

潘石屹玩轉散售型的商業地產多年後,啟動了SOHO3Q這個細分熱門行業,最近剛剛爆出分拆IPO的意圖,空間運營與服務是核心致勝能力;

易小迪佈局喜馬拉雅產品線,切入高端服務式公寓的頂級賽道,整合開放資源到喜馬拉雅俱樂部,租金運營致勝,假如沒有在街區綜合體上提煉出來的服務能力,這個高端生意他沒有機會玩轉。

三人中,馮侖與潘石屹,很長時間裡只專注在城市核心玩,只有易小迪在二三四線城市拼殺多年,現在,喜馬拉雅產品線的實戰,讓我們看到陽光100回到一二線牌桌上的跡象正在迅速增加。

一勺言|易小迪的商业计划书

歡迎添加作者微信 ice010913,請務必註明姓名,公司與職務。感謝支持一勺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