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央行第4次降准,釋放12000億資金,對你都有哪些影響?

昨天央行宣佈降準,一時輿論紛起,樓市、股市、匯率、理財都會有什麼影響?樣樣牽動著無數人的神經。

100月7日,也就是國慶小長假最後一天,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

重磅|央行第4次降準,釋放12000億資金,對你都有哪些影響?

本次準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約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也就是說本次降準釋放的資金高達12000億

一、央行降是什麼意思?

1、降準就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你平常在銀行存需要開賬戶,商業銀行在央行存錢同樣需要開賬戶,但和咱們存款不同的是,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存款是有強制性的,稱之為存款準備金

存款準備金是指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央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佔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

存款準備金通常分為定存款準備金和超額存款準備金,其中法定存款準備金是按央行的比例存放,超額存款準備金是金融機構除法定存款準備金以外在央行任意比例存放的資金。

舉個例子:

如果銀A的法定存款準金率是20%,你在A銀行存入100塊人民幣,那麼銀行A最少需要將100塊×20%=20元人民幣,存入央行的準備金賬戶,剩餘的80元才可以作為自己的流動資金。當然銀行A可以在央行準備賬戶裡存入21元人民幣,那麼多出的21元(全部準備金)-20元為(法定存款準備金)=1元,就是A銀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


2、央行下調商業銀行的定存款準備金率,比如原來是20%,現在降到了19%,那麼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意味著銀行A吸收的100元人幣存款在央行最低繳存由20元降到了19元,換句話說銀行A可運用的流動性資金由原來的80元上升到了81元,很多讀者要問了,僅僅增加了1塊錢,不多啊?

但你要知道的是,2018年8末中國人民幣存款餘額是175.24萬億元,如果即使只是降準0.5%,你知道意味著什麼嗎?本次降準後央行負責人已經告訴你了,本次降準釋放的流動性是12000億。

降準的意思,就是在不印鈔票的基礎,增加社會上的貨幣供應,它不同於改變利息,沒有增減資金的成本,只是單純的增加貨幣數量而已,通常用來緩解錢荒。

二、央行為什麼要降準呢?

1、最要原因是經濟下行壓力大

數據示,8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僅有.3%,連續6個月創新低。降準是投放人民幣的一種,在“貨”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幣”,人們擔憂手上的“幣”貶值,從而追加投資、消費,刺激經濟。

重磅|央行第4次降準,釋放12000億資金,對你都有哪些影響?


2、中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偏高

21

年月大型、中小型存款類金融機構的定存款準備金率分別是16%和14%,而國外多實行的是多層次的存款準備金制度,比如美國的準備金率在0-10%,日本的是0.05%到1.2%之間,歐洲期限長於兩年的存款,準備金要求為0%,印度的是4%。

本來法定存款準備金設立的目的有二:

A、為了防銀行擠兌的發生,比如上面例子當中,在A銀行存款100元,A銀行如果全部用來放貸那麼一旦客戶甲急需用錢取現怎麼辦?這時候在央行當中的20元準備金就起穩定劑作用。

B、貨幣政策調控的需要,比如央行如果想收緊流動性,以提高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反之就是降準備。

對於前者,後來的事實證明,存款準備金制度並不能真正絕銀行擠兌的事件發生,於是80年代後西方國家紛紛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3、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可以避免資金的閒置和浪費。

業銀行在央行裡的準備金本質上是央行借商業銀行的錢,利率.62%,資金規模是31.11萬億左右。然而央行日常為了給市場補充資金,又頻繁通過逆回購、MLF等操作工具給商業銀行借錢,一年期MLF利率是3.3%左右,目前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從央行的貸款大約是10.43萬億左右。

也就是說商業銀行本身有大量的錢在央行賬戶裡,卻還要借價格更的錢來放貸,無形中增加的資金的成本。

4、降準有利於疏通貨幣傳導機制

原來央行主動向市場投放資金的要方式是:通過逆回購、MLF等式貸出資金,但是隻有一級交易商,即大型銀行才有資格從央行拿到錢,然後大型銀行再給中小銀行借錢,層層之間推高的資金的價格。

降準是全面的,一旦降準不僅大型銀行拿到錢,中小銀行也能受益,即降了資金的價格,也有利於向實體經濟輸血。

三、本次降準有什麼影響?

1、對於樓市:

從理論上來講,隨著央行降,銀行的錢會變多,銀行的貸政策可能會因此而寬,這樣,對咱們老百姓買房來講,購房壓力可能會因此而減輕。但從現實來講,由於房地產調控的不斷推進,降準對樓市的影響,可能並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大。

2、對於股市:

國慶節前,A股市場從9月最低的2644點一路上衝到282點,儼然一副中反彈行情的走勢。不過,國慶期間,外圍資本市場的萎靡表現卻給中國股市潑了一盆冷水。

在這樣的背景下,央行突然降準對於穩定A股市場至關重要,業內人士表示央行降準疑是場“及時雨”,可以抵消外圍市場下跌的壓力,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延續節前反彈走勢。

可今日(10月8日)開盤三大股指全線下跌,滬指跌近3%失守2800點,上漲50數跌超3.7%。

重磅|央行第4次降準,釋放12000億資金,對你都有哪些影響?

截至上午收盤:上證指數報2738點,下跌83點,跌2.95%;深證成指報81,跌259點,跌3%;創業板指報1370點,下跌40點,跌2.89%。降準對股市影響如何,還看後續表現。

3、對於理財

儘管央行在昨日的新聞發佈會中明確表態:“本次降準,銀根並沒有放鬆,市場率是穩定的,降準不會加大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

但是,在一些銀行內部人士看來,本次降準還是會對人民幣資產,特別是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產生衝。

a.銀行理財產品

其實,此前國內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已出現一輪比較明顯的下降。相關數據顯示銀行理財在今年2月平預期收益率達到4.91%的高點後,連續7個月下跌,部分國有銀行中期(3-6個月)理財產品收益率降至4%以下。收益率和規模均大幅降溫,而降準或在一定程度上加劇這種趨勢。

杭州某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表示:“從過去的經驗看,降準啟動3個月後的銀行理財收益率會出現顯著下降1年平均降幅在1%左右。”

b.貨幣基金理財產品

貨幣基金是許多用戶的最愛,從4月份開始貨基寶寶類理財產品的收益開始下跌,前平均收益率都在3%左右尤其是餘額寶已經跌破3%。

由於貨幣基金投資的主要是流動性較強資產,如現金、期限在一年內的債券、央行票據等。降準之後,貨幣市場流動性會變得相對寬鬆,這些資產的收益就可能會下降,從而造成貨幣基金收益下降。

對於貨幣基金的投資者來說,未來可能會面臨一定的利息損失,而至於能不能漲上去,還得看市場情況。

c.PP理財產品

對於P2P理財來說,受到降準的影響較小,因為P2P的資金交易是用戶與用戶之間的借貸,銀行關係不大。

但由於P2P備案的考驗,大部分P2P平臺都降低了理財產品的收益,目前平均收益率已經跌破10%,未來可能會續下降到8%左右。

重磅|央行第4次降準,釋放12000億資金,對你都有哪些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