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未都:澡堂子

現在大部分人在家洗澡了。如果從小在家洗澡,就不習慣在公共澡堂裸露身體,偶爾去公共澡堂會渾身不自在,左遮右擋的;而過去的人大部分在公共澡堂洗澡,家中不具洗澡條件,也就沒有這份感受。我小時候雖住樓房,但衛生間也沒有洗澡設備,告別幼兒坐大木盆洗澡的日子,就隨父親去澡堂洗澡。


馬未都:澡堂子



部隊的澡堂都差不多,男部比女部大,因為部隊大院男多女少比例失調。澡堂並不免費,澡票門口有人收,五分一毛的,後來最貴時也就兩毛錢。一進屋就是更衣室,一人一格,設有門而不上鎖,更衣櫃前有條狀長凳,小孩站在上面脫衣穿衣,同時挨大人溺愛或指責。


馬未都:澡堂子



洗澡必備的東西是臉盆毛巾肥皂,用香皂的屬於資產階級臭思想,弄不好因為這個哪天會挨批鬥。早年澡堂有木屐,一塊鞋形木板,約寸厚,上面前部釘上一條硬板帶,穿起來很不合腳,踢踢踏踏動靜很大,俗名“趿拉板”。後來塑料拖鞋風行,趿拉板就退居二線了最後消失了。


馬未都:澡堂子



那時的澡堂要節水,所以每個人先在大池子泡一會兒,泡發了搓泥,搓好了再去淋浴洗頭,最後神清氣爽地回家。泡池的千年老湯從不換水,每次靠蒸氣滋熱,那水髒得伸手不見掌,擱今天沒人敢下,會噁心。


馬未都:澡堂子



泡發了相互搓泥,條凳上,大池邊上都是不擇姿勢的人任人擺佈。我小時候最怕搓泥,因為搓得生疼,父親手重,一巴掌下去鬼哭狼嚎的,父親老問我,有那麼邪乎嗎?!你來給我搓!我努足全力,用絲瓜瓤子為父親搓泥,希望他疼,希望他能喊停,可他從沒有吭過一聲。今天想起,溫馨動人,只可惜再沒有這個機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