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包羞是男兒,量大福大


忍辱是一種修行,忍辱也是一種功德。小的時候,我們常聽的是“士可殺,不可辱”,我們信奉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等到聽聞佛法,才知道忍辱何嘗不是一種修心。

面對別人的侮辱,責罵,也需要忍嗎?這好像和世間講的生存法則有些不一樣。那我們該聽誰的呢?現在我們是佛弟子。我們可以來看看已經成就的佛菩薩,他們是怎樣做的。

曾經,歌利王帶著一批宮女出來打獵,忍辱仙人正在打坐,由於宮女看到這個仙人在那裡修道很莊嚴,就主動圍上來,問他一些修行上的事情。歌利王一看自己旁邊的宮女不見了,都圍著忍辱仙人去了,就對這個忍辱仙人生起瞋恨心,罵他說:“你怎麼引誘我的宮女呀?你修行又怎麼樣?你能忍嗎?”歌利王就片片割他的肉來折磨他。在這種情況下,忍辱仙人沒有生瞋恨心,反而生起悲憫之心說:“我成道之後,最先度的就是你”。


這個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因地。等他成佛之後,那個歌利王已轉為憍陳如,真的是佛最早在鹿野苑度的第一個弟子。憍陳如就是前生的那個國王。 這是我們的釋迦牟尼佛的做法。

也許大家要問,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要忍受這樣的痛苦?為什麼要對他人的刻意尋釁不可置否。其實,修行人的這些做法並非是無能,是無力反抗,而是對自我的最大超越。對自我榮辱的全然放下。人生在世不過百年。如果在這百年之內,還要執著於世間的是是非非,如何到達究竟彼岸?

佛菩薩都在以忍辱為修心的一種方式。我們作為佛弟子。不應該以為忍辱是種羞恥,而未曾修行嘲笑詆譭我們的人,和我們也是完全不同的人生觀價值觀。沒有必要在乎這些事。不把辱當回事,就是對辱的放下,榮也要放下,辱也要放下。


忍辱不僅是一種修行,還是一種功德。忍辱可以讓我們如如不動,以如如不動的心面對世間的一切幻境。我們也會從忍辱之中收穫頗豐。內心的安定與從容是用黃金買不來的,可是忍辱卻可以得到。可見,忍辱是一件幸福安樂的事情。也是對世間凡事的放下與看淡。甚至於不看。

忍辱給予了我們世間大安樂。這一切都是德行的吸引。靜水以深流,厚德以載物。忍辱的人最有福報,因為生在人世間,並非人人都可以享受身心的大安樂。另外,更有根器的人,不以忍為忍,不以辱為辱,連忍辱二字都可以省去。身心都是極大的安樂。

而一切境況都是對我們的考驗。檢驗我們修行的功力。希望人人都可以做到“不以忍為忍,不以辱為辱,”而本來就可以做到的,則加固自身的做法,幫助別人也做到。不可以驕傲自滿。

忍辱是一種功德、福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