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農無意中發現幾十個箱子,卻爲抗日立下大功

1943年6月,日軍對江蘇省中部地區進行大掃蕩,目標是打擊活躍 在那裡的新四軍聯抗部隊。由於日寇勾結偽軍,兵力遠遠超過新四軍,再加上他們的武器裝備和給養都既精良又充足,如果新四軍硬碰硬的話,必然會導致傷亡過大。

在這樣的形勢下,司令員黃逸峰為保存有生力量,便率領聯抗部隊離開原駐地,轉移到其他地區隱蔽作戰。但在轉移的過程中,新四軍部隊不是一味避戰,而是伺機進行反擊。在跟敵人捉了一陣子迷藏之後,黃逸峰祭出奇招,竟率部迂迴到蘇中地區日軍的大本營海北地區,突襲日軍墩頭據點。

日偽軍萬萬沒想到,新四軍竟敢鑽到自己眼皮子底下來主動發起攻擊,由於主力部隊都已派出四處掃蕩,墩頭據點留守的兵力較為薄弱,被新四軍打得落花流水,最終傷亡500多人,該據點被一舉拔除。

戰鬥結束後,黃逸峰聽說前不久派往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聯繫工作的宣傳幹事蘇挺正好歸隊了,便興沖沖地把他找來,高興地拍著他的肩膀說:“這次墩頭之戰,你立了大功啊!”

老農無意中發現幾十個箱子,卻為抗日立下大功

“這次戰鬥我都沒參加,怎麼會立功呢?”蘇挺大惑不解地說。

“雖然你並未參戰,但如果沒有你搞來的那兩萬發子彈,我們根本沒有條件打這一仗!”黃逸峰笑呵呵地說。

“哈哈,你這一說我就明白了,看來這批子彈來得還蠻及時。”

“沒錯,要知道正是因為你搞來兩萬發子彈,給了我們突襲墩頭據點的底氣。”說到這裡,黃逸峰話鋒一轉,“你還沒跟我說說這批子彈到底怎麼來的呢!”

蘇挺這才想起,上次弄到這批子彈,通知團長去接收後,自己因臨時接到任務,便匆匆忙忙走了,沒來得及跟黃司令員彙報,便向他介紹了弄來子彈的詳細經過。

老農無意中發現幾十個箱子,卻為抗日立下大功

1943年3月,蘇挺被派往抗日軍政大學第九分校學習了一段時間。他歸隊不久後的某一天,一位相熟的農民前來找他。這個農民叫田東明,一見面就神秘兮兮地說:“你看,我帶了什麼好東西來?”說著從懷裡掏了一些黃澄澄、亮閃閃的玩意兒。

蘇挺一看,馬上驚喜地說:“嚯!哪來的‘七九’尖頭子彈?”說著便一把搶過來放在手裡翻來覆去地細看。

當時新四軍聯抗部隊最大的困難就是武器彈藥奇缺,尤其是子彈,甚至比槍還金貴。雖然每個新四軍戰士身上都揹著子彈袋,但裡面其實大有文章——每人都只配發了少量子彈,但為了迷惑敵人,子彈袋裡大部分空間都是用樹枝裁成一小段一小段偽裝填充的。

田東明笑嘻嘻地說:“前幾天大半夜裡,我起來解手,忽然發現對面的富戶徐老六家燈光晃動,人影綽綽,似乎有人在搬東搬西。我趴在院牆上偷偷一看,原來是有人在往徐家搬箱子,大大小小有幾十箱,搬完就碼在他家後院牆根下,還故意在上面堆上稻草,偽裝成乾草垛子。”

“那你怎麼知道那裡面是子彈?又怎麼弄出來這些的呢?”蘇挺問道。

老農無意中發現幾十個箱子,卻為抗日立下大功

黃逸峰

“我本來也不知道里面是啥,可是徐老六的小孩經常跟我兒子三虎子一起玩,他自己從草垛子裡挖出來不少子彈,送了幾顆給三虎子。 估計那草垛子裡還有不少子彈。我一看這情況很重要,如果新四軍弄到這些來歷不明的子彈,能打死不少鬼子,就叮囑三虎子千萬不要聲張,然後趕緊跑來告訴你們了。”

“你做得太對了!現在部隊最缺的就是子彈,你反映的情況非常、非常、非常重要,我馬上帶你去向黃團長彙報。”

團長黃才勝聽到蘇挺和田東明彙報的情況後大喜,當即派偵察班長張齊武化好裝,以走親戚為名跟著田東明去實地考察。

張齊武摸清情況回來彙報後,黃才勝精心挑選了包括蘇挺在內的十多個戰士,在一個大雨滂沱的晚上來到田東明家附近。田徐兩家附近靠著河,戰士們是穿著蓑衣、划著小船過去的。登上岸沒多遠就是徐老六家,戰士們敲開門,徐老六一看來了十多個全副武裝的新四軍戰士,臉當時就嚇白了。

老農無意中發現幾十個箱子,卻為抗日立下大功

蘇挺和戰士們進入他家後院,果然看到一排草垛子,在下面先翻出十多個大皮箱,裡面大多是些高級布料。另有一個箱子,裡面有尚未刻用過的大、小印章數十方,內有雞血石、水晶印章等,其中一方水晶印比豆腐乾還大,還有些奇石根本叫不出名字。

在這十多箱衣料、石料箱下面,還鋪著一層稻草。戰士位掀開一看,下面還有幾十個大小完全一樣的箱子,裡面果然都是黃澄澄、沉甸甸的子彈。

徐老六一看這情況,知道瞞不住了,只得如實告訴戰士們,這是他妹夫、國民黨某部副旅長張堅德運來藏在他家的,裡面是些什麼他完全不知道。

老農無意中發現幾十個箱子,卻為抗日立下大功

蘇挺和顏悅色地告訴徐老六,現在是抗日戰爭的重要時刻,這些子彈應拿出來打日本鬼子,如果他有什麼為難處,可以讓他的妹夫來找新四軍。

接著,戰士們把那些布料、石料箱子都按原樣封存好,仍舊留在原地用草蓋好,只是把幾十箱子彈搬上船運走了,連夜送往聯抗部隊駐地。蘇挺回到團部沒多久就接到新的任務,前往江北指揮部了,因此黃逸峰司令未能聽他當面彙報,直到打過墩頭突襲戰蘇挺歸隊後才有機會了解當初意外得到子彈的具體過程。

黃逸峰靜靜地蘇挺介紹完情況後,告訴他,其實這批子彈他早在1932年就有所耳聞,只知道當初有一個財迷心竅的國民黨軍官,搞到了這批子彈想發一筆橫財,想找人脫手卻一直未果,但因他藏得嚴密,後來就沒有了消息。沒想到11年後,這批子彈轉到了自己所率領的新四軍聯抗部隊所在地區,更沒想到在它們會在抗日戰爭中作出重要貢獻。

最後黃逸峰表示:“那位國民黨軍官無論如何想不到,他的貪財卻讓這兩萬發子彈起到了打擊日偽軍的作用。不過,這批子彈之所以被發現並利用起來,你和那位名叫田東明的農民功不可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