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少鹏:降准主要目的不是“干预”股市楼市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我认为,本次降准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经济增长,补充金融市场流动性,有利于稳定股市预期,但不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刺激性影响”。

此次降准虽然包含了替代中期借贷便利的内容,有一些定向的味道,但已具有鲜明的普惠特点,接近1月25日那次降准的情况。其余两次降准(4月25日、7月5日)均强调“定向”而非“普惠”。

从力度上看,此次普惠式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释放约7500亿元的增量资金,属于中等水平。降准主要目的是稳定经济增长势头,应对外部环境的变数。目前中国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存在较为明显的融资压力,投资和生产受到抑制。此次降准可为商业银行放贷拓展空间,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压力。

对于股市来说,补充流动性是当然的利好消息,但指望借此次降准促成行情大涨,是不现实的。在中美贸易战深化的背景下,稳定国内经济增长是第一目标。股市是货币政策决策的次要目标而非首要目标。由于沪深股市自3月下旬以来已经跌去20%以上,其估值已经具备投资价值,逐步回升是在预期之内的。因此,降准对股市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楼市当然也欢迎流动性,但考虑到楼价上涨的诸多负面效应,中央不仅无意加大楼市资金供给,而且要抑制楼市资金供给。配合此次降准,会作出相应的监管安排,确保新释放的资金不流向楼市。所以,降准不会推高楼价。

既要保证流动性充裕,又不能大水漫灌,这是货币政策的基本原则。考虑到金融系统因两年多的整顿而出现整体收缩状态,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此前曾开会,要求“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银行、保险等机构加强与财政、发展改革部门的协调配合。央行释放的流动性,能否传导到中小微企业这些毛细血管,是机制性问题。

综合国内经济各种因素变化,我建议,通过降准等方式进一步释放流动性,同时将“金融定向策略”调整为“依靠金融机构和企业自我约束”。资金向何处去,是否得到预期效果,应该主要由金融机构和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做出选择。为此,必须改革金融机构监管体制,要督促金融机构自我管理、自我防范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