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营之星」唐麒:高墙下的摆渡人

「警营之星」唐麒:高墙下的摆渡人

看守所是冷酷的

高高的围墙

森严的电网

冰冷的手铐

悔恨的泪水…

看守所也是温暖的

因为一直有那么一群监管民警

坚持用真心和耐心去教育感化

那些迷失人生方向的人

使他们认罪伏法

浪子回头!

「警营之星」唐麒:高墙下的摆渡人

今天

我们的主人公

80后监管民警——唐麒

一起深入看看呗~~

唐麒

「警营之星」唐麒:高墙下的摆渡人

2014年分配到普陀区看守所。4年间,唐麒在岗期间日均管理羁押人员50多人,并在长期管教工作中,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少羁押人员多次写信感谢他,表示自己在服刑期内,安心改造、听从管教。

「警营之星」唐麒:高墙下的摆渡人
「警营之星」唐麒:高墙下的摆渡人

Unit 1

身处迷雾愿为灯塔

「警营之星」唐麒:高墙下的摆渡人

普陀区看守所座落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山坳里。这里高墙铁网、警戒森严,每天接触的都是身穿囚服的服刑人员。2014年,刚刚从警的唐麒对周围的一切感到陌生而又新鲜。

直到有一天,唐麒迎来了自己管教生涯中的第一道难题:小李(化名),未成年人,2015年3月因涉嫌抢劫、强奸被羁押在普陀区看守所,被分配到了唐麒所在的监室。唐麒回忆道:“刚刚进来的小李一脸稚气,性格内向,不愿敞开心扉与民警沟通。”

还没等他想好如何使小李敞开心扉时,小李却爆发了。当时小李的负面情绪非常强烈,日常言行中充斥着“想自杀、不想活了”等消极字眼,种种迹象让刚接触管教工作的唐麒感到束手无策。

一次,同监室羁押人员的亲属来送衣服和被褥。小李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伤感。细心的唐麒发现后,第一时间与小李的家人取得联系。在耐心沟通下,小李的家人托唐麒给小李送去生活物品,“在收到物品的瞬间,小李开心地笑了,并抬头跟我说了句‘谢谢’。”从那刻起,小李开始不再排斥唐麒对自己的管教。

小李喜欢看书,唐麒就买来许多正能量的书籍给小李,并和小李一起探讨阅读心得。渐渐地,小李向唐麒敞开了心扉。

当小李拿到判决书的那一刻,流着泪向唐麒保证:他一定好好接受改造,积极面对生活。在监狱中,小李还时常写信给唐麒汇报自己的近况。

在对未成年羁押人员的管理中,唐麒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管理方法“善文化熏陶法”。“因年龄、生理、心理的特殊性,未成年羁押人员是一个特殊群体,对他们的管理不能急于求成,要以诚相待,不抛弃、不放弃,不能让他们再次受到心理创伤。”

Unit 2

对人性“最后的救赎”

唐麒说,在羁押群体中,被法院依法判处死刑的羁押人员无疑是最难管教的。他也曾管教过一个叫老曹(化名)的人,因贩毒而获死刑。

「警营之星」唐麒:高墙下的摆渡人

老曹从小遭受父母虐打,家人排挤。判刑后,老曹生活信心尽失。观察到老曹生活态度消极,有自残暴力倾向,唐麒将老曹带到了禁闭室,准备了笔墨纸砚,让他抄写《佛经》。渐渐地,老曹浮躁的心平静下来了,暴力倾向得到了缓解,并时常与唐麒探讨佛学,也会主动向唐麒讨要一些关于佛学的书籍看。

“绝望到极点也就有了希望,帮助他抛开最后的执念,是让他悔罪的撬杠,更是对他人性最后的尊重。”唐麒说。

在离开看守所时,老曹往地上一跪,说他这一生已没有牵挂了,可以安心上路了。而这一跪,却深深印刻在了唐麒心里,“不管曾经是多么穷凶极恶的罪犯,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还是藏有一份善念的。作为看守所管教民警,我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对他们进行管教,更是要让他们弃恶从善,不再危害社会,不再伤害家人。”

Unit 3

书籍拯救迷失心灵

「警营之星」唐麒:高墙下的摆渡人

我们见到唐麒时,他正坐在办公室电脑前,观察着监室内羁押人员的情况。在他的右手边有个书柜,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一排排书籍。

他说,书柜里的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休闲类书籍,另一类是文学名著,这些书籍都是他精挑细选的,供监室羁押人员阅读。唐麒说,书籍不仅能提供知识,最重要的是能缓解羁押人员的压力,舒缓他们的情绪。

唐麒还会鼓励每位借阅书籍的羁押人员写阅读心得,“这样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羁押人员的所思所想,从而走进他们的内心,更好地开导规劝他们走上正道。”久而久之,不少羁押人员都会主动向唐麒要书看,唐麒书柜里的书也愈发多了起来。

「警营之星」唐麒:高墙下的摆渡人

作为一名管教民警,唐麒常说——

“看守看守”,“看”的是羁押人员迷失的心,“守”的是他们关于明天的希望。他希望通过自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传播一种不一样的正能量,让这些人能迷途知返、浪子回头,然后积极面对生活,重新释放属于自己的正能量。

供稿:普陀区看守所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