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和魏徵,流傳千載的佳話,你可知道太宗最後砸了魏徵的墓碑

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敢於直諫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李世民很難過,他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唐太宗盛讚魏徵是他的一面鏡子,能夠指正自己的得失。千載而下,大家都為這一段君臣際遇拍案叫好。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魏徵死後沒有幾年,唐太宗李世民竟然砸掉了親手擬寫的魏徵的墓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唐太宗和魏徵,流傳千載的佳話,你可知道太宗最後砸了魏徵的墓碑

唐太宗

原來,魏徵臨死之前推薦了兩個人,侯君集和杜正倫。李世民當然相信魏徵的人品,於是對這兩個人相當重用。可是這兩個人卻都捲入了太子李承乾造反一案。甚至,李承乾造反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侯君集的挑唆。

唐太宗和魏徵,流傳千載的佳話,你可知道太宗最後砸了魏徵的墓碑

侯君集劇照

侯君集這個人,曾經被太宗作為人才著意培養。唐太宗讓李靖教侯君集兵法,後來侯君集卻對唐太宗說李靖要謀反,因為每講到兵法精妙之處,李靖就不深入的教學了。唐太宗聽後,責備李靖說”咱們歲數大了,我想教出幾個人才留給後人使用,你怎麼還藏著掖著啊?侯君集說你要謀反,真的這樣嗎?“。

唐太宗和魏徵,流傳千載的佳話,你可知道太宗最後砸了魏徵的墓碑

太宗

李靖說:“這是侯君集想要謀反啊。如今中原安定,我所教他的兵法,足以安制四夷。如今侯君集求學盡臣的兵法,是他將有異志啊。”此時,侯君集尚未有任何反跡,唐太宗根本不相信。

唐太宗和魏徵,流傳千載的佳話,你可知道太宗最後砸了魏徵的墓碑

李靖劇照

一次,朝後回

尚書省,侯君集騎馬越過省門數步尚未發覺。李靖見到這種情況,便對人說:“侯君集在馬上一直在高度緊張的思考以致達到忘我的境界,必將謀反啊。”在討滅高昌的時候,侯君集私取寶物而被下獄,得釋後開始心生怨恨,勸大將張亮、太子李承乾謀反。貞觀十七年,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謀反事受到牽連被處死。

唐太宗和魏徵,流傳千載的佳話,你可知道太宗最後砸了魏徵的墓碑

太子李承乾

侯君集被處死,杜正倫被貶,太宗平生最恨朋黨,就以為魏徵舉薦同黨,讓他很是惱火。更何況,李世民上臺是因為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哥哥和弟弟,對於這種兄弟鬩於牆的家族爭鬥,如果不是逼到一定地步,誰也不想和親人兵戎相見。但是侯君集竟然挑唆兒子殺父親,魏徵臨死推薦的兩個人,太宗本來寄予厚望。最後沒想到這倆人竟然是這種德行。於是惱火之下,取消了魏徵之子和公主的毀約,砸掉了刻著自己親手寫的祭文的墓碑。

唐太宗和魏徵,流傳千載的佳話,你可知道太宗最後砸了魏徵的墓碑

魏徵

雖然魏徵死後有了這些插曲,但是無法更改的是魏徵是一個敢說真話的賢臣,太宗是一個善於納諫的明君。唐王朝能夠成為封建社會的一個頂峰,跟魏徵和李世民也有很大的關係。也許正因為這樣,歷代的史學家對於太宗砸魏徵墓碑的事並沒有過分宣揚,其中未必沒有為尊者諱的考量。您說呢?

唐太宗和魏徵,流傳千載的佳話,你可知道太宗最後砸了魏徵的墓碑

貞觀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