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沂東:理想主義者的偏執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王沂東

山東人。1972年進入山東省美術學校,曾任教於山東藝術學校美術科。197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畢業留校任教,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王沂東對家鄉沂蒙山有著濃厚的感情,山村的人物和景色成為他繪畫的主題。其作品曾在新加坡、法國、意大利、日本和美國展出。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曹原 / 文

王沂東不專心地端起杯子,慢慢地抿了一口咖啡,“算吧,我應該算是個理想主義者。”他試圖用最精確的答案來讓我明白其中的區分:“生活上不一定,但是藝術上一定是的。”

三十多年來,王沂東一直在用同一種藝術手法表現同一類題材,“我就是喜歡農村,喜歡寫實的技法,這沒辦法,是興趣所在,這裡面道行很深,一輩子的時間都不夠用。”王沂東就這樣給自己定了性——執著的理想主義者。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因為畫畫是件嚴肅的事

王沂東說,這個故事已經說了好幾遍了,只是每次說起仍然感慨頗深,甚至有些後怕:在沂蒙山裡當車間工人那會兒,車間離父母家有三四百里的路,那年“十一”正好他回家探親,正好山東藝校的老師去那招生,正好老師對那些學生都不滿意,正好王沂東之前的老師推薦了他,“有個小王畫得不錯,但是不可能,因為他離這三四百里路,又沒電話,他在那當工人”,“那就不行了,我明天就得回去了”。恰巧的是,話音剛落王沂東就推門而入,他們問“小王”願不願意去學畫畫,當時在深山當工人的王沂東詫異於世界上還有專門學畫畫的學校,很是滿意。在下午山藝為他專設的考場裡,王沂東交出了讓老師滿意的作品。考完,王沂東接著回去當他的工人,考上後一個多月,廠長一直不放他走,當時廠裡的宣傳靠王沂東一個人負責,走了就沒人畫了。“最後是那有個軍代表,說這樣耽誤了人家的前程不合適,廠長才放我走的。後來想想這兩關,有一關過不了都不會有今天。”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從山東藝校的中專,到留校山藝,再到中央美術學院,王沂東的藝術生涯一帆風順。我問他這麼多年正統的學院體制教育,是否是他一直在寫實的道路上不偏不倚的原因時,王沂東立馬從沙發窩裡坐直了身子,一邊點頭一邊指著我說:“正是!正是!”而正是這三十年嚴格系統的學院教育,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一直對嚴謹的寫實技法的堅持,並越鑽越深。

從沂蒙山出來,去了“專門學畫畫的學校”以後,生活對王沂東“開籠放雀”了。當時中專的一個同學拿出一個畫夾子,裡面能抽出紙來,又搬出一個帶四條腿的盒子,往院子裡一放,就這樣開始畫畫。“當時我太驚訝了,覺得非常新奇。”這是王沂東第一次認識到他從小熱愛的畫畫原來可以這樣。在中專裡,老師開始系統的講解畫畫的技法,好學生王沂東特別認真的跟著老師學基本功,“這之前根本不知道畫畫原來不僅有專業的工具,還有專門的方法,當時覺得老師就是上帝,他說的每句話我都會去想好久,幸虧那段時光,我的基本功才打得自我感覺還不錯。”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從那以後,王沂東一直信奉:畫畫是個很嚴肅的事情。他從開始正規學畫至今,都把基本功作為自己進步的重要一環,重視正宗寫實感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即使1987年,王沂東曾經專門研修過美國當代藝術的課題,但去美國各大美術館轉了一圈以後,不僅沒有使他改變方向,反而更加確定自己喜歡的還是寫實這塊。“我上美院的時候也嘗過往畫布上貼紙、撒沙子,玩了一圈後發現沒意思,後來還是回到自己的興趣上,更堅定了自己要研究的方向。”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這都是那個年紀留下的東西

寫實上的興致與堅持,是受三十多年的學院體制教育影響為主,而對北方農村題材的關注,則緣於王沂東實實在在的成長環境。這也是為什麼他畫中那些山裡的人們,沒有我們常以為的那張困苦和飽經滄桑的臉,“因為我和他們是同一戰線的,最好你不要把自己當成"高高在上"的城裡人,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你便能體會到他們價值觀裡最美好最滿足的快樂。”

這很重要,所以王沂東筆下的姑娘們才如此清秀典雅。無論是單個人物肖像,還是農村婚慶系列,王沂東始終站在樂觀的一面。當我問他生活中算不算個樂觀的人時,他又猶豫了,王沂東盯著手中的杯子愣了一會,然後跳過這個問題又給我講了個故事:“五舅的婚禮給我印象很深,那時我們農村很窮,但是五舅母在的那個山溝更窮,她覺得能嫁到另外一個村、嫁到一個復員軍人的革命家庭相當幸運,當時婚禮上所有的人都滿足得不得了,雖然我那時候很小,但是當時他們的那種滿足感至今讓我記憶猶新。”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對於階段作品中十六七歲少女的選擇偏好,同樣源於王沂東的成長環境和過程。當時,在沂蒙山裡的姑娘,十六七歲正是當婚的時候,姑娘們卻不知道馬上要結婚的對象是誰,即將生活的村裡的人一個也不認識。對於婚姻,對於未來,既興奮羞澀又充滿恐懼。王沂東認為這個過程是女人的一個重要轉折,是她們內心活動最強烈的時候,“我畫的人是自己的世界,是下意識內心的活動,你不過是站在框子外面窺視人家的內心,如果她知道自己在被圍觀的話,那個狀態就不對了。這個過程很含蓄,追求含蓄和分寸,框架上有力量,分寸上見功夫。”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其實作品中大部分的姑娘都不是“寫實”的,王沂東對模特的要求很高,要按照他對過去沂蒙山裡姑娘的感覺去找,還得花大量的功夫去和模特溝通他想要的那種內心世界的表達,所以和王沂東合作的模特都是已經共事七八年之久了的。在對模特寫實的基礎上,王沂東會把筆下的姑娘更加美化——寫實,再加上一些回憶或聯想。我試著問他這些情結是不是因為他的初戀發生在沂蒙山裡,沒想到王沂東這下卻沒有絲毫猶豫,憨厚地笑起來,坦率地說:“不算初戀,那時候是有自己喜歡的人,每天要是能看見她就覺得特別舒服,最後連人家姓什麼都不知道。上中學的時候有一個鄰班的女生特別好看,我說好看都是模模糊糊的,只記得臉蛋紅紅的,穿著軍鞋,我能看到的就是她天天在院子裡跳皮筋,我還只能偷偷的甩兩眼。有時候留下的印象自己也沒辦法解釋,這就是那個年紀留下的東西。”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時間根本不夠用

對於自己所作的藝術,王沂東的立場明確且堅定,“這是個嚴肅嚴謹的事情”,最直接的結果就是王沂東不是一個高產的藝術家。畫畫是需要搭時間進去的,2004年辭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老師的工作以後,王沂東轉到北京畫院,為的是有更多整塊的時間畫畫。別人覺得畫完一遍已經很好的作品,王沂東需要畫三四遍才能達到自己的標準,小畫一年只能出五六張,大畫只能出三四張。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王沂東反覆強調,“時間根本不夠用”,這個完美主義者,一直在和自己死磕。“很多效果想做,但是時間真的不夠用。去歐洲一圈回來覺得倫勃朗的光線很好,安格爾的線條處理得很有意思,越來越發現有很多東西可學,後來發現中國畫裡的焦墨和濃墨在視覺上很有趣,年畫的色彩也很好,一直慢慢在往自己的畫裡裝,這不是能直接加進來的東西,當它們變成我自己畫中的一部分時,需要很多轉變和嘗試磨合,得試很多很多張才能達到我想要的效果。”

其實是可以看出來的,光從畫面的色彩上說,早期的作品還能看到大塊的白,甚至是黃和綠。越往後的作品顏色越純粹,大量的用黑和紅。平面構成上在變化,畫面的醒目感和形式感都比以前明確。王沂東一直在捉摸人內心情緒映射到臉上的微妙體現,確實,每個故事的主要部分都是情感,雖然是瞬間的畫面,但是打動人的東西都是一樣的。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理想主義者王沂東

現在的王沂東生活很規律,經常拿莊子“乘物以遊心”的理想生活來提醒自己,這樣理想主義的生活雖然有點難,卻是王沂東如今傾向並渴望的。他目前還有一個理想就是希望到2014年為止能順利完成一張百人的大畫。採訪臨結束的時候,王沂東還不忘再次強調:“基本功太重要太重要了,你下多大功夫畫,人家才會花多大功夫看。沒有系統訓練的畫面味道不正宗,夾生飯很難吃。”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王沂东:理想主义者的偏执

-END-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9515619

(微信同號)投稿諮詢:13552642966(微信同號)

地址:北京市宋莊國際藝術區龍吟雅風

官網:http://www.art579.com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