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河南洛寧隨處可見竹。有時是食材,有時是素材,2014年,洛寧竹編技藝成功申報洛陽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這裡也是世界緯度最高的淡竹原產地,栽植時間已有四千多年,素有“北國竹鄉”之美譽。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今年六十六歲的韋三起,是洛寧有名的竹編手藝人,從小在竹林長大的他,年輕時靠竹編手藝就能養活全家。

“我沒跟人正式學過,小時候看別人做竹具,邊看邊學,看會了就回家練練。後來生產隊要求做簸籮,大人們都要一份簸籮的工,我要了半份。他們都懷疑我的能力,問我靠譜不靠譜?結果我用不長的時間就編了兩個簸籮。當時十五六歲,我剛從小學畢業一年。”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韋三起(右)

韋三起憑著一股勤奮好學的勁兒,成了村裡編竹器的一把好手,編筷籠、編帽子、編簸籮等都能應付自如。

這樣的多面的竹編手藝人並不常見,因為洛寧編竹者眾多,各村都發展出一種專長,如韋三起所說:“我們村是做簸籮,別的村還有專做帽子的,各村都專有一種編制手藝。”

國六年的《洛寧縣誌》亦載:“永寧制竹器者甚眾,各以類分,藝不相兼,雜列於市,四方員販鹹來貨取。”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村裡另一位竹編手藝人

做竹編是個辛苦活,也是個慢活。韋三起做竹編做了五十多年,滿是老繭的雙手,可以輕而易舉地令竹子順著雙手的意願而行,變換出各種形狀,卻不能快速地做出一個竹編小件。

通常情況下,小一些的竹編器具,韋三起需要兩三天,大一些的,則需要十天半月,或者更久。若有人大批量定製竹編,則需要找人幫忙打下手,一起趕工。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竹編的編法有很多,基本分為八大類:人字編、四眼編、六眼編、八眼編、繩結編、圓形編、菊花編、上下條絲。

其中“人字編”又有三十六種以上,“繩結編”有十三種以上的樣式變化,共百餘種。若將上述編法組合使用,將會產生無限的編制方法。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韋三起竹編作品

竹編器具花樣繁多,從生活用具到茶道器具,再到室內裝飾、照明工具等,每一種竹編器具的製作,都要先將竹子做成竹片,也就是篾條。

相比竹編的複雜,製作篾條的步驟更難。最細的篾條只有0.25毫米寬,和人的頭髮絲差不多粗細,且由於竹節的存在,篾條無法被機器加工,只能手工製作。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把竹子做成能編的篾條,需要多道工序,依次為刮青、破篾、過窄刀和過平刀。

第一道工序是刮青。去掉竹子最外面的青衣,讓竹編成品顏色一致。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第二道工序是破篾。一根竹子,最少能破8層篾子,最多能破13層。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破篾後是過窄刀,用專用的刀具把破下來的竹片都修整成寬窄一樣的篾子。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最後一道工序是過平刀,用專用的刀具把篾子刮薄。平刀有兩種,一種正面朝上,一種反面朝上。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平刀要過幾道,刮到竹篾厚薄一致了才算完成。在製作過程中,如果竹子幹了,要不斷蘸水以保持它的軟硬程度。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製作篾條的工具


洛寧的竹編器具,主要消費群體是農民,隨著經濟發達,人們生活形態的變化,很多人家都開始做生意。莊稼人離開了土地,村裡沒有了糧食生產,沒有了農民,簸箕等竹編器具就沒有了市場。

“有一大部分人都出去打工了,一到夏天,村裡沒一個人。從村頭過來,門都關著,看不到一個人。到收麥子的時候,有地的就回來了,麥一收,又都走了。”

為了讓這門手藝適應新時代的需求,政府曾請日本的竹編專家八木澤來教學。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八木澤(左)韋三起(右)



八木澤是聯合國“反飢餓”組織成員,曾為日本皇室編織竹工藝品,並受封日本職人最高榮譽“人間國寶”。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八木澤竹編作品


八木澤教授的竹編技藝,與洛寧竹編不同。它不是隻針對於農民使用的,其裝飾感和藝術感更強,編織難度也更大。韋三起說:“當時學的人不少,但成功的沒幾個。主要是因為教的東西都不實用,我們也就沒做,有些新東西,比如這花瓶,都是自己摸索做的,有時候是看電視節目學的樣式。

“他一年來一次,一次在這裡教十天,總共來了五年。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專家也來過我們家,我這刀就是人家送的,送了一套。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韋三起製作花瓶竹編器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八木澤走後留下了一套影像教材,厚81頁,有183種編法

八木澤沒能幫助洛寧竹編走出困境,大部分竹編手藝人都轉行了,只有韋三起沒放下竹編這門手藝,只是從養家餬口的活兒變成了竹編“兼職者”。

“誰需要啥給我打個電話,我做好後就打電話叫他過來取。這些年都是這樣,如果沒有訂貨就出去幹別的了。有竹子,就做點竹器活。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編這個盤(指水果盤,一套三個),這一套,得15斤竹子,只用青色的編。黃色的竹子也能編東西,但青色還不好賣呢,黃色的就更不好賣。所以不費那功夫,黃竹子都扔了。做簸籮時,更要拉一大車竹子,沒幾天就用完了,幹起活來像吃竹子一樣。就這樣,一天也就得幾十塊錢,不如打工掙的錢多。”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做竹編的手藝人少了,洛寧的竹子也少了,“北國之鄉”的四周只看到參天的楊樹環繞,竹子已經難覓蹤跡。韋三起說:“現在的人都栽楊樹。地都挨著,楊樹把鄰近的地也擋了,別人也種不了糧食,所以就都栽上了樹。早期的竹園則在更早的時候就被耕地侵佔。雖然現在還有竹園,但是數量很少,每一個竹園都有專人來看守。”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跟隨韋三起去到竹園,正值竹筍勃發,竹園裡到處都是紅紅的筍尖。看園的人說:“這不是竹筍,這是竹子。竹子和筍不是一回事,現在還看不出來區別,過幾天就可以了。竹子會長,筍不會長。不長的就是肉筍,可以吃。”——其實剛出土的那些筍尖就是竹筍,只是在愛惜竹子的看竹園的人眼裡,那些不是好吃的竹筍,全是竹子。

他如數家珍地給前來探訪的人介紹園裡的竹子:“竹筍出來後,要長成一棵竹子,起碼得十來天。長得可快,一天一個樣,晚上你認真聽,都能聽到(生長的)響聲。”


日本竹編與中國竹編有什麼不同?洛寧竹編手藝人說:不實用


撰文:冠如

攝影:王立力


幅員遼闊的中國,還有很多手藝不為人知不為人道。跟隨“傳統活兒”,帶你見識真正的民間手藝,是怎麼做出來的,他們的真實生活現狀,是怎樣的。

民藝

徵集令

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手藝人,請聯繫我們! 我們將會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真的熱情去傳播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