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人員一人一戶下鄉扶貧能達到扶貧效果嗎?

黎明的天空16


本人2011年跨界到農業領域,在縣裡面也參與過扶貧項目,現階段也一直參與產業扶貧工作。政府關注扶貧農業是必須的,但方式方法,因地制宜非常重要。

公職人員一人一戶下鄉扶貧能達到扶貧效果嗎?也要分兩方面看:

1.先說不好的一面。從提法上來看,實際上就過於形式主義。公職人員並不代表他非常瞭解農業。如果他的方向就是錯的話,往往可能並沒有達到扶貧的效果。扶貧的核心是在當地建立起能有造血功能的產業和合適當地發展的種植或者養殖項目。從個人的經歷來看,一直到現在我從事農業已經有七年,我都不敢說,我非常瞭解農業。對一個剛剛到縣域或到鄉村裡面去工作的公職人員,難度是非常大的,就算他駐村1~2年的時間,可以做的事情也非常有限。扶貧工作不單單是公職人員的事情,實際上跟扶貧對象,當地的環境條件,以及引入的農業項目,包括銷售渠道,品牌建設,資金引入。這些都不是說“一人一戶”就可以解決的。還是要發揮企業+政府+市場的作用,讓當地的產業能建立起來,並且形成較好的循環造血機制。

2.好的一面專人負責,考核變成了可能。

有責任就有了壓力,但是否要做到一人一戶,我覺得不確定,因為每個公職人員的能力有大有小,確實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去實施。駐村的公職人員要儘可能的以一些農業協會,龍頭企業,種養大戶,基金會,民間社群有更好的合作。而不是把所有的責任都扛在一個人的肩上,這是不可能解決真正的扶貧問題的。團體的力量永遠大於個人,公職人員可以更好的引導以及榜樣的作用,協調好政府政策落實和執行。

以上是個人的觀點,僅供參考,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的產業扶貧和農業品牌建設實戰,可以關注「廣西新農人」今日頭條號。





新農小哥


問題:公職人員一人一戶下鄉扶貧能達到扶貧效果嗎?

扶貧效果的體現主要表現在扶貧對象達到脫貧標準,而這個扶貧標準通常是從五個方面來衡量的,分別是年人均純收入、吃、穿、住房安全、義務教育、醫療保障,那麼公職人員“一對一”的這種扶貧想比很多地方的“一對多”來說更有優勢,可以集中精力對一戶貧困戶進行精準扶貧,那麼這種扶貧方式下,會達到預期的扶貧效果嗎?

扶貧幹部在扶貧工作中的主要工作是幫助農村貧困戶制定幫扶計劃、宣傳並落實好扶貧政策、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每個公職人員所擅長的領域不同,因此在制定幫扶計劃上可能側重點不同,對於不同的家庭情況需要採取不同的幫扶措施,比如貧困戶家庭住的是危房,那麼就要與貧困戶溝通,是進行危房改造還是易地搬遷,並將其列入幫扶計劃中,直到完成了此項幫扶措施,才保障了貧困戶的住房安全,也就達到了脫貧標準當中的一個。如果貧困戶家庭有義務教育輟學的學生,那麼扶貧幹部就要積極協助申請教育資助,讓孩子重新回到學校。

雖然現在很多人對一些地方扶貧幹部的一些做法不理解,比如填表、填寫紀實手冊、拍照等,其實這些工作扶貧幹部也不想幹,也想實實在在的幫助老百姓幹一些實事,可這個就得說到產業發展上了,一個地方沒有一個科學的全面的產業發展規劃,沒有地方政府的牽頭及資金投入,一個公職人員的力量有限,而且只包扶了一戶,如何讓一戶貧困戶發展好產業呢?而且產業發展本身具有風險,這個風險誰來擔當?這些都是阻礙在扶貧幹部面前幹實事的攔路虎。加之,現在很多農產品市場行情不好,沒有價格,會遭遇銷售困難,而在這些問題面前,扶貧幹部能夠發揮的作用有限,除非這個扶貧幹部就是這個領域的專才,否則也和貧困戶一樣,一籌莫展。

總的來說,扶貧幹部對貧困戶的一對一幫扶可以更好的給貧困戶宣講好各種扶貧政策,將貧困戶家庭能夠享受的政策全部落實到位,但對於貧困戶在產業發展上的幫扶作用不大,也就是實現貧困戶穩定的產業收入方面效果不佳,目前多數貧困戶的家庭收入來自於在外務工,因此,在增加收入這一塊我認為更多的需要靠貧困戶自身努力,扶貧幹部能做的就是宣傳及落實貧困戶符合條件可以享受的具體扶貧政策。

我是【洞察三農萬象】頭條號作者、扶貧達人團成員,我將以專業的精神專注的態度專講三農問題,為大家解疑答惑,歡迎大家的關注!


洞察三農萬象


所謂精準扶貧就是每家每戶的對口扶貧,要想讓公職人員一家一戶的去扶貧,到底有沒有效果呢!很難說不敢說完全沒有效果,中國現在的現狀就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想要做到精準扶貧既是一個浩大的工程。

要從思想上進行脫貧,國家從來不養懶人,因為國家的政策把老百姓給養懶了。所以公職人員一人一戶的下鄉扶貧其實是有效果的,可以更加了解到實情,比如老百姓正真需要什麼,家裡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勞動力情況怎麼樣,收入,住房,等。

現在就有一個問題?有些公職人員庸拖浮,有些就不想管。

首先要端正公職人員的思想,端正態度,明白國家交給你的任務。不是下鄉划水,不是裝模作樣,不是隨便拿報告糊弄人。

村裡的第一書記更是要帶頭做好標杆,讓每一個窮人都 感受到我們國家並沒有忘記你們,我們回來幫你了!體現了國家對脫貧攻堅的重視。

其實有沒有效果取決於兩方面:

第一政策是否真正到位

第二群眾是否真正想“脫貧”


佩奇的小豬666


現在國家精準扶貧政策關鍵就在於“精準”,精準識別、精準施策,最終達到精準脫貧。一人一戶、一戶一策就是力求精準,針對每一個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制定不同措施,資源不浪費,效率高,效果好。



目前,脫貧攻堅戰已進入啃硬骨頭階段,已涉入深水區。剩下未脫貧的都是需要去敢死拼命的。

我認為國家一人一戶政策的初衷是好的,這樣才能做到精準,同時也給了扶貧幹部以壓力,這一戶他必須負責到底,沒有絲毫推卸責任的可能。但是好的政策要原原本本,不打折扣落實下來才算真有效果,我們現在的扶貧政策存在的問題就是落實不力,從高層到基層就變了味,走了樣。不走村入戶瞭解情況、不俯下身子和聯繫戶聯絡感情,只知道準備材料迎檢查,只知道虛頭巴腦搞形式,只知道欺上瞞下搞政績。



中國是個大國,貧困人口情況各不相同,要想取得實效,在精準識別的同時還是得有一批道德高尚、責任心強、吃苦耐勞、出於公心、本領高強的扶貧幹部,深入基層。把黨的關懷帶到每個人心中,把黨的好政策帶到每個人生活中,真正做到真扶貧、扶真貧。

時間很緊,路還很長。


固定資產不值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b958fbe687c7b8c6caec3de998260f17\

嘴炮說事


說實話感覺去扶貧自己臉上都掛不住,我自己還揹著房貸,工資剛夠日常生活,咋好意思去扶別人,沒辦法誰叫咱混這碗飯了呢,關鍵最讓人生氣的是有些農戶不是經濟上貧而是思想上貧,而且還貧的有理有據,還有就是有的貧困戶定位不精準,存在關係戶較多,關係戶貧困戶人家才80只羊,真正貧困戶的確實很難,基本都是年齡較大的老人,或者身體殘疾身患重病的,年輕一點的只要肯幹的,基本生活保障是不成問題的,只是國家目前有這個政策有些人眼紅,有些人總想佔點便宜,我通過幾次下鄉扶貧,我覺得我國居民基本生活保障還是能夠靠自己解決的,前提是你肯幹,存在困難的,無非是疾病,養老,還有就是工作技能,這三方面直接影響家庭收入和支出,特別是重大疾病的掏空幾家人都不是問題,養老這塊無論是城鎮還是農村佔比都較重,人口老齡化了嘛,特別是農村養老問題突出,如今社會單靠一種生活技能是很難生存的,那麼怎麼辦?我覺得國家應該扶技能,扶產業項目,扶就業網絡平臺,特別是農業如果把一個地區農業產業化可以帶動起來,無論是就業還是經濟都是有利的,最後我認為目前我國居民致貧因素主要三點,醫療支出佔比重過大,養老支出佔比重過大,國家對農村農業引導支持嚴重不夠。最後希望國家在經濟產業結構改革下,加快農業改革步伐,盤活科技與農業雙發展。


向前看正步走


公職人員一人一戶下鄉扶貧能達到扶貧效果嗎?這個問題,得看是要達到什麼效果了。

如果從宣傳扶貧政策、形成人人關心扶貧的社會氛圍這個角度,我認為是達到了一定效果了。

但扶貧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脫貧,只要貧困戶不能脫貧,那下鄉扶貧就是不成功的。扶貧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是積累了多年的歷史多方原因造成的,有內因也有外因,如果太容易早就脫貧了。有哪家貧困戶願意過沒錢花,飯吃不飽衣穿不暖的貧窮日子?



如何理解題主所說的扶貧效果,桂農通有三點想說說:

首先,扶貧效果取決於貧困戶本身意願。公職人員下鄉扶貧,說到底是幫扶,但不是包脫貧。公職人員不是專業的搞經濟人才,下鄉駐點可以為貧困農戶提供市場信息,提供技術及品種的聯絡服務,提供項目資金申報服務等。

但具體到種和養,具體的產業發展,下田下地出力,還得看貧困戶自已。只有貧困戶自已有意願希望扶貧、主動脫貧,公職人員的幫扶才能體現出好的效果。



其次,扶貧效果需要各級各方共同努力。一個村一個農戶家致貧,原因可以有多種多樣。有的有想法但沒資金,有的因為家人大病花錢多致貧,有的因為子女多讀書用錢多致貧,有的因為沒文化沒知識致貧,也有不少是懶惰成性不思脫貧,等等。這麼多的原因,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貧困村貧困戶。

象廣西,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廣、貧困程度深,2017年雖然完成了95萬人脫貧,但還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67萬人。



這麼龐大的貧困人群,這麼複雜的致貧原因,涉及住建、教育、財政、農業、移民、水利、林業等多個部門職責職能,需要多方發力,共同努力。

第三,扶貧效果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大改觀。貧困農戶之所以貧困,有很多是有一定歷史原因的。


比如有的是大石山區深處的貧困戶,長年交通運輸不便,信息溝通不暢,需要首先修路通電搞好基礎設施建設。

有的長年教育落後,觀念守舊,思想固化,需要反覆宣傳引導,慢慢感化貧困戶……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甚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公職人員下鄉幫扶,更多的是一種導向,拋磚引玉。

更多三農問題解答,記得關注“桂農通”,歡迎交流,謝謝支持!


桂農通


什麼狗屁問題?


qzuser269474699


公職人員一人一戶有效果?天大的笑話。公職人員也是人,現在的公職人員收入遠不及一個打工的。基層公職人員還在溫飽線上掙扎,如果有能力,自已還在掙扎嗎?扶貧,助長了農村一批農民的貪念和慾望,學會了攀比,學會了哭窮,學會了不勞而獲。真正的自身動力的提升改造作用一點沒有。有些貧困戶眼睛盯著低保,盯著救濟,找幫扶人要,幫扶人弄到了視為應該,弄不到就上訪,就違心亂說。幫扶責任人面對政治任務,只能盡心盡力去做。每個人心中都有無奈與辛酸。我是一個鄉鎮扶貧幹部,自已的工資不夠養家餬口,還要自掏腰包去乘車下村,自已解決通信,還要面對幫扶戶的不理解與指責,幹著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長年累月,沒有調休,沒有加班費,這就是基層幫扶。


冬150382332


我只想說,沒效果,但形式上的強化訓練,能扶出真情實感來。扶過一個貧,對方很理解我甚至有點過意不去。總覺得我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婦女,工資也不高,還要養娃,還要一週下鄉見面一次,電話2次,給她家隨便帶點吃的什麼的,有時候跟孩子帶點書,女兒拿200塊錢。所以有新米什麼了非要給我裝點,當然不敢要啊,就給錢,但她也不要。她老母親住院,我也像朋友一樣去探望,我生孩子,她也非要發個紅包,過年過節什麼的我也給她女發個幾十塊的小紅包。有一次,因為幫扶對象不記得村裡第一書記的名字導致我被點名通報,她知道後一個勁打電話來說對不起,因為她笨,實在記不起而導致我受影響。我安慰她,沒關係,咱們已經是親戚朋友了,那些形式的東西就讓他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