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離婚也要幫助弟弟還債?是真愛還是扶弟魔?

打算離婚也要幫助弟弟還債?是真愛還是扶弟魔?

打算離婚也要幫助弟弟還債?是真愛還是扶弟魔?

而且,她還說這是她不連累丈夫和孩子的唯一出路

什麼時候了大姐,您還活在一百年前麼這是?

打算離婚也要幫助弟弟還債?是真愛還是扶弟魔?

然而在現在的時代,這種行為有一個很有趣的名字:扶弟魔

所謂的“扶弟魔”大都出身重男輕女的家庭,即使結婚生子,也全身心為弟弟奉獻的姐姐。從小,大人就灌輸,你就這麼一個弟弟,一定要對他好。被洗腦洗了一二十年的她們,大多數很寵弟弟。

她們的口頭禪通常有:

“我只有這麼一個弟弟!!!”

“他是我親弟弟,我能怎麼辦???”

“血濃於水,我必須得幫他!!!”

“血濃於水”其實是一個頗有道德綁架色彩的詞。

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家庭就是個無底洞,這個洞裡住的都是以親情對你進行道德綁架的“吸血鬼”。

打算離婚也要幫助弟弟還債?是真愛還是扶弟魔?

打算離婚也要幫助弟弟還債?是真愛還是扶弟魔?

在扶弟魔們的眼中,她的孃家人才是真正的親人,但夫妻財產共享卻是理所應當的,“我用我的錢讓我的父母、我的兄弟過得好點怎麼了?如果你反對,你就是自私冷漠、無情無義!”

弟弟上學,給錢!弟弟買房子,給錢!弟弟娶媳婦,給錢!弟弟買車,給錢! 弟弟生孩子,給錢!弟弟孩子上學,給錢!必須給錢!好像是那麼的天經地義一樣!似乎古代的男尊女卑觀念已經深深的在她的腦海裡紮根了,

打算離婚也要幫助弟弟還債?是真愛還是扶弟魔?

前段時間在網上有一條被瘋轉的新聞:《年輕女子剛拍完婚紗照深夜猝死 朋友圈留下5個字》。

新聞內容大致是:杭州一位28歲的女孩在一網絡科技公司任經理,5月1日,女孩拍了婚紗照;14日發了最後一條朋友圈:我燒糊塗了;第二日凌晨不幸猝死。

這條新聞最引人關注的是女孩的小姨的一段話:“外甥女年薪20多萬,最近要結婚買房,父母務農,家人把弟弟的壓力加到她身上,還說哪怕你出嫁了,以後也要幫弟弟。”

沒有哪個姑娘天生就是“扶弟魔”,正如沒有人一出生就滿腦子三從四德,是父母從小對女兒灌輸的“無條件付出”觀念乃至日復一日“你一輩子都要好好照顧兄弟”的唸叨把正常的姑娘變魔症了。

在一個論壇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從小爸爸媽媽就告訴我,弟弟是家裡唯一的血脈,要保護他,要對他好,好吃好喝供著他。

我高中畢業考入一家護士專科學校,談了一個男朋友,家裡條件一般,但對我挺好的,我準備畢業跟他一起去南方打工,爸媽把我戶口本和身份證都藏了起來,要他們家給三十萬彩禮錢,否則不會讓我跟他走。

我知道爸媽想拿賣我的錢給弟弟在縣城買房子,娶媳婦用。那時候弟弟才16歲,還在讀高中。

一年後,他們給我找了一個比我大十歲的男人,離婚沒孩子,人也一般,只是他願意拿出三十萬彩禮。但後來,他還是跟我離婚了,理由是沒有男人受得了我這個扶弟魔。”

像她這樣的“扶弟魔”不在少數,然而這就是道德綁架,親戚朋友圍成一圈,對你微弱的反抗置若罔聞。你一個意志不堅定,就屈服了。

然而,這個無底洞,將會伴隨著你的一生,付出的代價就是,成為了別人的取款機而已,

“他可是你的親兄弟,你總不能看著他去死吧?”就已經將扶弟魔們的同情心與責任感捆綁在了兄弟身上。

然後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同樣的戲碼,你就變成了一個心不甘情不願的扶弟魔。一個被道德綁架而難以脫身的扶弟魔。

打算離婚也要幫助弟弟還債?是真愛還是扶弟魔?

在老一輩人眼中,女兒總歸是要嫁人的,只有兒子才能繼承家業以及傳承他這個姓氏。

所以他們對兒子格外看重,恨不得將所有好的東西都給他,照顧他,不讓他受到任何委屈。

這似乎在我們的老一輩中,成為了一種正常的現象,尤其在農村,幾乎是重災區!

網上有個段子:一個年輕人每天給一個乞丐5元錢,有一天5元錢變成了1元錢,乞丐奇怪的問理由,年輕人說:我結婚了。乞丐大怒:你居然用我的錢去給自己養老婆。

雖然是笑話,可是卻道出了很大一部分社會現實。

原生家庭是我們每個人都拋不開的烙印,有些女孩子從小錦衣玉食,活得像公主,但有些女孩就是沒有那麼幸運,如“樊勝美們”,她們註定要活得更坎坷更艱難。

所以你必須正視這樣的現實,併為改變這一現狀而努力,而反抗,或許還有一絲改變“命運”的機會,如果選擇妥協,那隻能被強大的無底洞吞噬的體無完膚。

最後,千萬不要等待他人來拯救,要知道這個世界並沒有王子。

被家庭拖累固然可憐,但如果將人生寄託在另一個人身上時,你也許會開始變得可恨了……

打算離婚也要幫助弟弟還債?是真愛還是扶弟魔?

對於扶弟魔。大家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