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日本弹丸之地18年获得18个诺贝尔奖?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就知道

看看刚刚公布的诺贝尔奖,小小的日本竟又有科学家获奖。

进入21世纪后,日本诺奖得主人数,已超越英国、德国和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诺奖大国!

为何日本弹丸之地18年获得18个诺贝尔奖?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就知道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和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莉森

“中国这么大,为什么这么少科学家获得奖项?”

“日本人18年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啊,太牛了吧。”

每一句,都深深刺痛着我们的神经……

为何日本一个弹丸之地,就能把中国科研远远甩在后头!?

近几年,总有人说日本衰退了,日本已经不行了。

但日本远比我们想象得还需要去警惕。

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诺贝尔奖?

这个恐怖的问题,其实在几组数据中就能弄懂。

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显示:

大学教授年收入71.4万元,仅次于飞行员;

大学副教授为55.6万元

大学讲师为46.2万元

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90万人民币。

而日本学士院的院士,定员150人,他们的待遇有多优厚呢?

看看下面的数据。

据2015年日本学士院财务报告显示:

发放院士工资3.34亿日元,院士差旅等补助经费4.36亿日元。

而代表中国科研最高水平的中国院士呢?

他们的平均月工资只有5688元,年薪基本只有

20万人民币。

很多时候,都要为现实的生活问题发愁。


为何日本弹丸之地18年获得18个诺贝尔奖?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就知道


为何日本弹丸之地18年获得18个诺贝尔奖?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就知道


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

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

而我国之前研发经费仅占GDP的1%,发达国家一般都有2%。

直到2017年,加大投入,才占GDP总额的2.12%。

而日本大学教授和研究人员申请经费,不必层层审批,立即就能拨下来。

日本企业、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

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安心工作。

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浮躁,不功利。

不拼校友,也不拼女婿,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

科学家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但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

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为何日本弹丸之地18年获得18个诺贝尔奖?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就知道


反观中国企业跟科学家就相对疏远了。

施一公教授和饶毅教授,曾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写道:

为获得资金支持,相当比例的中国研究人员,花过多精力拉关系公关项目。

却没有足够时间参加学术会议,讨论学术问题,从事研究或培养学生。

可以说,整个日本社会都崇拜科学家。

日本政府甚至将崇尚科学,作为核心价值观。

他们的货币上印的不是政治家,而是学者。

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告诉日本国民,谁是更值得全日本崇拜敬仰的人。

在日本孩子眼中,学者是令人尊敬的先生。

而问中国的小孩最想做什么职业,答案全是当网红,当明星。

那些学者院士,不过是些老掉牙的老人。

甚至很多家长都鼓励孩子当明星,因为这职业来钱最快。

不是中国人不聪明,而是太“聪明”了。

据日本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在日本人心目中,187种职业,大学教师才是大家梦想的职业,职业威望得分为83.5!

而演员的分数是最低的,58.2分。

日本的明星收入并不高。

比如日本一线当红花旦新垣结衣,在电视剧里的片酬是多少呢?

一集170万日元,折合10万人民币不到……

即使是日剧天王木村拓哉,片酬也只有200万日元。

为何日本弹丸之地18年获得18个诺贝尔奖?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就知道

而中国的这些所谓明星们呢?

演着最烂的戏,拿的是天价片酬,还敢偷税漏税。


为何日本弹丸之地18年获得18个诺贝尔奖?让我们看一组数据就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