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颂红色经典,汲取信念力量|雷蕾诵读《梁家河》节选: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品颂红色经典,汲取信念力量|雷蕾诵读《梁家河》节选: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品颂红色经典,汲取信念力量|雷蕾诵读《梁家河》节选: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9

十月

星期二

品颂红色经典,汲取信念力量|雷蕾诵读《梁家河》节选: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在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方向5公里处,有一个叫“梁家河”的村庄。多年以前,这本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村落, "贫穷"与"落后"是它的代名词。

1969年,一帮北京知青的到来,打破了梁家河原有的那份静谧。这其中,有一个青年叫习近平,从那一刻起,16岁的习近平在那个叫梁家河村的地方开始了他的7年知青岁月。

品颂红色经典,汲取信念力量|雷蕾诵读《梁家河》节选: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纪实文学《梁家河》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及深刻体悟,真实记录了几十年来梁家河村发生的巨大变化。蕴含着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书中的故事和道理,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今天,我们探究和弘扬梁家河精神,从《梁家河》中汲取思想营养和精神力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奋力谱写新时代大西安追赶超越新篇章,为大西安追赶超越贡献新的力量!

品颂红色经典,汲取信念力量|雷蕾诵读《梁家河》节选: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为深入推进《梁家河》的学习宣传工作

自8月13日起

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微信公众号开设“品颂红色经典”专栏

邀请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党员干部诵读《梁家河》的精彩篇章

带您走进梁家河

追寻人民领袖初心

共同学习小村庄蕴含的“大学问”!

品颂红色经典,汲取信念力量|雷蕾诵读《梁家河》节选: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今天

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招商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综合信息部部长雷蕾为大家诵读

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品颂红色经典,汲取信念力量|雷蕾诵读《梁家河》节选: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1999年是延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这年,国家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十六字水土治理措施,要求延安人民变“兄妹开荒”为“兄妹造林”,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延安将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还林,保留“人均2.5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作为一项保障措施,在全市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

几年下来,梁家河光秃秃的群山上木已成林,曾经灰头土脸的坡坡洼洼披上了绿装,雨过天晴,山头上云雾缭绕,一座座大坝把几条小沟锁得滴水不漏,坝田仿佛铺上了一张张平展展的毯子,成为村里早涝保收田、高产丰产田。

“过去一干就是一整天,两头不见日头。”村民王富忠回忆,由于土地贫瘠,王富忠的地里只能产些土豆、小米,而且收成很差。

“现在,地就在家门口,不用爬山,甚至是开着三轮车、骑着摩托车去种地,而且1亩沟坝地产量顶得上5亩山坡地,下苦轻反而打粮多。”对比过去,王富忠感慨万千。

从1999年退耕以来,延安退耕田地1000万亩以上,林草覆盖率逐年提高,延安的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

2007年,延安实施退耕还林已整整八年了。初夏的梁家河,山山峁峁披上绿装,坡洼上郁郁葱葱,淡淡的草香在空气中弥漫,沁人心脾,山间鸟唱蝉鸣。置身其中,人们内心一片澄澈……乡亲们忍不住拿起笔写信,把内心的喜悦分享给已赴上海任职的习近平。

同年8月28日,习近平在给村民的回信中说,自己始终不曾忘记在梁家河村度过的难忘的七年,始终不曾忘记那片曾经劳动、生活过的土地和朝夕相处的乡亲们。得知梁家河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水、电、路已全部到村入户,乡亲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感到非常高兴。他在信里鼓励乡亲们,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正确指引下,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通过乡亲们的共同努力,大家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更好。

雷蕾

品颂红色经典,汲取信念力量|雷蕾诵读《梁家河》节选: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中国共产党员,现任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招商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综合信息部部长。

品颂红色经典,汲取信念力量|雷蕾诵读《梁家河》节选: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品颂红色经典,汲取信念力量|雷蕾诵读《梁家河》节选: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查看往期消息

品颂红色经典,汲取信念力量|雷蕾诵读《梁家河》节选: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

投资西安

机遇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