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涼了?逆向思維看中國樓市!

今天要和大家討論一下逆向經濟思維看中國樓市,不管是過去、現在亦或將來,在具體的某個時機抓住機會,也許就能改變一生。股神巴菲特曾說過: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今天就與大家帶著逆向思維一同探討下最近幾年的樓市政策,回顧下這幾年你究竟錯過了什麼機會?首先一同研究下幾個樓市的重要時間節點。

節點一:2014-2016年年初開閘放水,刺激房地產

先來看下面兩幅圖,我國的商品房庫存連年走高,到2015年達到了頂峰。期間從2011年底到2012年中央行雖然兩次降準,兩次降息,使全國房地產的投資和銷售回暖,但由於沒有後續的稅收和房貸政策方面的利好,並未造成全國性的房價上漲。

房地產涼了?逆向思維看中國樓市!

與此同時,我國GDP增速則從2011年的9.5%連年下滑到了2015年的6.9%,經濟保增長的壓力日益增大。在此背景下,2014年開始,房地產調控的政策開始連續發生重大轉變。2014年9月30日,央行公佈了《關於進一步做好住房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規定調整房貸政策,首套房認定標準由“認房又認貸”改為“認貸不認房”,調整首付比例降為30%,貸款利率打7折。7折啊,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好了,問題來了,準備買房的你這個時候心動了沒有,還是和七大姑八大姨一起,嗑著瓜子等著房子跌!這個時候如果你還觀望,還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只是房地產調控全面寬鬆的一個最初的信號,是否會轉變為全面寬鬆尚需要觀察。

房地產涼了?逆向思維看中國樓市!

時間來到了2015年,央媽從當年的3月開始連續五次降息,同時其他有關部門也不甘落後,相繼送出政策大禮包,將二手房營業稅免徵限期由5年改為2年,同時調低了二套房商業貸款和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首付款比例。如果這些還不夠給力的話,2015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又明確了“化解房地產庫存”的經濟工作的目標。

這下真相徹底大白了!!!這一連串的政策大禮包一個個相繼向你砸來,你是全力伸手去接還是懶得搭理?你是否明白了央媽和各有關部門的一片苦心?是否感受到了這一系列房地產興奮劑的力度?不,作為吃瓜群眾的大多數只是翻了個白眼,嗤之以鼻,滿不在乎的說,“我說吧,ZF撐不住了,馬上房子就要降了”。但是嗅覺靈敏的此時已經感到了機會,這也是這幾年中買房的最好時機。你,屬於哪一類?

房地產涼了?逆向思維看中國樓市!

接著,2016年一開年,有關部門又降低了房產交易中的契稅,明確了營業稅的免徵條件,同時央媽再度降準。這一連串的政策,極大的刺激了許多有意向買房人的神經,於是在16年的金三銀四出現了意料中的購房潮,並且一發不可收拾。一傳十,十傳百,再加上房地產商們的蠱惑,鋪天蓋地的的新聞,造成了房地產市場的極大恐慌。到16年的9月,拿我所在的城市南京為例,毫不誇張的說滿城已經一房難求,就連從來不關心樓市只想著理財的大姨們都到處看房買房。

房地產涼了?逆向思維看中國樓市!

好了,現象已經分析到這裡。下面我們回到正題來分析下如何利用逆向思維去看待宏觀經濟,從而抓住最佳時機買房賣房。回到了開頭巴菲特的那句話“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真是至理名言啊。

在14年樓市剛放鬆的時候,在政策信號不明朗的時候你可以等一等。但15年的5次降息,二手房營業稅免徵限期由5年改為2年(刺激了樓市的活躍度),政策這麼誘人,面對這樣的大禮包,很多人卻還指望著房價下降,這個時候就要運用逆向經濟思維,GDP增速一直在下降啊。

據統計,房地產業及其相關產業鏈佔GDP的比重在2015年已經達到了20%左右,政府怎麼可能輕易讓作為支柱產業的房地產業垮掉?如果真希望樓市跌乾脆直接等著房地產庫存越來越多,房地產商不就自行降價了嗎?所以在別人還沒緩過來的時候趕緊先下手(好吧,很不幸的是這一輪因為本人身體原因華麗麗的錯過了)。等到16年9月的時候,在大家都瘋狂買房的時候,你該反思是不是太不真實了,這個時候恰恰是出手的最好時機,特別是偏遠的房子,平時很難賣的那種。(這個時候的我已經滿血復活,趁機趕緊賣了市郊八百年沒人關注的一套房子,離調控政策出來只差3天,好險!)

房地產涼了?逆向思維看中國樓市!

節點二: 16年10月-至今 擰緊水閘,限購限貸

從16年10月開始,中央又通過宏觀調控,對樓市嚴加控制限購限貸,中央多次強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調控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樓市的後期走向又將如何?今年,央媽已經幾次定向降準,釋放流動性。近期發現一個現象,房貸利率有所放鬆。這些又對未來樓市有哪些影響呢?在下一篇文章中將闡述個人觀點,盡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