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能進入公務員隊伍?

“事業編人員能否進入公務員隊伍?”

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事業編能進入公務員隊伍?


近期,發現很多考生會對編制區別問題存有疑問,同時對於自己未來的擇業規劃存在很大的困惑,大家往往都會在諮詢和學習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老師,公務員和事業編有啥區別啊?

老師,公務員和事業編哪個好?福利待遇差別大麼?

老師,我要是考上了事業編還能考公務員麼?

老師,事業編能不能轉成公務員?

今天在這裡,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事業編和公務員之間的區別,以及事業編向公務員轉換的方式。那麼在分享的過程中,主要跟大家介紹一些你們最關注的,與大家自身利益和前程切實相關的重點,一些非重點之處在本篇文章中,不做過多的贅述。

區別

1.考試發起的主體不同:

公務員是由國家中組部、人事廳或各省份的組織部及人事局組織的招聘考試,事業編則是由各省份、地級市、乃至各用人單位進行組織的招聘考試,公務員考試的發起主體的規格相對較高。

2.人事編制及收入撥款主體不同:

公務員的編制為行政編制,從事的主要是國家行政事務性工作,工資收入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由國家財政撥款,保險福利等也是與《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相掛鉤的。事業編為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每一類的收入撥款主體也不完全相同:

全額事業編制,如義務教育學校和部分行政部門,撥款主體為國家財政及地方財政。

差額事業編制,如醫院和部分景點,收入水平與經營情況部分關聯,一部分靠經營收入,一部分由財政撥款。

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如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軍隊下設的賓館等,基本與企業相同,完全依靠自身盈利收入進行工資發放,福利水平與經營情況完全關聯。

總結:公務員的福利待遇由國家和地方經濟水平決定,但是事業編的福利待遇可能會因為你們的編制的類型不同而與很多因素有關,但一般常規的事業編制和公務員在福利待遇上無太大區別。所以對於福利待遇問題,無需過度糾結。

3.晉升空間的不同:

參公的事業編晉升與公務員沒有太大差別,可直接提拔。而其他事業編制,一般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考試,如果事業單位的人希望可以做行政領導,只能通過公務員考試來獲得晉升。

總結:不得不說,事業編的晉升空間相較於公務員而言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轉換方式

如果在考上了事業編之後,大家有意願想要轉為公務人員,途徑還是有的,轉換方式有以下幾種供大家進行選擇:

1. 參加省級、國家級的公務員考試:

當然,可能有些考生會覺得這是廢話,但是這種方式是最快的方式。每年的國考都是必有一次,在每年的11月下旬左右開考,各個省份也會根據地方的用人需要進行1-2次的省公務員招考,只要你的各方面條件符合崗位要求,你就可以選擇自己心儀的工作崗位參考入選。

2. 參加公選:

每隔一段時間各地級市或縣政府會面向本地區或者全國,公開選拔副科級領導崗位或副科工作崗位(儲備幹部)。這也是對於在事業編崗位中,有能力、有經驗、有成績的人才的鼓舞,是十分關鍵的機會,但這類考試要求報考人員最少具備3年工作經驗,年齡也有具體要求,同時也包括在職期間的表現、能力、成績的多方面因素,總體來說,要求很嚴格。但是通過公選之後,編制就會發生轉變,轉為公務員編制,也就是行政編制。

3. 破格提拔和調動:

原則上事業編制不會自動轉為公務員編制,但如果你在工作中表現特別突出、年度考核連續都是優秀,或者是高科技人才,也是有可能被破格提用。比如某單位引進高科技緊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教師、教授為副科級幹部等。不過這類情況相對很少見,而且對人的各方面能力、素質要求都特別高。

4. 整建制轉入。

出於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之考量,相關部門認為有必要將某些事業單位或者國企轉為機關。這種情況屬於政策性的,基本這種情況就如同你在讀大學,讀到大三了,原本是二本的專業,教育部門出於多方面的考量,將其轉為一批本科專業是一樣的。簡單來說,基本靠命。

說了這麼多,最後,想跟考生們說,機會永遠都是留給有準備之人,只要你足夠優秀或者足夠努力,不管今天的你因為什麼樣的原因成為了事業編中的一員,你都有很多的機會和方法實現更大的人生理想,命運由己不由他。

希望各位小夥伴兒們謹記——追夢路上,請努力努力再努力,拼搏拼搏再拼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