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市值回到解放前,影视类上市公司挤泡沫才刚刚开始

华谊兄弟市值回到解放前,影视类上市公司挤泡沫才刚刚开始

影视行业治理,真的是“一出好戏”。

限薪令、税收收紧、自查自纠层出不穷。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天价片酬,偷税漏税……说到底,都是一个“钱”字在作祟!

一位明星拍一部戏片酬动辄几千万,一年收入几多亿,却干着偷税漏税的勾当,吃瓜群众早已艴然不悦。

这不,监管部门出手了。

范冰冰感受到“冰冰凉”了,霍尔果斯也果然“失陷”了!

这就结束了吗?

不,这才刚刚开始!

税收问题只是影视行业乱象的冰山一角。

偷税漏税、“阴阳”合同、天价片酬、产能过剩、金融投机、收视率注水、票房造假等每个关键词都将影视行业推向了风口浪尖。

当规范税收这把双刃剑落到乱象丛生影视行业的头上,所有的影视类上市公司都“创巨痛深”!

我们先来看看发生了什么。

5月28日,崔永元晒出多份演艺合同,痛批明星阴阳合同。

6月27日,中宣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逃税等问题的治理。

8月11日,优爱腾、六大制片公司联合声明抵制天价片酬,封顶5000万。

9月3日,横店各影视工作室陆续收到税务局通知:终止定期定额征收方式,征收方式将改为查账征收。

10月3日,范冰冰“阴阳合同”一案尘埃落定,范冰冰罚款8.84亿元。

华谊兄弟市值回到解放前,影视类上市公司挤泡沫才刚刚开始

近日,曾经的“霍莱坞”,影视行业“避税天堂”迎来注销狂潮:徐静蕾、赵文卓夫妇、任重、冯小刚等明星的持股公司纷纷注销。

据《伊犁日报》统计,6月至今已有至少102家霍尔果斯影视公司注销。

此外,国税总局下发通知,影视明星年底前,对2016年以来纳税自查自纠,该补缴的补缴,明年如果查出来,就要行政处罚!

年底前这三个月,可能很多人是睡不着觉的。

我们再来看看影视类上市公司受到了什么影响。

要说影响,范冰冰概念股首当其冲。

首先是唐德影视,范冰冰持有唐德影视1.6%股权,为十大自然人股东之一。

受查税事件影响,范冰冰参演的电视剧《巴清传》更是上映无期,面临近7亿元人民币的坏帐,对于唐德影视而言是一个重大负担。

另一搭档冰冰概念股就是影视股龙头华谊兄弟,外界认为,范冰冰和华谊兄弟关系密切,甚至持有华谊兄弟部分股权。

目前,华谊的总市值为150亿元左右,从K线图上可以看到,它的下跌幅度超80%,只有高峰价格的六分之一左右,目前回落到了2013年初形成的突破位附近。

华谊兄弟市值回到解放前,影视类上市公司挤泡沫才刚刚开始

资本之下,一片狼藉。

10月8日,国庆假期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影视股集体大跌,惨绿一片。

数据显示,除去仍在停牌的万达电影,其余23家影视行业上市公司中,年初至今基本没有上涨。

跌幅最大的是文投控股,跌幅为76.66%。

此外,跌幅超过40%的还有7只,分别是中南文化、唐德影视、慈文传媒、长城影视、当代东方、欢瑞世纪、中广天择。

从经营数据来看,光线传媒等9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同比下滑状态。

华谊兄弟等9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则出现同比下滑。

东方证券分析师邓文慧认为,国家出台政策限制天价片酬等事件的密集爆出,资本的撤离带走了投资高温、同时蒸发了不少市场信心。

如今,资本和演员的绑定越来越密切,站在闪光灯下的演员一旦有重大新闻出现,就会引起上市公司的股价动荡。

而偷税漏税的查处、限薪令的落实都将深切影响到影视公司的业绩,最终又会影响到股价。

虽然影响几何尚不得知,但是投资者的信心散去了,于是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一片惨绿。

华谊兄弟市值回到解放前,影视类上市公司挤泡沫才刚刚开始

业内人士表示,影视类公司过于倚重某位“名角”、重金押宝某部“大戏”的潜在风险,经此也已显露无遗。给手里的鸡蛋多找几个篮子,似乎是“黑天鹅”高发期的最佳策略。

我们最后看看未来的影响。

此次严查范冰冰“阴阳合同”涉税问题,在查税的同时,也吹响了整治行业乱象的号角。

近年来在影视领域,伴随大量“热钱”涌入,影视明星的片酬一度达到影视节目成本预算的2/3以上。

天价片酬导致剧本、拍摄、制作等重要环节的投入缩减、质量下滑,破坏了影视业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肌体。

“阴阳”合同、天价片酬、产能过剩、金融投机、注水的收视率和票房早已经遮掩不住行业假象,还有更多的行业乱象亟待规范。

比如,产能过剩。

以电视剧为例,2004年,我国在电视剧领域推出了“4+X”的播出模式,进入高速发展期。

到2012年,全国电视剧制作机构生产完成并获得《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剧目共计17703集,达到了历史天顶。

在那之后,产能过剩的矛盾就开始不断释放,电视剧的产量持续性回落。

据《2018年中国电视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国产电视剧生产总量下降至13475集,而2004年我国电视剧产量为12265集——从历史数据来看,几乎是跌回了我国影视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最初的起点。

华谊兄弟市值回到解放前,影视类上市公司挤泡沫才刚刚开始

再比如,金融投机。

在前些年不断高涨的票房神话下,票房冠军的门槛在几年间就由三五亿元暴涨到数十亿元级别。

这种“甜蜜”的愿景自然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捧。

但凡一部影片取得了票房佳绩之后,相关投资方都可以在股票市场等金融领域大快朵颐。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电影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沦为金融衍生品,这在当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因为票房、收视率、点击率等直接影响着从电视台、视频网站到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综艺节目的广告招商等可见和不可见的利润收益。

所以,天价片酬所带来的“压力传导”几乎无法避免地会引向票房、收视率、点击率等的全面造假。

易懂君有话说

从治理影视行业“天价片酬”,到明星从资本市场撤退,再到各大影视股股价大幅下跌,市值严重缩水,先前乱象丛生的影视行业或将面临大洗牌。

如今,有关部门以整顿税收为主要抓手,正是击中了行业乱象的病灶,让那些偷税漏税、天价片酬、造假投机的人再无空子可钻。

影视寒冬或许会让影视行业得一场重感冒,而要治好这场感冒,势必要打破套路,整治行业乱象。

只有不断的规范,去劣存优,才能让影视行业回归到健康的发展轨道。

所以,你认为这就结束了吗?

不,这才刚刚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